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北海民俗文化之“三月三”节日习俗

2018-07-06蔡森

商情 2018年23期
关键词:北海民俗传承

蔡森

【摘要】生活中有节日,节日中有民俗。民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让生活五彩斑斓。常言道,没有传统就没有历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人都爱过这样一个独特的日子—农历三月三。本文小谈广西北海人过“三月三”的独特文化习俗,感受北海“三月三”民俗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北海 三月三 民俗 文化 传承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习俗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所以,它具有地域性特点,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习惯彰显了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也展现了一个地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状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南端的北海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连接东南亚甚至是欧洲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少不了传统文化的积淀。

每年的三月、四月,所有的植物就像拼命一样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在这个春色满园、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有两个重要的民俗节日,一个是清明节,另一个就是“三月三”。

一、一个重要的日子—三月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大概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仡佬等多个民族。农历三月三是中国汉民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对于汉族而言,农历三月三在上古时期被称为“上巳节”,是一个纪念皇帝的节日。古语有云: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魏晋以后,上巳节便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渐渐形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的节日。现在有不少学者倡议将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定为“中华圣诞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来帮助提高民族优越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月三,也是壮族的歌圩节。在我国,壮族人称这一天为“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叫“歌圩节”。有的地方为纪念民间传说的壮族“歌仙”刘三姐,因此“歌圩节”也被称为“歌仙会”。壮族的青年男女们多在这一天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这一天大部分壮族家庭还会蒸五色糯米饭,寓意吉祥。

侗族人民在三月三除了吃糯米饭外,多在这一天进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所以三月三被侗族人称为“花炮节,,。

而布依族的同胞在三月三通常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的人们忙碌着自己寨子里的祭祀活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人们以三月三为“干巴节”,寓意集体渔猎的节日,通常在这一天将捕获的野味鱼类按户分配,相互分享收获的喜悦,在享受了狩猎的乐趣后,人们聚集在广场,载歌载舞,庆祝大丰收。

舍族人们为了纪念唐朝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在每年三月三,男男女女纷纷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现在的“乌饭节”。节日里,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黎族同胞则称三月三为“孚念孚”,是预祝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谈情说爱的日子,现在黎族人们都称它为谈爱日。有一句老话道“美不过黎族三月三”。

土家族人们则认为三月三就是情人节。每年的三月三,土家族的阿哥阿妹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乐趣十足。

水族的三月三则是祭龙节(又叫祭天节),节庆期间大家喜跳铜鼓舞和芦笙舞,做五色饭宴请亲朋好友、街坊邻里,男女喜饮白酒、甜酒。

苗族的三月三被称为团圆节,晚餐时一定会先吃饭后喝酒。而且吃的是五色团圆饭,碗碗五色,头上戴的锦汁五彩缤纷,腰间扎的是五条彩带,五色俱全,为的就是纪念苗家先祖手足深情,象征着苗族人民目标一致,永远团结向前。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每年三月三,广西各族人们都像过年一样认真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杀牛杀鸡来祭祀山神以及自己民族的祖先,十分热闹。

二、北海人的三月三

据统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南端的北海,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目前已经汇聚了43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民风民俗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贯通。逢重大节日,生活在北海的各民族除了进行本民族固定的民俗活动外,作为北海人也有着共同的民俗习惯,农历三月三亦是如此。

由于历年三月三与清明节相邻,所以大部分北海人会选择从三月三着手准备各项祭祖、扫墓、踏青的活动,寓意除去不祥。这样的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清明节后。在这段时间里,北海人都会制作一种特别的风味小吃—鸡屎藤糖水,就如同三月三赶圩集和举行歌会一样,已经是固定的传统文化。

鸡屎藤,是一种植物,初听这种植物名字,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但作为一种中药材,却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的功效,很受北海人民的喜爱。鸡屎藤,本身散发出来的味道很独特,能够接受它气味的人,越嗅越香;反之,则会认为它很臭,敬而远之。

每年三、四月份,家家户户要做的事情就是游园、踏青,顺便摘回鸡屎藤和另外一种植物三叉虎,拌上米捣成粉,再和上少许糖水做成籺,再切成长条状。待到三月三的早上,天还未擦亮,家家户户就会煮上一锅姜糖水撒人一盘做好的鸡屎藤籺,待到鸡屎藤籺变了颜色,水面咕嘟咕嘟开始沸腾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鸡屎藤糖水就做成了。也有的家庭会在沸腾的鸡屎藤糖水中磕人一颗打散的鸡蛋,蛋花呈片状漂浮在糖水中,如朵朵金黄的花瓣漂浮在青翠的嫩叶间,煞是美丽。在这一天里,一家人的早餐不再是咸鱼稀饭,而是鸡屎藤糖水,这已经是北海人三月三固定的餐点。

在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必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将一束捆扎好的鸡屎藤悬挂在门首,祈祷全家平安吉祥。据北海的老人们说,鸡屎藤的气味可以驱逐蚊虫,鸡屎藤和三叉虎两物并挂在门上,可以避免污浊之物进入家门。而且挂在大门上的鸡屎藤和三叉虎一般是不能摘除的,必须要让它们自然枯萎掉落,据说这样可让家里的人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其实,这种做法源于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相传,王巢于农历三月三起兵时,群众因听信官府谣言“王巢要杀人八百万”,拖家带口纷纷逃难。有一日,王巢看见逃难人群中,有一个青年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大男孩,手里牵着一个小男孩,艰难地逃难。王巢很惊讶,认为这女子是爱大欺小,于是便要惩罚她。王巢拦住这女子,问道:“你为什么抱大的牵小的?”女子说:“抱着的大男孩是我的侄儿,牵着的小男孩是我亲儿子……”王巢恍然大悟,觉得这个女子有着高尚且可贵的品德,于是嘱咐她回家后不用再逃难,但一定要在大门上悬挂一束鸡屎藤。然后,王巢传令属下,凡是门首挂有鸡屎藤的百姓家,士兵们均不能骚扰。这女子回家后不但按王巢所说的做了,而且还将门首悬挂鸡屎藤的事情告诉了左邻右舍。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全城百姓都在自家门首悬挂了一束鸡屎藤,结果保了全城百姓的平安。自此以后,每逢三月三,家家户户都会捆扎一束鸡屎藤悬挂在自家门首,祈祷万事如意、平安吉祥,这也成了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

三、关于北海“三月三”习俗的传承

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将“三月三”这个属于华夏民族的独特节日推向了国际舞台。如何让“三月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让世界人民去了解到这个魅力十足的节日—三月三,已经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关键问题。

(一)展示民俗风采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而位于广西南端的北海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同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海,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游玩。因此,北海的民俗文化旅游将是这个城市重点发展项目,丰富的民俗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极具旅游价值。通过民俗民风的展演,不仅会帮助国内外友人重新了解被渐渐遗忘的民风民俗,更会带动北海的旅游经济发展。

(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感

中国的强盛离不开国人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感。倡导国人了解民族文化,塑造民族优越感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民风民俗滋养文化自信,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欲信人者,必先自信”,北海作为多民族聚居地之一,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正确引导北海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华夏文明才能迸射出时代的光芒,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信感才会更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三月三http://baike.so.cos/doc/2604888-2750526.html

[2]孙作云.关于上已节(三月三日)二三事[A].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C] .中华书局,1979.323

[3]覃妩周.汉族上已节对南方少数民族“三月三”的影响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4,第29卷第2期

[4]毛公宁.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庞华坚.北海民风民俗民菜[M] .广东旅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北海民俗传承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北海四季
北海之魅
最忆是北海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