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小学生数学理趣的培养

2018-07-10江苏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黄玉春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江苏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 黄玉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把兴趣与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么这样的数学学习必定如同韵律、节奏的感受一样,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得创设适宜的实践情境、营造诗意般的探究氛围,诱使学生快乐地去探究、合作,进而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确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在操作活动中引发兴趣

引领实践感悟,生发探究情趣,是数学教学的理想状态。数学学习是一种彰显个性、带有理性的探究过程。看过的不一定记住,做过的一定能留下深刻的印迹。心理学研究证明:亲身体验所获得的感受是深刻的,记忆是持久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适度地指导学生去经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通过活动获得丰富的学习感知,获得丰厚的感性素材,为提炼知识要点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去操作实践,并在观察数学现象的过程中学会合作讨论、辨析思考,从而提炼出知识的本质。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也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就在我们手指尖上,从而积淀数学学习的经验,积累数学学习的技能。

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就得依托教材的编写意图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在探索思考中把握圆的面积计算要点,让学习更有效、更理性。首先,设计数一数方格,初步得出圆的面积,并测量出圆的半径,再引发学生进行学习猜想,“你认为圆的面积会与什么有关联?”“看看自己数方格得出的面积,它与测量出的半径有关系吗?”等,让学生在测量中、猜想中逐步感悟出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朦胧”联系。其次,利用圆的半径画出外切的小正方形,并通过计算小正方形的面积与数方格得出的面积之间的比较,进一步感受圆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是相关联的。再次,组织学生把圆切割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进行组拼,变成自己熟悉的图形,如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并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和解析这些图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种多层次的实践操作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又丰富了学习感知。同时,还促使学生把自己做的用言语表达出来,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有序推理能力,使得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变得丰富多彩。直观的实践活动,还有利于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感悟直观化,有利于学生进行抽象归纳,提炼加工各类信息,使手脑并用成为现实。同样,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生为此一定会学得积极、主动,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探求知识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在应用活动中激发兴趣

在真实问题情境应用活动中生趣,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追求。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数学应用性强的特点,设计具体的应用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也使学生在具体问题研究中发觉数学就在真实的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收获成功的愉悦体验。

如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等方式感悟到比的价值,逐步明晰比的意义,从而使难以理解的比的意义变得通俗易懂。

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投影展示校园中操场的平面示意图)

生:这就是我们的运动场。

师:不对吧!我们的运动场就这个屏幕这么大?好像还没有一张乒乓球桌大啊!

生:是运动场,只不过是拍成了照片,把它缩小了好多倍。这种拍照,会使比较大的物体变得比较小。

师:你还见过哪些啊?有规律吗?

生:我们自己拍学生照时就只有一寸那么大。尽管照片很小,但是运动场的结构不变。

生:是的,只不过是把运动场的长和宽都缩小了很多倍。我感觉要使照片不失真,长缩小多少,宽也应该缩小相同的比例,这样才能使照片显得很协调。

师:很正确的观点,这种变化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图形的缩小。请看下面的一组图片。你能分析一下缩小的关系吗?(提示虚线的是原图,实线的是变化后的图形)

师:1∶2指的是什么?

生:把原来的图形的边长度看成2,现图只有原来的1/2,所以表示为1∶2。我们应该规定——比号前面对应的是现图,比号后面的对应的是原图。这样,比号前面是变化后图形的边的长度,比号后面是变化前的图形的边的长度。这里1∶2,就说明原来边是2份,现在的边是1份,当然是缩小了。

……

师:那甲乙两个长方形的变化是3∶1,你是怎么理解?

生:变化后图形边的长度是原来的3倍,应该是放大的。

师:如果原来图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你知道变化后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吗?

……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靠简单的记忆或理解能奏效的,因为受年龄、思维、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知识学习过程必定需要经历一个探索过程,一个不断变厚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者从学生熟悉的运动场入手,让学生体会真实的操场和图片中操场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样的设计为后续引入缩小提供感性认知储备。再则利用鲜活的图例,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交流,并在此学习思考的基础上逐步把握图形缩小的规律,以及用比表达缩小的基本原则。学生的积极交流过程,使得知识的要点在抽丝剥茧中逐步显现出来,必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在课外活动中勃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机地延伸到课外,那么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也会愈发浓厚。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就得重视学生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在一个非常自由、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去探究数学知识的各种现象,探索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存在,让他们逐步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之中,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课外活动:一是找一找家中哪些物品的表面或封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状的,记录下来,并尝试画一画它们的样子。二是利用家中沙子、面粉等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图案,并联系课上的学习,指一指图形的构造,再认识边、角的特征。三是用铁丝或钉子板、硬纸板等做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再进行学习反思。四是利用网络或书籍等资源,收集一些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数学小论文,趣味小故事,甚至是对应的数学史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的形成历史,知晓生活中的长方形等,从而使其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撰写数学笔记、数学手抄报等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的感知,并让他们领略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总之,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和谐的、自由的氛围中快乐地探索,从而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具自主性和创造性。诚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理论所阐述的那样:“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所以,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之中学会理性分析,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我爱长方形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剪正方形
用扑克牌摆长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