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漯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讨
2018-07-06苏会侠
苏会侠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浑河市政府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漯河市经济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其产业结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传统支柱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增多并相互交织、复杂多变;服务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漯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措施,构建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增强漯河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二、漯河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初步核算,2016年漯河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77.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69.0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295.0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为10.5:62.1:27.4。人均生产总值40986元,增长7.3%。
(一)农业
2016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03.8万亩,比上年减少1.7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2.6万亩,减少1.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51.9千公顷,减少14.5万亩。棉花种植面积6.6万亩,减少3.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3万亩,减少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0.0万亩,减少0.1万亩。
(二)工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26.6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8.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6.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利润310.4亿元,增长1.6%。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2.4亿元,比上年增长4%。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漯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的成效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漯河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和有效供给为导向,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增实力,促进全市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工业发展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食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设立了食品产业基金,加快食品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新签约了总投资超10亿元的霞光食品辅料产业园、北大荒绿色食品产业园、宏达国际食品产业包装产业园等一批产业提升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了路得生物科技、源隆生物科技等一批补短板项目。食品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力度,着力以新品拓市场增效益,从转型升级中谋求新的增长空间。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平平食品等一批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产品向高端肉制品、保健食品等转变,产业由初加工向全链条、循环化、融合化、品牌化转变。
(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装备制造异军突起。引进投资超30亿元的安徽鸿路中原智慧产业园、远大住工中部绿色建筑生产基地、致远住工装配式建筑机械生产基地等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带动众邦伟业、四海建材、天成钢构等多家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绿色建筑产业链,全省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初具雏形。引进天华新能源汽车、亿通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养老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和“园中园”,新开工了诚和通信设备、曙光安全自毁式输液器、启福医药科技园、沁和园养老产业园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集群项目。三禾药业、天纳图生物科技、路得生物、博瑞医药中间体、美凯胃蛋白酶等一批生物医药类项目建成或投产,拉动产业规模进一步膨胀,发展后劲增强。曙光健士、源德福电子、莲花医疗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好,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食品机械、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液压软管、电力器材等装备制造正成为漯河经济发展新支柱。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累计入驻电商及配套物流企业246家,带动线下交易超200亿元;“四通一达”等10多家知名快递物流企业扎堆园区,其中申通快递华中地区总部项目今年“双11"建成投用。
统计显示,2017年上半年漯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6.8%,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7.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5.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医药制品、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分别达15.8%,20.6%和21.7%,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1、12.9和14個百分点,工业加速迈向中高端。
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装备制造、医药制品、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分别达15.2%、26%和21.5%,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2个、8个和13.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持续提升,实现增加值16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7%,增长31.9%,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7.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8%,拉动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漯河市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新动能不断集聚。2017年上半年漯河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达4.1亿元,增长293.5%;快递业务收入2亿元,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4.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7.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8%o
四、漯河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前期的改革,漯河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骨干企业不多,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
(一)漯河市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当前漯河市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传统支柱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行业龙头企业少,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等,尤其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当具备的支柱产业如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等,漯河市都比较弱,与其它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
(二)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增多并相互交织、复杂多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的任务日益繁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及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农民工就业和工资上涨受到制约,加上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及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空间不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三)漯河市服务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漯河市服务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与城镇化进程不相适应、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最大制约。服务业结构仍不合理。从产业结构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较高,而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服务业占的比重较低。
五、促进漯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漯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漯河市应坚持以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转型提质发展为目标,持续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优化供给结构,释放需求潜力,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攻坚,以推进食品行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市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一)继续优化工业结构。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推动食品产业融合发展,重点依托双汇集团等龙头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颖休闲食品基地等平台,实施一批产业升级项目;以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局部突破为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重点支持远大住建、鸿路集团、双建管桩、亿通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项目建设,抓紧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加快建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延链补链、兼并重组为途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重点抓好盐化工精深加工、钦化工业和造纸业兼并重组;以提高研发能力、加快成果转化为核心,推动医药医疗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支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市场需求较大的康复器械产业发展壮大;以龙头带动、集群配套为抓手,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倍增发展,重点在有可能在我市形成完整产业链的细分产业,有针对性地招引龙头企业;以创新引领、重点突破为方向,推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重点支持协鑫集团多晶硅、中钢研蓝宝石等项目加快建设。深化“工业1351工程”,启动实施“十百千”亿级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用三至五年时间,培育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启动实施“小升规”工程,争取50家以上小微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双百”技改工程,抓好100家重点企业100个技改项目。试点引入市场机制,创新产业集聚区运营模式。深入实施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全省“十强”“十快”“十先”产业集聚区。
(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关键环节,围绕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目标,全面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化物质技术装备支撑能力,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新建高标准粮田12万亩以上,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推进良种育繁一体化。着力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油料、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和小辣椒、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加快发展美丽生态畜牧业,推进绿色安全优质高品质肉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盟,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促进产业对接、要素联接、利益链接,实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促共赢。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权籍调查,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落实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政策,深化集体林权、供销社等改革,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壮大农业人才队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和培养一批站在农业高新技术前沿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优秀创新团队。
(三)发展壮大服务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园现代物流核心区重大项目建设。补齐金融保险业短板,基本完成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支持双汇财务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争取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人驻我市,推动一批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深入挖掘电子商务发展潜力,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升发展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休闲、信息服务、商务会展、健康养老、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生活性服务业激活居民消费,全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质、地位提升,构建充分融入产业经济各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多元活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一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向商务中心区集聚,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漯河市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以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引领、新业态发展为重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特色商业区集聚,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活服务需求,带动服务业“两区”提质扩容、争星进位。
参考文献: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https://baike.so.con/doc/23637262-24191329.html.
[2]2016年漯河市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7-09-18].http://www.tjcn.org/tjgb/16hn/35257_3.html.
[3]2017年浑河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7-07-07].https://www.libaiwu.com/24702.htm.
[4]漯河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发展提质增效[EB/OL].[2017-11-24]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uohe.gov.cn/.
[5]李旭.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