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促孕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2018-07-10马爱华吴晓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不孕症

马爱华 吴晓晴

【摘要】 目的:评价自拟方补肾促孕方联合克罗米芬改善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来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妇科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使用补肾促孕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并对照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排卵率、妊娠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排卵率为81.82%,对照组为52.17%,两组比较有差异;治疗组妊娠率为65.21%,对照组为34.78%,两组比较有差异;治疗组子宫内膜增厚率为36.4%,对照组为1.6%,治疗组子宫内膜增厚明显于对照组;对于中医证候的缓解,治疗组有效率为87.00%,对照组有效率为43.47%;两组对于妊娠过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无差别。结论:中药补肾促孕方联合克罗米芬对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患者,能有效提高其排卵率,改善机体内环境,明显提高受孕率,疗效显著。

【关键词】 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经验方;克罗米芬

Clinical studies of Bushen Cuyun Decoction and clomiphene in treatment of ovulatory dysfunction infertility

Ma Aihua*1, Wu Xiaoqing2

1.Beijing Yan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2100;

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ushen Cuyun Decoction on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ovulation dysfunction. Methods: 46 patients with ovulation dysfunction infertil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2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3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uShen Cuyun decoction and clomiphe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omiphene alone. To observe patients in different group in clinical symptoms, ovulation rate, pregnancy rate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etc.Results: The ovulation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73.91%, the rate was 52.1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pregnancy rate 65.21%,its 34.7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ndometrial thickening rate was 34.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1.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ndometrial thickening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Bushen Cuyu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clomiphe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ulation rate,improve the inner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pregnancy rate obviously,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Ovulatory dysfunction; Infertility; Empirical formula; Clomiphene

筆者在临床工作中接诊过很多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的患者,这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即卵泡未发育成熟,或者成熟后不能排出。在临床上通常可见到月经后期、闭经,月经后期较为常见,甚至崩漏,导致不孕。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被认为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失调导致,在不孕症中发病率占25%~30%[1],深深地困扰着育龄夫妇。单纯使用克罗米芬,存在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的问题,且长期使用有诱发卵巢癌的风险[2]。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疗法显得较为迫切。笔者应用补肾促孕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马爱华为本文通讯作者

患者均来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妇科门诊及病房,排卵功能障碍的不孕症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年龄25~45岁,平均(30.15±4.54)岁,不孕年限2~10年,平均(4.28±0.65)年,月经周期第21天孕酮值1.2~4.3ng/mL,平均(2.51±0.73)ng/mL。对照组23例,年龄23~41岁,平均(29.83±3.15)岁,不孕年限2~8年,平均(4.13±0.68)年,月经周期第21天孕酮值1.0~4.5ng/mL,平均(2.42±0.81)ng/mL。中医辨证均属肾虚证。两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发布的“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中无排卵的标准诊断[3]:1)基础体温记录连续单相3个月及以上;2)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未检查到周期性变化;3)宫颈黏液镜下观察无椭圆体出现;4)月经前6天子宫内膜未检查到分泌期变化;5)B超监测无排卵征象;6)血、尿孕酮水平低于黄体期水平。以上6点中具备3点可列为无排卵。并排除以下因素:1)先天性腺发育不全、生殖道畸形、子宫性闭经等器质性病变;2)输卵管、免疫因素及男方因素等所致的不孕;3)其它内分泌腺功能异常所导致者;4)半年内用过激素治疗者。

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辨证为肾虚:婚后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内未怀孕孕;月经后期,量少,或闭经;兼见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语声低微、耳鸣、白带量少、舌淡红、苔薄、脉细。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补肾促孕方(杜仲炭10g、川芎6g、生薏米12g、桑寄生12g、当归10g、丝瓜络10g、淫羊藿10g、熟地12g、续断12g、菟丝子12g等,中药饮片由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提供)于行经的第5天开始(月经稀发或闭经者于B超未见优势卵泡时服用),每日1剂,每日2次,水煎服,1个疗程15日;加减:阴虚者加女贞子12g、枸杞子10g;阳虚有寒者加桂枝6g、蛇床子3g;肝郁气滞者加合欢皮10g、生麦芽12g;痰湿中阻者加冬瓜皮12g、茯苓20g、旋复花10g。B超检查见排卵后本方去活血化瘀类中药继续按上述方法服用。克罗米芬: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日1次,连服5天,B超监测排卵并指导同房。

1.3.2对照组克罗米芬(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H44021970)50mg,于行经的第5天开始,每日1次,连服5天;并指导同房。

1.4观察指标

1.4.1BBT每日平旦测量,将体温计放入口腔中,10分钟后读数,记录在BBT记录表上[5]。

1.4.2B超由专业人员使用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结合腹部探头。根据治疗方案、BBT和前一次B超检查结果确定检查的时间。B超检测优势卵泡直径大于15mm时,隔日检查1次,优势卵泡直径大于18mm时,每日检查1次。

1.4.3中医证候1)月经后期,量少,或闭经;2)耳鸣、腰膝酸软、语声低微;3)性欲减退,白带减少;这三组症状,按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计分。

