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互联网时代大企业税务管理困境
2018-07-06赵金梅
赵金梅
摘要:大企业由于集团公司层级多、业务量大、经营模式多、人员调动频繁等因素,普遍存在涉税业务杂乱,管理成本偏高,工作效率低下,办税人员压力较大等问题,在当前“互联网+税务”的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形势更加严峻,企业税务管理亟需建立税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共享、IT共享、服务共享和知识共享实现税务机关、纳税人等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消除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大企业;税务管理;共享服务中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浪潮,催生了一系列技术群——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在这样强大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原有构成工业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它们所指向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协作(分工)结构。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税总发[2015]113号),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税收工作深度融合。“营改增”、金税三期、多证合一、税收实名制认证、国地税联合稽查、个人税号、申报机器人、纳税信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并进,我国税收征管和涉税风险管理体系正在向互联网化加速变革。
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我国重点税源监测的对象。大企业由于集团公司层级多、业务量大、经营模式多、人员调动频繁等因素,普遍存在涉税业务杂乱,管理成本偏高,工作效率低下,办税人员压力较大等问题,在当前“互联网+税务”的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形势更加严峻,企业税务管理亟需“转型”。
一、大企业税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税务管理组织架构不合理
组织架构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大企业税务管理的现状如下:从横向来看,在很多大企业的分子公司,通常设有专门的会计岗位,但是没有专门的税务岗位,税务工作主要由财务或会计人员兼任;税务工作主要是开票、申报等日常业务,没有专业人员对企业的税务政策进行专门的收集,更没有专业的税务人员进行税务筹划,难以使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效益最大化;在集团性的总部公司,通常有科室负责税务筹划管理工作,编制隶属财务部,并由财务总监分管。,从组织架构上看,税务管理人员难以参与公司战略性决策。从纵向看,各层级公司之间的税务管理人员未形成垂直管理关系。互联网的应用,让各层级税务管理人员沟通更为便捷,但税务管理工作散落在各分子公司,未形成垂直管理系统。而税务方案的设计、实施通常需要多家甚至是不同层级之间的总分、母子公司的配合才能完成。同时平行的子公司之间税务管理协作不易,通常需要通过内部协调才能进行。因此税务管理人员的组织架构未能垂直、扁平化管理,较大制约了税务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二)大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正处于税制改革的关键期,各项税收政策变动频繁,大企业业务种类繁多,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税种和业务流程,大企业集团分子公司一般分散在各地,由于税收的属地化管理,涉税业务的稽查内容及规则各地执行标准存在差异。客观上看,目前依据国家相关税法,企业在实际业务场景中仍然面临很多税务实务问题,各地标准往往不同,而且由于税务机关的管理从总局到各分局是金字塔式的管理,各级管理机构权限不同,导致大部分企业无法形成一套规则化的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企业无法将税务实务操作合成指导手册,在全集团内推广。同时税法更新速度快,难以对税法的具体规定进行明确细化,只能就税务管理权限管理模式进行示范。
主观上看,企业税务管理制度未成体系,大部分大企业对会计核算要求较高,通常制定本集团的财务核算办法,但是税务管理制度受限于人员和税务工作的零散性,难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税务管理办法。部分企业是单个独立公司内部有一定的税务管理制度,但未成体系。部分企业是各大经营板块内部有各自独立的税务管理制度,但未能形成全集团统一的税务管理制度。部分企业税务管理制度仅涉及日常管理,对企业的重大战略参与、重要经营决策并未制定税务管理制度。且税务管理制度仅仅在税务、财务人员中知悉,未能在全公司范围内宣贯执行。在部分企业,对已有税务管理制度,应用性较差,更新速度慢,难以适用企业发展,因此大部分企业税务管理制度束之高阁,难以奏效。
(三)大企业税务管理流程混乱
流程管理实质是建立在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上的运用,通过对组织架构的梳理、制度的完善等措施办法落实在流程管理上。大企业由于业务量大、规模大、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经办流程和业务审批流程较长,税务管理流程节点多,容易出现涉税风险。部分企业对税务管理没有严格的税务管理流程,通常是就事论事,出现风险才去思考流程管控。尤其是对于没有较合理的税务管理人员组织架构和税务管理制度的企业,税务管理流程难以落到实处。部分企业虽有税务管理流程,但风险把控、筹划管理意识不强,仅仅是局限在流程本身的审批,而未通过流程看业务,通过业务看税务。这样很容易导致税务管理流程形同虚设。在“互联网+”背景下,业务发展极为迅速且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已有的税务管理流程可能难以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部分大企业对税务流程的管理较为混乱。部分税务流程仅仅体现了管理节点,但未明确说明每个流程节点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点,相关人員难以实行流水化作业。
(四)大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通常大企业对财务软件的信息化建设较为重视,而针对税务的信息化建设很多企业会由于意识不到位或经费紧张,较为疏忽,且部分企业即使使用了税务管理软件,但仅限于日常开票报税等,不能系统性、全局性进行税务管理,难以有效实现智能管税的目的。当前大企业普遍存在成员单位众多、架构复杂、业务复杂等情况,在大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前提下,涉及计算与缴纳的税费种类至少十多种,同时大企业也存在着税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多种多样、责任心有高有低等情况,以及当前普遍采用的低层次台账化、手工化核算手段,给企业税务核算准确性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税务风险。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全集团统一规则下的全流程系统化核算体系成为大企业税务核算的必然之选。在新的经济形式下,新的业态不断涌现,大企业的业务系统趋于复杂,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管理,系统间衔接容易出现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税务政策无法落实,造成税务风险业务量大,完善的税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保障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唯一途径,能够更好得确保企业税务管理的数据来源清晰、纳税调整依据可查可追溯,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
(五)大企业税务风险不能有效控制
税务风险控制一直是企业较难把握的环节。从客观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业务模式创新层出不穷,而税法更新的滞后性和对实务规定的模糊性,导致税务风险的存在。在大企业税务风险把控上,税务风险会由于人员、制度、流程的不完善而时时存在。对已有较为明确的涉税事项,由于税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导致税务政策执行未能到位。或由于流程疏忽,导致税务出现虚开、代开等税务风险。因此税务风险管控是税务管理工作的目标。
