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产科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护理管理的应用

2018-07-10赵妮高一珲王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剖宫产率产科

赵妮 高一珲 王丽

【摘要】 目的:阐述产科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护理管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妇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分析产科护理差错产生的原因,加强对护理差错的预防。结果:管理组产妇剖宫产率18.18%、护理差错率3.03%、产妇护理态度(9.48±0.02)分、专科护理(9.71±0.29)分、健康教育(9.62±0.3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培训及考核等方式,加强产科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

【关键词】 产科;护理差错;剖宫产率

产科患者较为特殊,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如护理不善,母婴健康水平极容易受到影响,进而拉低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研究指出,加强护理管理,对护理安全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作者于本院产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产科护理差错的防范与护理管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产妇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产妇资料:年龄20~31岁,平均(26.39±1.53)岁。产次:初产妇16例、经产妇17例。孕周37~42周,平均(40.11±0.81)周。对照组产妇资料:年龄21~34岁,平均(26.47±1.62)岁。产次:初产妇17例、经产妇16例。孕周(38~42)周,平均(40.10±0.82)周。两组数据可对比(P>0.05)。

1.2纳入标准

1)产妇无妊娠合并症;2)产妇均足月分娩;3)产妇无意识或精神障碍;4)自愿参与研究。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包括产前检查、产时助产及产后护理等。

观察组分析产科护理差错产生的原因,加强对护理差错的预防,方法如下:1)差错及原因分析:产科常见的护理差错,包括沟通风险、母婴不良结局、法律风险3种。导致上述风险产生的原因,与护理态度差、护理人员及助产士操作失误、未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有关。2)防范及护理管理方法:可自然分娩者,如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风险往往较高。护理人员应于产前,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向产妇宣传不同分娩方式的相关知识,以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人员应于护理过程中,面带微笑地为产妇服务,使产妇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当产妇存在疑问时,护理人员应耐心给予解答,避免置之不理,以防诱发护患纠纷,导致护理差错发生;医院应每月一次,组织护理人员及助产士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产妇的常见风险”、“产科并发症”、“母婴不良结局的预防方法”以及“护理法律知识”等。培训完成后,需组织护理人员与助产士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临床,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导致法律风险发生的原因,与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不规范有关。护理人员应及时、详细、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确保法律纠纷发生时,能够证明医院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无失误,避免医院的信誉与形象受损。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态度、专科护理、健康教育3项指标。护理质量采用调查问卷法评分,每项总分各1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正相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

管理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8.18%,发生护理差错者共1例,为护患矛盾,由患者情绪过激所导致。给予心理疏导后,护患矛盾被妥善解决,护理差错率为3.03%,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 [n(%)]组别n剖宫产率护理差错管理组336(18.18)1(3.03)对照组3313(39.39)5(15.15)P<0.05<0.052.2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

管理组产妇护理态度(9.48±0.02)分、专科护理(9.71±0.29)分、健康教育(9.62±0.31)分,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表2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s),分]组别护理态度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管理组(n=33)9.48±0.029.71±0.299.62±0.31对照组(n=33)5.39±0.157.00±1.656.14±1.47P<0.05<0.05<0.05分娩知识匮乏、负面情绪严重,是围产期产妇的主要特点。产科护理差错的发生,与护理质量低、未充分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存在一定的联系[1]。产科常规护理方法,以产前检查及产时助产等为主,护理内容欠全面,护理差错率通常较高[2]。本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護理,产妇剖宫产率39.39%、护理差错率15.15%。产妇护理态度评分(9.48±0.02)分、专科护理(9.71±0.29)分、健康教育(9.62±0.31)分。表明,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质量欠佳,对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不利。

加强护理管理,是降低护理差错率的主要途径。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告知产妇自然分娩的优势[3]。这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进而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人员面带微笑地为产妇服务,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矛盾发生率得以降低。由医院组织护理人员及助产士参与培训,可有效提高两者的护理能力。这对于护理差错率的降低,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法律风险的发生,与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有关。护理后,及时、详细地书写护理文书,可有效避免法律风险发生。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护理管理方法后,产妇剖宫产率18.18%、护理差错率3.03%。与常规护理相比,剖宫产率及护理差错率明显降低。该组产妇护理态度评分(9.48±0.02)分、专科护理(9.71±0.29)分、健康教育(9.62±0.31)分。表明,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该组产妇对护理更加满意,证实了各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培训及考核等方式,加强产科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妇护理差错发生率,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映霞.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7):10831084.

[2] 吴永青.产房风险评估运用于产科护理中对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7):7577.

[3] 潘德华.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和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5):105107.

猜你喜欢

剖宫产率产科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导乐分娩中应用分娩球160例的临床观察
缩宫素引产与欣普贝生引产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率探析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孕期健康教育对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
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近5年的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