1.4.4监测孕酮行经第21天空腹取静脉血化验孕酮值。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统计方法为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医妇科学》[7]。痊愈:月经建立正常周期,BBT呈双相或B超提示有正常排卵,治疗2年内妊娠;疗效指数≥90%,且停中药后疗效持续3个周期及以上;月经周期第21天孕酮值大于5ng/mL。须同时满足。显效:月经周期在40天以内;BBT在3个月经周期中有1个周期呈双相或B超监测主卵泡直径>18mm[8];90%≥疗效指数≥66.67%;月经周期第21天孕酮值大于4.5ng/mL。有效:3个月内有一次月经;在3个月经周期中BBT有至少1次不典型双相改变;66.67%≥疗效指数≥33.33%;月经周期第21天孕酮值大于4.0ng/mL。无效:连续治疗3个周期,上述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33.33%;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依据积分法: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1)痊愈:n≥90%;2)显效:90%>n≥66.67%;3)有效:66.67%>n≥33.33%;4)无效:n<33.33%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排卵率比较

B超监测显示,治疗组中22人卵泡正常发育,18人排卵,占81.82%,对照组19人卵泡正常发育,12人出现排卵,占52.1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子宫内膜在同排卵期的发育状况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分别是(6.84±1.25)mm和(7.15±1.24)mm,兩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是(9.33±1.34)mm和(7.27±1.38)mm,治疗组子宫内膜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治疗后两组中医肾虚症候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肾虚证候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3.4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治疗后随访

对妊娠者监测雌二醇(E2)、孕酮(P)、血HCG,基础体温(BBT),B超,直至孕12周,酌情口服中药进行保胎治疗,孕酮低于正常者加服黄体酮胶丸口服,孕期跟踪,产后跟踪母婴健康状况至产后1个月,若流产则了解流产原因。结果如下:治疗组活产13,新生儿均未发现异常,流产2人,宫腔粘连自然流产1例,胎儿停育人工流产1例;对照组活产6,新生儿均未发现异常,流产2人,胎儿停育人工流产1例,孕期外伤自然流产1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从上述结果中可得出,补肾促孕方联合克罗米芬和单用克罗米芬均能促进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卵、促进子宫内膜发育、提高妊娠率、改善中医病理症候,而补肾促孕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在这些方面表现更好。在成功妊娠患者的随访当中,E2、P、HCG、BBT、流产数、活产数均未表现出差异。

现代医学认为周期性排卵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协调和卵巢局部生长因子作用的结果,是生殖的需要和维持月经周期正常[10]。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功能失调导致,内分泌轴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变化均可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卵泡闭锁、黄素化、卵泡未破裂以及不排卵,或虽排卵,但是黄体功能不足。全身的营养状况,慢性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精神和环境因素,均可影响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使用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时,由于减少雌激素的分泌,使宫颈黏液变得黏稠,不利于精子通过,所以会出现排卵率高而妊娠率低的情况。

中医学认为,女子生殖系统的调节以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为纲,孕育生命为目,纲举则目张。肾气充盛,天癸乃至,冲任通畅充盈,月经如期而至,故有子。卵子是先天之精,肾藏精主生殖,肾精充沛与卵子的发育密切相关,冲任气血经脉通畅与排卵密切相关。肾精亏损、瘀血阻滞、肝郁气滞、痰浊壅盛冲任均会导致不能排卵[11]。肾阳鼓动、冲任气血调畅,则正常排卵。肾精亏虚,卵子发育障碍;肾阳不足,冲任失调,不能鼓动卵子排出;气滞血瘀,冲任不通,阻碍卵子排出。排卵功能障碍的病机主要是肾虚血瘀,冲任失调[1215]。因此,补益脾肾,调理冲任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补肾促孕方中,补肾药与调理冲任药相须为用,以熟地养血填精;杜仲炭、淫羊藿温肾暖宫,共奏补肾之效;生薏米健脾利湿;当归、川芎调理冲任,丝瓜络疏通经络促卵泡排出;桑寄生、续断、菟丝子补益冲任,温煦胞宫,提高孕卵着床机会。该方既能使患者“肾气盛、精血充”,又能使“任通冲盛”、功能协调。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得出补肾促孕方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疗效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克罗米芬,可以得出,补肾促孕方合克罗米芬治疗,不仅达到治疗排卵功能障碍的目的,而且避免了克罗米芬在子宫内膜、宫颈粘液方面对妊娠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02.

[2] 陈丹青,周馥贞.克罗米酚对子宫血流及内膜厚度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07):431.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01(06):37837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1993:276278.

[5] 于传鑫,李诵弦.实用妇科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05.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0.

[7] 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23324.

[8] 刘风娟.5种预测排卵方法准确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10,(06)354356.

[9] 國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8,219.

[10]葛秦生主编.临床生殖内分泌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52.

[11]姜向坤.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综合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34(03):245246.

[12]林艺娜.辨证治疗不孕症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0,(15):36.

[13]王飞霞,宋红旗.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不孕症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8):27.

[14]叶晓云.四物汤治疗女性不孕症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3738.

[15]田丽平,山书玲.妇科诊疗仪配合中西药治疗子宫性不孕27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7):4950.

猜你喜欢

不孕症
心理护理在不孕症女性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孕症治疗的八大误区介绍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的治疗对策及妊娠结果分析
X线下输卵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合并不孕症中的应用
中药周期疗法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
性激素检验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腹腔镜单用与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治疗不孕症中的对比研究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59例临床分析
自拟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40例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