我国于2009年、2011年相继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意见》等文件,初步建立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税务机关对大企业的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经营指标等加强监管,并不断加大税务检查及对偷漏税的惩罚力度。在这种形势下,大企业必须将自身的涉税风险管控方式需从“被动”逐渐转为“主动”,建立查补税管理机制,做到一点发生涉税风险,全局快速响应。
二、大企业税务管理的未来趋势:建立税务共享服务中心
我国税务机关正通过技术手段弱化属地管理,构建一体化税务征管体系,完善涉税闭环管理,企业税务管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互联网化共享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构建税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走出互联网时代大企业税务管理困境的唯一出路。税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集团集中为核心,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共享、IT共享、服务共享和知识共享实现税务机关、纳税人等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消除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税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从大企业税务管理体系建设出发,运用信息数据网络化思维,更新传统旧有的企业税务制度规则,架构从企业内部税务活动到税务机关征管平台的税务信息共享路径,承载大企业集团全税种、全主体、全业务、全流程的税务管理应用工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低风险的企业税务管理目标。
(一)税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
税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与其他系统协同的基础上,将企业税务管理从线下移到线上、从分散走向集约进行管理转型,最终实现服务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和信息共享。
如图1所示,针对企业税务管理体系架构进行顶层设计,将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税务组织管理:依托“互联网+”思维及共享组织研究,在大企业内部组建专门的税务组织、税务人员(配备、知识、技能、考核激励)提供涉税服务,以纵向集约化、横向专业化为主要思路提升整体税务服务水平。
2.税务制度管理:企业需对经营所在地相关的税务法规有充分了解,熟悉各项纳税义务,在各项税务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税法相关规定执行。同时,企业应建立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税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涉税事项符合税法规定,且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制度或准则。
3.税务流程管理:企业税务管理循环定义为从税务核算、税务申报、税务筹划以及应对税务检查的完整过程。税务全生命周期中涉及税务数据、流程、组织人员、信息技术以及税务风险管理。
4.税务核算管理:对企业来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是广泛使用的用于描述经济的三类会计信息。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出发,根据使用的税收法律法规对涉税经营活动产生的应缴纳税金进行准确计算,税金核算应充分考虑到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的理解运用以及会计准则等因素,核算内容一般会涵盖企业经营收入、成本费用、经营成果、应纳税额、税收减免等。
5.信息自动化和技术整合:税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企业税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原来手工的税务计算和管理过程转化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通过税务数据的分析和报告为管理层提供直观、动态的涉税数据分析报告,为税务筹划及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在进行税务组织共享后,由税务合规的基础职能向面向未来和战略的税务管理职能转变。在企业外部,税务信息系统可以对接税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在线报税等。
(二)税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思路
由于我国税收制度比较复杂,各税种之间、财税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税基多样化,税务管理基础数据源多渠道化,因此在税务共享中心的设计上必须体现跨系统协同的特点。在我国“以票控税”的税收征管理念下,税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发票为核心推动税务管理创新,根据管理规则、核算规则、税金计算、税金计算规则自动处理,实现集约化、自动化、规则可视化的管理目标,跨系统设计思路如下图2所示:
税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实现财税管理的标准化、透明化,提升税务监管水平及监管效率,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进程;提供集中发票管理服务、税金管理服务,统一对纳税企业提供服务,减轻企业负担;能够形成全面的涉税数据追溯及分析体系。税务共享中心通过建立“税+票+会计”一体化平台,实现交易管理、发票处理、税务处理、会计核算、结算处理全部在税务共享中心平台集中管控。针对对外开具发票与外部对内开具发票的不同点建立从发票纸制单据、使用过程、风险提示到入账存档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使发票数据准确性、报账及时性等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降低税务风险的目的。
近年来得益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逐渐兴起,人们对过剩产能的共享成为可能。税务管理本是企业的一种内控行为,大企业不同分子公司税务管理能力水平不一,大企业集团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平台进行税收信息、上下游企业衔接、税收管理系统对接等税務管理服务的公开与共享,是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精神的最佳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向东,王文汇,王再堂.大数据时代下我国税收征管模式转型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研究,2014(08):92-96.
[2]大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税收征管模式的创新与完善[J].税务研究,2013(2):63-66.
[3]韩青.我国税收征管模式改革的思路[J].税务研究,2013(9):76-78.
[4]卢晓晨,屈震,马泽方,张帆.论“互联网 + 大数据算法”在税收工作中的应用[J].税务研究,2017(2):108-110.
[5]张国钧.对“互联网 +税务”的几点认识[J].税务研究,2017(3):18-21.
[6]梁志霞.“营改增”背最下优化税收征管模式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7]靳东升,孙矫,陈玥.税收征管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J].税收经济研究,2012(2):1-8.
[8]董蕾,王向东.“管数制”税收征管模式创新研究[J].税务研究,2017(3):110-114.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