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农业背景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探索

2018-07-06◎王

农业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产业链农户销售

◎王 丽

一、智慧农业内涵及特征分析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它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来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的优化。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运用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进行优化与整合,达到现代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生态整合”和“基因重组”,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智能化与高效化。因此,智慧农业具有如下的特征:

1.智能化生产技术

主要是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技术等,智能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品种进行分析,来解决“怎么种地”“种什么作物”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形成对整个农业生产的控制与管理,实现农业的种植与养殖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并能够利用智能化的技术来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精确化的管理。例如河南金鑫农业公司主要以生产石斛为主,它采用智能化、物联网生产技术对大棚的生产进行控制,结合石斛的生长环境,智能化地改善石斛种植环境,合理控制石斛的生产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的质量。

2.智慧化管理生产过程

企业生产园区、农户、合作社之间的合作生产过程中,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企业园区的示范生产与农户的种植、养殖有机结合企业,合作对生产的规模、品种、质量等进行合理的调度与控制,使整个全产业链的生产过程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合理地分配资源与各个部门的生产信息。使得农业企业能够科学决策,对农业生产的资源进行配置,同时实现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实现“农业管理高效和透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3.智慧经营与服务

随着“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改变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存储、购买、支付、物流、运输一体化的农业销售模式,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购买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同时通过智慧网络的推送功能,能够及时地向消费者推送最新的农产品信息,实现了生产者、销售者、购买者之间的实时互动。这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就需要健全农产品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制定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服务,使得农业生产的信息透明,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放心地消费,最终形成立体化的网络农产品的销售模式。

二、智慧环境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所有的农产品都来自企业或者农户的生产基地,通过市场或者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并通过收集产品终端用户的反馈,来指导公司或者农户进行下一轮种植与生产。全产业链要求企业或者农户的生产要能够依据严格的生产标准来执行,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供应链。

1.混合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合作机制

该模式下,主要以一家农业龙头企业、“领头羊”企业的产业链为主对整个生产管理过程进行设计,采用龙头企业的高效运作与专业化生产为主,以中介组织如农业合作社管理机制为中心,并以农业生产基地附近的专业化营销市场为依托,通过龙头企业的专业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的生产。通过企业的生产、加工、控制、冷藏、物流配送,完成产品的销售,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与市场直接联系,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实现混合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结构。河南华英集团利用自己的特色“华英鸭”品牌与影响力,通过在多个地区建立肉鸭养殖基地,特别是在潢川、息县建立了60公里范围的“华英鸭”养殖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全程跟踪用户的养殖过程,对用户的产品进行回收,不仅激发了农户对养殖肉鸭的兴趣,还延伸了华英集团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华英集团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与管理。该模式下形成农业产业链如图1所示。

在模式下,农业生产需要通过行业之间的相关标准进行规范与确定,并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与作用下进行生产,农业企业、中介组织、农户之间形成了一个结构完整的农业农村共同体与农业产业链,通过市场这一因素将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他们又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参与到市场活动中,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通过市场调节进行分配。

图1 混合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

2.“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全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

该模式下,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主要以企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市场为依托,通过企业的专业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的生产,发挥区域农业的生产优势,在该市场区域与农业生产区域内形成优势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网络销售与经营活动。政府通过对市场发展的秩序进行维护,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范围,企业与农户都可以通过市场活动发布产品的销售信息。农业企业通过自己专业化的生产技术,在基地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产品深层次加工、包装、生产与销售,而农户可以依托农业企业的技术与生产方式,独立进行生产、经营与销售活动。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市场+企业基地+农户”全产业链模式,该模式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全农业产业链模式

可以看出,在该模式下,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比较松散,他们之间没有合同约束,二者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农户的生产主要依靠企业的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农业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主要承担的是社会责任,他们之间还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市场、电商平台进行生产与销售,二者之间的经济利益与销售情况主要是通过市场分配机制来实现的。

3.“品牌+标准+规模”的全农业产业链模式

该模式是指政府组织与指引下,制定农业生产的产品标准,然后将农业企业与农户连接起来,通过农业企业生产产品的标准带动地方农户参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并通过中介组织、农业合作社的引导,引导农户进行规模种植,进而形成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模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到农业企业中,然后通过分红取得收益。中介组织主要包括各级供销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种农业合作机构,它们的作用是依据农业企业以及产品的标准要求,组织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还可以为农户提供多种农业技术、农机设备、种子等,为提供技术支持与生产指导服务,以保证农户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同时,中介组织还可以为农业企业联系农产品的销售与收购、物流信息、存储信息等。例如河南信阳的景龙农业科技就是采用了这种发展模式,它通过各个下属的合作社与景龙科技进行合作,在水果、水产养殖、蔬菜生产与加工与农户签订合同,并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多项支持服务,然后与景龙科技进行合作,完成农户产品的收购、加工、存储与销售。该模式下形成的农业产业链模式如图3所示。

