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

2018-07-09兰惠兰李美润

读写算 2018年5期
关键词:关爱尊重和谐

兰惠兰 李美润

摘 要 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并且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合理运用和自我的不断完善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和谐;尊重;信任;关爱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068-01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新教育的必然趋势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了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融洽的情感,不仅能保证思想品德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即使教师有丰富的知识,讲课非常的精彩,也很难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发掘出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師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涉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改善关系,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关键,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和谐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建立了这种关系,能很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了教学相长。为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和造就开放性教学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过失甚至错误,老师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学业进步。作为老师,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理解、尊重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从而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1)要热爱学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苦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所以我说,爱学生很难,但确实很重要。

(2)给学生以尊重。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要热爱、了解学生,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班级采用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总之,重学生是前提;了解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保证;关爱学生是一切。深刻的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关爱尊重和谐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