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2018-07-10赵艳红
赵艳红
(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5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发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病变的神经多为感觉神经等特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要有皮肤烧灼感和针样刺痛等临床表现[1]。为了进一步研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笔者的团队对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6例此病患者在进行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3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的16例患者中,有男性9例,女性7例;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程为14 天至2年;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有5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11例;其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57.56±6.73)岁。在对照组的16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6例;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程为16天至2年;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有4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12例;其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为(57.26±6.7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降糖治疗,即根据其病情,为其注射胰岛素或让其口服降糖药,同时对其进行饮食控制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用50~100 ㎎的维生素B1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1次/d,连续治疗15天。2)用0.025~0.1㎎的维生素B12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1次/d,连续治疗15天。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具体的方法是:选取患者双侧的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丰隆穴、太白透刺足通谷穴和曲池穴[2]作为进行针刺的穴位。采用平补的手法进行针刺,再用指捻法进行泄气,在得气后留针20 min,1次/d,连续治疗一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1)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皮肤的疼痛感和灼烧感完全消失。2)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皮肤的疼痛感和灼烧感明显缓解。3)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皮肤的疼痛感和灼烧感没有改善,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患者四肢远端的感觉异常,从而降低其触觉的敏感性,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其发生运动功能障碍[3]。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虽可抑制其症状的发展,但无法根治此病。欧丽志[3]的研究表明,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弥补西医疗法的缺点,且安全性较高。《内经》中称,糖尿病属于“消瘅”的范畴。中医学中将口渴易饮、善食易饥、饮一漫一这3种症候统称消渴。此病患者主要有多饮、多食、尿量较多、身材消瘦、神情倦怠、尿有甜味等症状。禀赋不足、恣食肥甘、饮食不节是导致消渴症的主要病机。中医认为,气血瘀滞、经络不活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可通过针刺疗法刺激其相关的腧穴,达到调节其身体的阴阳平衡、补阴养气、平衡燥火和活血通络的目的[4-5]。有研究表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可明显缓解其足痛、足麻等临床症状,修复其周围神经细胞的功能,调节其血脂及血糖的水平。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周围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1] 续畅,吴汀溪,宋婧,等.针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2):74-77.
[2] 张丽,刘志民.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0):1709-1711.
[3] 欧丽志.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657-3658.
[4] 欧丽志.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657-3658.
[5] 魏巧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5):2312-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