在该种模式下,关键因素是龙头企业的产品品牌与标准的形成,它是全产业链核心,农业企业所需要的产品特征和产品信息,中介组织能够快速引导农户进行生产,农户通过参与到农业合作社、合作组织中,能够及时了解到各种农业信息,进而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而农业企业不需要过多地与农户合作,可以专心进行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研究市场的需要,提高农产品的附近值。因此,对于农户来说,需要规范中介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有效搭建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

三、智慧农业背景下农业全产业链促进策略

1.培育 “领头羊”企业,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的组织管理

农业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收集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网络销售营销网络,并采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及时对市场信息、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生产策略,合理地对企业、农户的生产资源进行调度与分配,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管理水平。政府根据农业生产的要求,改变农业全产业链的管理方式,培育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链的管理效率。政府应着重帮助农业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提高他们的科技含量,引导他们对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转变农村产业链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市场辐射面广、企业生产能力强、能够有效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管理主体的“领头羊”企业,通过“领头羊”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参与到特色农业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的过程中,激发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欲望。

2.完善信息管理平台,保证农业全产业链信息传输畅通

企业应完善农业产业链的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消弭农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鸿沟,实现农产品销售的“农、物、商一体化”、农产品交易体系以及市场分析服务体系,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储藏、订单、销售等一体化信息的建设,使得农户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信息管理平台,了解到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信息,帮助农户认识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信息,实现农业产业链上的农户信息传输畅通。通过网络销售平台,积极地将各种新媒体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与销售中,并能够将物联网、移动通信、传感技术等应用于农业全产业链的信息建设中,提高整个产业链上的农业企业、中介组织、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交流通畅与信息共享,同时也能够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冷藏、配送与运输提供信息技术基础与硬件支持基础,这样才能够实现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进而有效地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管理效率。

3.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农业产业链特色品牌

在智慧农业时代,所有的农业生产信息能够瞬间实现共享,只有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打造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牌,并将农产品进行推广,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农业产品的信息,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将农业企业、中介机构、农户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产业的生产信息透明,将同质化的农业企业、农业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好的农业产业链,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创新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将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品作为产业链上的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扩大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地方企业应该积极地与高校或者科研所合作,来研发新的产品,创新农业生产。

4.整合组织与管理,为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当前,一些地方的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的数量比较多,但规模比较小,企业的竞争能力比较弱,而且小型的农业企业不具备科研创新的能力,生产的产品大多是比较低端的产品,产业链的领头羊作用不突出,带动能力比较弱。目前,在河南省像双汇、思念、三全规模的大型农业企业比较少,一般的农业企业只是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农业企业的业务范围比较狭窄,组织管理的程度比较低,农业生产只是局限于种植与养殖方面,产业链之间的产品只是低端、低成本、低利润的生产与加工,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的质量与程度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通过加强对农村土地的流转,为大型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农业种植、养殖园区,为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服务,各个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整合生产资源,生产具有特殊品牌的农业产品,才能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农业产业链的“领头羊”企业要能够引导农户的产品生产与加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并能够加强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与完善的产品加工流通体系。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要,指导农户生产什么、生产的数量、生产的方法等,对指导农户能够对农产品进行初步加工,并保证产品生产的原材料的供应,对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为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生产、管理、销售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共赢。

图3 “品牌+标准+规模”的全产业链模式

四、结束语

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发展与应用,农业企业的生产应该结合市场的需要对农户的生产进行指导,从供给侧来改革现代农业产业链的管理,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紧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改革农业生产模式,保证农业信息传播顺畅,发挥市场、企业、农户之间的综合效应,缩小市场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差异,进而实现农业全产业链资源的优化配置。

[1]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8):46-48.

[2]刘圣春,隆定海.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与发展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0-82.

[3]谷永芬,吴倩.我国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8):88-93.

[4]王艳艳.商丘特色农业产品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2013(9):197.

[5]文小才.河南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政府支持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1-5.

[6]刘旗,张冬平.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12):726-732.

猜你喜欢

产业链农户销售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筑牢产业链安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