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的互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
2018-07-09石飞虹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中国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模式不断被研发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其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互动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互动;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5
作者简介:石飞虹(1976—),女,江苏如皋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英语、数学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开展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小组的讨论和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目的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方式,其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明确分工、相互协助、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数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化学、生物、物理的学习都离不开数学基础的支持,且初中数学内容与小学数学内容相比,拓展性和逻辑性更强,若不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数学教学将会成为一个难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并且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竞争意识的形成,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1]。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的互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
1.精细设计,优化效率
精心设计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学生的自由学习行为,应该由学生自主展开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完全撇开了教师的指导。这种错误的观念最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出现开小差、盲目学习等现象,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课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和本次教学的重点、难点,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引导、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以有效的方式激发小组合作的学习意识。对不愿意深入思考的学生,可以有效地创设数学情境,扭转学生对数学的实际看法,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2]。
如教师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前面的几个课时已经教授了学生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包括内角、中线、高、三边关系、角平分線等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教师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判定全等的条件,可展开小组合作式教学,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对三角形展开画、剪、比等实践操作,并且指导学生参与讨论: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三角形会全等?在学生边实践边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调动自身的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其分类、探究、合作、归纳能力的养成。
2. 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合作能力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最终目的在于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认真、严谨地思考,积极发言。长此以往,学生会将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学习交流能力转变为一种习惯,当遇到问题和数学难题时,自主地展开合作和沟通,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此外,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能学会倾听,从共同学习的氛围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但这种能力需要逐渐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耐心指导,促进学生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提升数学能力[3]。
如在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前安排预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课前查资料,整合与勾股定理相关的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资料查阅、搜索以及整合归纳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挖掘数学精髓,发挥小组合作的最佳学习效果。在正式学习中,教师要让小组充分沟通互动,在学习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将数学知识点作为补充自身营养的有效能量,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挖掘更多的能量,搭建自身的学习框架。
3.依据内容,有效合作
(1)合作前的独立思考。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是教师应该要注重的问题,如此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设置一些引发课堂内容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地思考,逐渐对问题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如此才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式开展中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经验、思考方式与同学分享,相互借鉴学习,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2)合作中的交流与倾听。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但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让自身的疑问、思考方式以学生和教师能够听懂的语言有效表达,逻辑连贯、声音适中,如此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自由表达,并且养成小声交流,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不能以自身的思想否定他人的思想,要学会倾听和借鉴[4]。
(3)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有助于学生自主学 习、交流、思考,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后的反思和调整,并且参与到反思中,反思本节课堂的实际课堂效率,思考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在下次课堂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获得了哪些知识,解决了哪些难题,自身的学习存在哪些问题,从而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提升学习效率。
4.结合实情,有效评价
适宜的评价、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其深入思考的有效方式。在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组间巡视,了解组员之间的互动和讨论情况,可适当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互动过程中,将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旁敲侧击地引领学生,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边学边思,反复推敲,理清数学题目的解析思路,按照步骤深入理解和探讨。对交流相对困难的小组,教师应该寻找交流障碍出现的原因,并且适宜地调整组员,确保每组都有活跃者、积极者以及善于思考者,如此可以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同步思考,有效解决了这类学生直接面对教师的尴尬恐惧心理。如此,在同学间的交流和帮助下,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中,整组学生都能有效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教育理念在于以学生为本,并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式学习是新形势下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较多的方式,现今已经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从而实现预期的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媛雅.刍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4(1):75.
[2]黄新业.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22.
[3]张育辉.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7(59):137.
[4]洪越峰.探究提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考试周刊,2016(A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