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及完善策略分析

2018-07-06李书霞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完善构建高校

李书霞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各大高校在教育体制、财务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更新。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财务内控体系还存一些问题,阻碍了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发展现状,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完善策略几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完善

进入新世紀之后,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高校规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内部财务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再加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进一步加大了高校财务内部管控的难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一、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发展现状

从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现状看,发展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强化。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已初步建立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其中“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是指学校领导进行统一管理,各个院校根据自身权责,分级自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高校内控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高校还应该加大对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力度,推动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确保高校财务管控工作顺利进行。

二、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校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逐渐完善,高校内控财务体系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问题体现在: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高校缺乏风险意识,风险评估手段不足、高校管理员专业能力不足、高校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几方面。

(一)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内控财务体系相关法规制度缺乏。虽然,从上世纪末期开始,我国就对高校内控体系进行一系列研究,但是,有关财务控制法律法规比较滞后。近年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法规制度也相继颁布,但这些都没有运用到具体实践工作中去[1]。现在,除了已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外,还并未制定出和高校发展相适应的财务内控标准体系。

(二)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审计、监管部门,但是,事实上,这些部门也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一定的执行力。与此同时,高校财务内控体系透明性不强,并没有接受来自外界组织、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管力度严重不足,这对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三)高校缺乏风险意识,风险评估手段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未重视高校内控体系中存在的风险,也不具有风险防范意识,所谓的风险评估也并未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普遍的认为学校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是不存在什么风险的,即使有风险,国家政府部门也会解决,只是一味地向做大做强项目,对政策和市场风险视而不见。对于高校而言,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对高校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若高校的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市场实际情况相背离,就不能对投资、政策风险进行科学预估,高校在没有任何安全保证的条件下,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会逐渐减弱,给高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

(四)高校管理员专业能力不足

高校财务管理员要做好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具备专业能力水平,能够在国家政策,学校制定的相关体系的要求下,进行财务管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大高校都缺少专业知识的支持。一个系统、完整的内部财务体系的实现,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经济学理论知识、会计知识等等,但是,从高校的实际情况看,高校管理员专业能力普遍不足,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

(五)高校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各类先进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财务内控体系也逐渐完善。但是,在构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时,并未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相关信息体系还未建立,无法对各类财务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不能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这对高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完善策略

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应该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协调统一。对于建设规模小,建设任务相对较重、资金紧缺的新校区,应该进行集权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对于规模大,学生数量多的高校,可以进行分权、分级管理,便于及时了解各部门职权,使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针对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个系统、规范的财务内控体系必须要有法规制度提供理论及政策支持,所以,各大高校必须要不断地完善财务内控体系相关法规制度,“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是高校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学校内部管理人员要积极要发挥带头作用,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制度,这样,高校内部财务管控工作才能有效进行,高校才能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

(二)构建高校财务内、外部控制监督机制

对高校内部财务进行科学监督,是保证资金高校流动的前提。法国著名思想家曾说:“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正说明了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高校内部财务体系,就应该加大上级监督力度,完善审计部门职能,同时,还要使高校内部财务透明、公开化,要虚心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不断地改进自身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外监管的目的。构建高校内、外部财务控制监管机制,利用制度对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管理,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能够使高校内控体系高效运行。

(三)增强高校风险评估意识,优化风险评估手段

要提高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安全、可靠性,就要增强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意识。第一,要加大对财务风险的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风险意识,并做好全体教职工的财务风险评估;第二,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结合市场运行的具体情况,对金融体系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处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学校的资金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降低高校财务风险。

(四)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层的专业性,科学的预算编制

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阻碍了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要解决人才缺失的问题,高校就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扩宽人才招聘渠道,提高人才招聘的门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财务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应该重视对高校已有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进行内部人员职称评定,并加强绩效考核,构建奖惩机制,鼓励高校内部人员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体系创造条件。

对财务进行预算编制是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预算管理不仅要对部门的经费来源进行管理,而且要重视各部门支出经费的管理,要确保各项来源、支出费用的科学规范化。对高校各项财务工作进行严格把关、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内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2]。

(五)提高高校财务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社会科技的发展,带动高校现代化建设,高校内控体系的建立需要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财务管理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具体方式为:高校应该与其他高校取得联系,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善于分析、整合高校的各项财务信息,从而构建适合本校的财务内控体系;要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化,高校就应该定期组织财务信息大会,与社会各界、广大群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自觉接受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监督,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增强财务体系存储、指导等各项功能,提高财务内控信息数據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财务内控体系还不全面,其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高校财务内、外部控制监督机制;增强高校风险评估意识,优化风险评估手段;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层的专业性,科学的预算编制;提高高校财务内部管理的信息技术化水平,提高高校内部管理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豪,李志军,周莉莉.浅谈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及其完善的具体途径[J].中国总会计师,2016(16):229-235.

[2]张雨乐,刘瑞晨,胡浩明.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完善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6(25):118-129.

(作者单位: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完善构建高校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