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师资配置:困境与突破

2018-07-05戴轩辕戴林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6期
关键词:均衡配置编制

戴轩辕 戴林东

[关键词] 师资;编制;配置;储备;均衡

市场经济发展追求“去库存”,即企业生产要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但必须避免供给过剩和产品贬值。将这一节能增效发展理念移至教育,就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但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应当实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人尽其能。特别是以师资为中坚的人力资源,因其是教育资源中最活跃,最有生气,最能支撑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人们因而将它列为教育资源的重中之重,其职数的确定也就很自然地要与教学岗位数等额匹配,不能有多余的人“闲着白吃饭”——不少人偏执地认为,教师不上讲台,或者上了讲台而不能满负荷、超负荷地“带课”,就是人力资源浪费。

学校为追求教育教学效率而控制师资配置,是有客观的原因的。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一直是按照出台于2001年的国家标准,遵循划定的“师生比”,通过行政手段核定“编制”,面向市场招聘人才来实现的。事实上,制约师资招聘的“标准”和“编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财政支持力度,受此钳制的“市场招聘”本就难以贴合学校师资的实际需求。加上一些地方执行力度不强,对于学校师资编制的核定,从一开始就是“紧缩”的,并且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僵化的“编制”供给与学校师资变动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此境况下,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透支使用教师的才力。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乡教育布局、体系、结构及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地方突破以学校为单元的“编制”窠臼,推出了一系列师资配置新办法。如采取竞争手段让优秀的乡村教师去县城学校工作,但这种教育系统内的调节,仍然属于“编制”的调剂,不仅从区域总量上并未增加教师数量,而且在增强县城学校师资力量的同时,削弱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又加剧了城乡学校之间师资水平不均衡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地方采取“编外招聘”的方式,由学校自主地面向社会招聘临时代课教师,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非常之需。这种由学校自主招聘教师的做法,已经突破了制约学校课程教学发展的“编制”瓶颈,应该是寄予希望的创新,但运行状况也令人担忧。据调查,目前遍行于一些县区的“编外招聘”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的用人协议不规范。大多数学校通过招考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都采取“口头约定”的方式,学校实际履行的仅是支付代课薪金,而避开了所有险金的缴纳责任。2.学校经济负担加大无保障。临时聘用教师的工资、津贴、福利等待遇大多与财政脱钩,由学校自行支付,极少数学校能够得到标准很低的财政支持。学校要么从附设的幼儿园办学收入中划支,要么从正常的办学经费中划支,严重加大了学校的经济负担。3.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代课报酬偏低,也没有递增机制激励,很难招聘到素质优良的教师,所聘用的临时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加上缺乏专业理想的召唤,更难以确立教学信念和教育志向,即使走上了教学岗位,也大多只是将此当作人生跳板,树不起教师职业风帆。4.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由于是应急招聘,虽然所聘教师的数量能够暂时满足学校的教学之需,但所聘教师的素质却难以保障教学质量:首先,所聘教师的专业难以与学科需求实现对接,不少临时教师被安排兼任与自己专业距离较大的学科课程教学任务;其次,所聘教师虽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但既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又缺乏专业教学经验。这种应急的“编外招聘”还需要从根本上采取一些科学化的纠偏措施加以推进,才能生发后劲,孕育生命力。

师资配置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应当消除“近视”,放眼长远,创设师资储备策略,保障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从可行性角度考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充分认识师资配置的重要意义。师资配置是师资建设基础工程,其配置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使用效率和发展面貌。师资配置不仅要实现量化配置,更要实现优化配置;不仅是满足目前需求的即时配置,更是满足持续需求的“积蓄”配置;不仅是教学运行的学科结构性配置,更是教育发展的整体布局性配置。因此,它必须立足当前,以宏观的视角瞄向发展的目标。

其次,面向发展合理提高师资配额。师资配置是满足教育教学过程性需求的特殊性资源配置,它是一个适时应变的动态发展工程,不能机械地遵循“标准”设定“编制”,而要主动地适应和满足教育市场发展的需求。随着生育政策放开,二胎普及,即将到来的生源高峰必然要求扩大教育规模,合理提高师资配额。区域教育师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势在必行。努力探索,积极创新“编制”核定方式,坚持以教育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学科教学课时量,遵循“充分使用、适当储备”的原则配置师资队伍,既要杜绝师资浪费,又要支持师资发展,给教师留有“充电”的空间,保障师资力量持续、稳定地发展。储备不是闲置,更不是浪费,而是师资素质的更新、充实、提升的培育形态,让一时“不带课”的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素质修炼。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完全有可能实现“编制”松绑。

再次,要切实保障区域师资配置均衡。教育均衡的核心内容是师资均衡。积极推行“县管校聘”区域调控师资流动机制,扭转区域教育师资配置重城区、轻乡镇的倾斜局势,遵从“需求”导向,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合理流动,切实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由于城乡教育生源素质存在着客观的差异,乡镇学校生源素质一般比不上城区学校生源素质,而生源素质的差异又导致了教育和培养难度的差异,因此,师资配置就更应该向生源弱势学校倾斜。另外,师资均衡配置还应考虑到教师生理变异因素,将教师生理疾患、年龄老化、智力减弱导致教学能力消退等替补性配额纳入师资配置计划。

最后,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通過“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充实中小学师资队伍,是目前可行性比较强的师资配置创新策略。突破“编制”藩篱,灵活运行“购买服务”,按照现实所需和发展所需,科学调节师资配置。放权学校自主设岗,面向人才市场择优招聘教师,教育和人社部门审核把关,政府筹资积极“买单”,保障所聘教师能够公平享受教育服务权利(不仅仅是报酬)。让学校自主招聘的教师由“代课打工”变为“带课服务”,通过规范聘用契约手续,保证他们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同时,能够充分享受“为人师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1159.htm,2001-10-11/2017-12-04.

猜你喜欢

均衡配置编制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市场一线人力资源编制配置模式探索与研究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