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数学学习效果评价改革尝试

2018-07-10浙江温州市瑞安广场实验小学陈爱荣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钟面正方体评价

浙江温州市瑞安广场实验小学 陈爱荣

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教学过程的指挥棒。

一、学习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

1.传统的学习评价不利于一年级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1)从形式上看,传统的评价方法单一。它侧重于书面知识的测试,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依据每学期一次或两次考试的分数作为判断的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忽视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从内容上看,传统的评价内容片面。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往往更侧重于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察,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没有关注学生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3)从效果上看,传统的评价虚假性较大。一年级学生读题解题能力不均衡,考试分数极不稳定,造成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有些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体现,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认为:评价功能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应从注重学生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应从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同时,标准在实施建议主旨是:数学学习评价应注重学习过程,恰当评价学生的“双基”,重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为主。

二、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尝试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本学期笔者承担了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一年级数学学习效果评价进行改革,希望将水平性评价的重心转移到发展性评价上来,增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诊断性功能。笔者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1.淡化考试,侧重平时

笔者通过调控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的分值来调控学生的学习,平时50%,期中20%、期末30%的方法淡化考试。在一年级下册笔者设计了几次大作业(如下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师批阅评分作为平时成绩。

2.结合课堂观察

作业内容作业安排位置作业要求效果制作风车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后长方形的彩纸、图钉、小棒(一次性筷子),按一年级下册P27的步骤来做一个漂亮的风车学生能说出彩纸图形的变化,但部分学生在把风车固定在小棒上时需要家长的帮助,有的学生在风车上画了漂亮的图案正方形与平面展开图学习“认识立体图形”后根据一年级下册P30的正方形平面展示图做正方体,观察数字;做一个正方体标上数字后再展开,观察数字位置目的和意义从长方形的彩纸到风车,学生要通过折、剪、卷等动作体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立体图形的转变,从而达到有情趣地复习图形的目的通过平面—立体;立体—平面的转变,让学生明白六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以及立体图形观念通过动手做正方体,学生能明白正方体六个面的位置关系,能想象正方体的各面关系

数感学习“数数与数的组成”后年龄排队学习了“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后用0—100的数来做一件事,并写下来,如:“我一手抓了()粒大米”。提示:铅笔、瓜子、花生、砖块、书、彩珠、糖、硬币……把你的家人和亲戚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并用“>”或“=”写(画)下来找价格学习“认识人民币”后到商店(超市)里找你喜欢的物品,并记录下它的价格做钟面学习“认识时间”后发给图钉自做钟面,要求:钟面要有数字、长短刻度线、能转动的时针和分针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来感觉100以内各数,并体会100以内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100以内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结合亲情复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在辈分的岁数差异中培养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经济社会中感受物价,在比较中形成金钱观通过动手制作钟面巩固有关时间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做准备画规律学习“找规律”后在纸上画出有规律图案统计树学习“统计”后统计学校的树有几种,各有几棵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合作选择恰当的方法统计,培养实践能力,树立环保意识学生在先做后写的过程中体验了100以内各数的大小;学生知道抓瓜子比花生多得多了,因为花生大,这就是数感体现在家长的协助下学生乐于把亲人画下来,且都能按年龄大小来排列学生找的物品种类繁多,通过交流复习人民币的两种表达方式,比较商品价格,形成初步金钱观学生的钟面形式各样,均能达到要求,并且有很多鲜艳图案,富有个性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有几何图形、树木、动物,有颜色、形状、位置、方向等规律变化虽然学生不能把学校里的树木进行完全统计,但他们在玩乐中灵活运用了统计方法

在课堂观察时,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是从更多的方面进行观察。参照以下观察检核表:

学生姓名:

(注: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时表现的行为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字)

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出积极反馈,对学生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纠正。记录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比如,观察某学生,对其突出表现的行为,在相应的观察项目打个☆。

3.采取多样评价方式

(1)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利用一节课的课末两分钟,让学生小组内互评出这节课表现突出和表现不足的学生;利用早自修时间,让每位学生回顾本周内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自我评价,同学和教师可以补充,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2)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

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学生操作小棒、拼摆学具演示算理,测量,制作等。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加强口试与面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场心理素质。

(3)免试与重试相结合

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应当给他们重新应试的机会,并以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能使学困生在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同时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科学地表现评价结果

以往是把百分制作为教学评价结果的唯一表现形式,无论是在信度上还是在效度上,都有较大的缺陷。因此,教师应寻求评价结果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科学化,尽可能地把评价结果描述得准确些。做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级与评语相结合,以评语为主。

三、反思的几个问题

通过一学期的评价改革尝试,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思考:首先,低龄儿童的自我意识较弱,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以他人的评价为依据,难以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其次,重试的机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考试心理的不稳定,有些急于攀比谁做得快,有些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些因素使学生成绩呈波浪形。有了重试的机会后,学生在考试时有普遍放松现象。最后,这只是笔者对任教的学科评价改革的初步尝试,难以形成一个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总结。♪

猜你喜欢

钟面正方体评价
正确的钟面时间
接着画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给正方体涂色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