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学习中学生的元认知及其分析
2018-07-10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江东外国语小学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江东外国语小学 史 炯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这一内容时,笔者认为不能只局限于用“倍拼”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多样的,如“剪拼”“出入相补”法等。因此,笔者在上课时,特意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各类三角形,然而学生还是以“倍拼”法为主,为此,笔者制定了2组前测题,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完成前测题1后,再下发前测题2,其目的在于防止学生因为方格纸的暗示,修改前测题1的结果。
前测题1:
(1)下面图形的面积是指哪一部分呢?涂色表示。
(2)你们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如果知道,请写下来。
前测题2:
你们能不能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①转化:我将三角形转化成____________。
②关系:三角形和转化后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
我的理由是:
测试结果:
前测题1能正确推导出公式的学生占了32.25%,前测题2能正确推导出公式的学生占了46.8%,前测题1中学生以“倍拼”法为主,而前测题2中不但出现了“倍拼”法,还出现了中位线分割的“出入相补”法,以及把三角形补成长方形的方法。
思考一:知道≠理解
两组前测题中,学生都出现了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再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理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但在前测题1中,学生都只把三角形“倍拼”成平行四边形,并无其他图形。笔者猜想,在没有方格图辅助的情况下,学生的原始思维就是“拼”成平行四边形。可能受到课本《平行四边形面积》配套练习的影响(如下图),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笔者还发现,前测题1中虽然有41.17%的学生知道三角形面积公式,但只有32.25%的学生能正确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显然,一部分学生虽然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思考二:“新方法”多了,方格纸是功臣
前测题2中不仅能推导出公式的学生多了,而且出现了“倍拼”成横竖两种长方形和“出入相补”的方法,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通过与前测题1的对比中,笔者认为方格纸是这节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媒介。
基于上述分析与思考,笔者提出以下几条教学建议,供同行借鉴。
一、找基石,促使每位学生获得增量——精选学习素材
学习材料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好的学习材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潜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在本文开头,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全面的,有全等的三角形,有单个的三角形,为了降低思维难度,单个的三角形还带有方格。为什么在素材如此之多的情况下,学生还是只想到“拼”一种方法呢?究其原因,是笔者忽视了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个独立的“人”,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惰性”。既然材料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学生肯定会选择这种简单的方法,也就不会再去思考另外的方法了。因为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是“显性”的,而单个的三角形虽然有方格纸的衬托,但相比而言,终究还是“隐性”的,这就是学生们“偷懒”的根源。而且,单个的三角形在剪拼以后,破坏了原图,学生很难找到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上个别学生想出了“剪拼”的方法,却无法推理出三角形面积的原因。
破除惰性,那就“逼”学生一把,可以提供带有方格纸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去寻找三角形的特点。有些学生能在方格纸中想象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就出现了“倍拼”的方法;有些学生会利用方格纸去研究三角形本身的特征,就出现了“倍补”,即补成长方形的方法,抑或是“出入相补”的方法。通过前测题,笔者可以预见,这些方法学生不难想到,即使无法完成推理全过程,他们也能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试图寻找新旧图形的联系,一个小改变,赶走惰性,激发灵感,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二、搭脚手架,理顺学习思路——有效利用导学单
核心素养中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毋庸置疑,导学单就是一个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脚手架。一份切合学情的导学单不但可以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循,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笔者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这一课时,也曾利用过导学单:
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除了推导方法单一,更糟糕的情况出现在第二问: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联系。由于指向性不明确,学生想到的联系是五花八门的,有学生说:“转化前后,周长变了,面积不变”;更多的学生在“等积变形”后,找不到底和高之间的联系,即使是找到了联系,却无法与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联系。因此,这样的导学单还无法达到“导”的目的。
从前测题中,笔者也发现了,很多学生会把三角形转化成能求面积的图形,但找不到联系,尤其是“高”的联系,那是因为“高”是隐性的,它隐藏在图形里面。所以,设计导学单时,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些阶梯,如果学生能拾级而上,才能真正发挥“导”学的作用。改变后的导学单如下:
改变后的导学单,虽然开放度缩小了,但这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这些提示紧紧抓住了思维的关键之处,尤其能帮助学生理顺在“等积变形”中底和高的变化关系。
三、理思路,善比较,挖掘知识内涵——深度对比“÷2”
“有比较才有鉴别”,把相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与联系,通过对比的方法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每次出现“÷2”时,若都能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对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在对比后若能及时梳理,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2”的必要性。
例如,当学生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理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追问:这里的除以2是什么意思?当学生通过“出入相补”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再次追问:这里的“÷2”又是什么意思?还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吗?第三次追问可安排在对比两种“出入相补”法处:这里都出现了“÷2”,它们所代表的意思一样吗?在小结时,可进行第四次追问:我们现在都知道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为什么要“÷2”?并且对所有的“÷2”运算顺序进行梳理。
通过这样的梳理,既可以让学生发现这些方法最终都是“殊途同归”的,也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根据计算的需要,有时候底和高先乘再除以2,有时候可以先求底的一半再乘高,还可以先求高的一半再乘底。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2”的意义,而不是机械记忆。
通过分析前测题的数据,能让教学者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有时候,停下来,听听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思考理论上的知识难点究竟是不是学生们真正的认知难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们“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们学得轻松,真正做到乐学、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