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的效果评析

2018-07-10李志义何永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灌洗引流术甲组

李志义,何永洛

(成都双楠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47)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该病具有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治疗的难度大及致死率高等特点[1]。腹腔感染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见的合并症。该病患者在合并腹腔感染后,会进一步加重其病情,增加其死亡率。过去,临床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主要是进行胃肠减压、禁食禁饮、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休克、抗感染及保护胃肠道黏膜等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成都双楠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中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均合并有腹腔感染。2)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均存在腹痛、腹腔积液、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等情况。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经治疗无效死亡。2)合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3)对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存在禁忌证[3]。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在乙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龄为37~66岁,平均年龄为(50.57±4.83)岁;其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的均值为(5.63±1.12)分,其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的均值为(11.23±2.61)分。在甲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为39~68岁,平均年龄为(52.63±4.92)岁;其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的均值为(5.81±1.20)分,其APACHEⅡ评分的均值为(11.66±2.72)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对其进行胃肠减压、禁食禁饮、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抗休克、肠外营养支持及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同时用生长抑素(用法是:用3 mg的此药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1 次/d,连续治疗14 d)和埃索美拉唑(用法是:用40 mg的此药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1 次/d,连续治疗14 d)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腹壁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在其右下腹的麦氏点处进行穿刺,置入一次性穿刺管。退出穿刺针,经穿刺管对其腹水进行引流。引流结束后,经导管用生理盐水对其腹腔进行灌洗(每次灌洗使用1000 ml的生理盐水),让生理盐水在其腹腔内保留30 min,然后再将生理盐水引流出来,每天治疗2~3次,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腹痛症状缓解的时间、腹腔积液症状消失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浆内毒素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经治疗,乙组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的时间、腹腔积液症状消失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d,±s )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d,±s )

指标 乙组(n=50)甲组(n=50)t值 P值腹痛症状缓解的时间 4.50±1.66 6.62±1.89 13.529 <0.01腹腔积液症状消失的时间 8.47±1.48 14.85±2.56 15.256 <0.01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 9.42±1.55 14.05±2.60 10.815 <0.01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2.51±0.80 4.47±1.72 7.744 <0.01住院的时间 20.07±7.45 31.59±8.95 6.995 <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浆内毒素的水平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浆内毒素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乙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浆内毒素的水平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其血小板计数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浆内毒素的水平(±s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浆内毒素的水平(±s )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甲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乙组(n=50)甲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白细胞计数(×109) 23.05±3.16 7.20±0.82*# 23.16±3.24 10.77±0.92*血小板计数(×109) 112.77±30.45 266.44±22.50*# 115.04±31.02 209.30±28.25*C 反应蛋白(mg/L) 150.12±42.45 10.70±2.17*# 149.61±43.13 28.48±5.77*血浆内毒素(μmol/L) 0.57±0.10 0.15±0.08*# 0.59±0.11 0.29±0.10*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有统计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为5/10万~80/10万,其致死率为9%~20%[5-6]。腹腔感染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应及时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过去,临床上对此类患者主要是进行胃肠减压、禁食禁饮、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休克及抗感染等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来,临床上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对此类患者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可在不开腹的前提下清除其腹腔内的炎性介质和毒性物质,从而可有效地减轻其腹腔感染的症状,改善其预后[8]。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腹腔灌洗引流术,能显著改善其腹腔感染的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1] 孙昀,耿小平.早期重症加强治疗在预防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中的意义[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3):235-237.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729.

[3] 陆青峰,孙绘.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源性感染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5(20):4585-4586.

[4] 杨科,杨启,秦长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5):1122-1124.

[5] 李云.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感染的诊断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9):2959-2961.

[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3):327-331.

[7] 诸慧,金剑,肖忠革,等.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中抗菌药的合理应用[J].中国药师,2010,13(1):131-133.

[8] 王世夫,罗斌,陶福正.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胰腺脓肿或胰腺感染坏死的诊疗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911-913.

猜你喜欢

灌洗引流术甲组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