APP下载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数学课堂更灵性

2018-07-10李秀呈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期
关键词:改革建议教学思考主体性

李秀呈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教育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得到自由的成长和发展,这样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体性 教学思考 改革建议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带来的强制性教学的问题,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能力的进一步的提升。

一、合理搭建实践平台,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是应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落实到课堂中。学生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因此,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有效手段。在操作过程中能使学生自己明白事理,发现规律,从而突破教学上的重难点。

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在甲班运用演示法,师操作生观看,师讲生听,师写生记,尽管教师一再地强调要除以2,结果在作业考试中,三分之二的学生还是把面积公式“底X高”。而在乙班教学中,我把操作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边操作边讨论:一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二是拼成的图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三是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不除以2行吗?为什么?四是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吗?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主动地获得新知,此后在作业中的正确率达98%。由此可见,教师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动手,将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同时既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加深对操作知识的印象,从中获取新知,从而乐于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实现角色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为动态知识的研究者。教师角色的转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应当是全面的。教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等。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是要加强教育理論的学习,了解最新教育信息、经验,开阔视野;二是要着力培养和提高自学水平与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三是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巧,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

三、营造主动探究氛围,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虽有思考但举手的不多,课堂氛围显得沉闷,几乎没有互动场面. 调查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从没给学生营造过积极民主的心理氛围. 学生回答不对时,有时遭到同学的嘲笑,有时还受到教师无情的批评:怎么这么简单都不会呢?这当中,教师不但没有对同学的嘲笑作正确引导,更没有进行鼓励,反而是无情的批评. 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说,怕说错,也就没有了举手的习惯,更谈不上质疑互动. 所以,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接纳的、轻松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激励与鼓舞,这样他们才敢于质疑、敢于表达,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才会更加高涨。

四、引领学生活动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的源泉,是主体发展的条件。数学课堂教学要多为学生营造探究和互动交流的平台,使主体处于激活的状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再以《折纸》一课中学习“探索异分母分数相加”部分内容为例,我是这样处理的:

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先估计一下他的结果,然后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自主尝试(先估,再计算,最后板书演示)。让学生在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各自的计算过程及方法。接下来,让学生汇报结果。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如果有错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质疑,如果学生答不出,教师再适当引导。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进行思考,验证一下哪种计算方法正确呢?

学生们交流探讨,对其他的方法也进行探讨,直到大家都无疑问了,教师再提示最好的一种方法。随后让学生任选一题,尝试练习。

总之,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红.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策略浅议[J].科技资讯,2014(03):123-124.

[2]郭秀丽.小学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110-111.

[3]王永春.读懂教材,探索有效的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J].小学数学教育,2013(11):101-102.

猜你喜欢

改革建议教学思考主体性
分析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