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学的探索

2018-07-05屠本忠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础性德育评价

屠本忠

[關键词] 德育;基础性;评价

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要重视合理性,这也是教育工作规范性的表现。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缺少政策制度与规范性的因素,在这里面我们还可以从规范性的角度来分析德育工作的合理性,因为制度的出台是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理智性的,并与我国现在的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联系,当今的社会风气日益功利化,导致现行制度也发生了改变,甚至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也就是说现代的小学教育已经出现了一些无法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对个体道德教育塑造成功的典范进行鼓励和奖励的激励机制,这是一种可以通过激励机制附合个体道德的行为来实现道德的行为,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成果,实现科学的教育评价的体系。

从我国现今的德育评价来看,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还是积极的,但是德育工作中从让孩子们一直做一个乖孩子、乖娃娃、小红花、小红旗、好孩子,到包含各种奖励在内的激励成为让小学生停留在光环下的一个成形的外界环境。从激励的角度来看,这种积极的评价成为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其存在的市场的,因此,学生在社会道德环境认可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的行为榜样。但是我们发现,当人们一直处于一个积极的没有批评的空间里,一个人在道德上就容易出现因果倒置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在批评中加入适当的激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思想上也会更加要求进步。从这一角度完成激励的人不会成为原来那种基于道德产物下的楷模小学生,而是遵循着自然规律而形成的道德素养,这种方式将成为更成功和符合人性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也不能否认在现实中,使用这种方式也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小学生的时候,要能够积极地暗示学生其中积极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在德育过程中需要表现出来的适度的激励机制。

二、完成意识形态领域的适度化

因为现阶段的小学德育中出现了过度表扬学生的趋势,因此我们要重新定位完全意义上的人的理论,使人性价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都发挥优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要保证自己的教育角度能对学生施加足够的影响,从而让小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权力,这种粗暴的道德教育掠夺使学生对意识形态的宣传无法实现真正的意识与行为上的统一,教育机构可以在教育者认清当前的道德教育的前提下形成意识形态的教育,例如:当前小学生的一种进步的表现就是加入少先队,这是一种对现代的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与顺从,也是一种人们从众心理的表现,但是经过多年,这种教育的顺从性,使这种意识形态教育表现得非常成功和根深蒂固。也正因如此,一些无意识加入或不想加入少先队的小学生就被孤立了起来。

三、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现在很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分数成为教育中的重要砝码,要克服这些以为教学是硬道理的思想,将德育的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教育的过程中,就不能只看升学率,育人的主要的任务还是要加强德育,让正确的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

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德育理念,让德育与智力教育都走上正轨,学校在抓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分数,学生的思想才是决定他们一生走向的重要砝码。因此,理顺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要建立健全德育教学制度,由专人负责,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的局面。同时建立健全小学校园内的德育工作例会、学生管理、表彰奖励等制度,打造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只有德育教师队伍成型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才能提高。德育的一部分是普法工作,因此学校可以请一些法律工作者作为辅导员或志愿者,帮助小学生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从小培养学生的德纪意识,使他们的健康成长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仁真古.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9).

[2]韩涛,刘德环,曹红云.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猜你喜欢

基础性德育评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