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院校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8-07-05张雪梅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务案例能力

张雪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人文经管学院, 北京 100083

MPAcc(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即会计专业硕士的简称。目前我国有177所高校具有MPAcc的培养资格,也就是说这些高校同时培养两类会计硕士,一类是学术型会计硕士,一类是实务型会计硕士,即MPAcc。过去高校长期培养学术型会计硕士,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培养模式和思路,培养机制已经比较成熟。但近些年开始培养MPAcc,一方面学习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培养经验,一方面自己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摸索,希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国际化、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谈一下笔者在培养MPAcc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一些思考。

一、MPAcc的培养目标

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的是MPAcc的培养目标应该区别于学术型会计硕士,应偏重应用,培养高级会计实务人才。宋建波等提出,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综合工作能力[1]。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紧密相连的。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会计职业界难以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度和监管多方面的措施,但会计人员素质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的培养模式应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首先应该是人之为人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全新的培养模式,建立“全人教育”的培养模式,这对于会计职业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MPAcc主要培养的是实务型人才,他们一般不是在象牙塔中搞研究,更多地是为企业的管理服务,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服务,这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具有国际思维、文化及商业语言,具有高尚的商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在具有竞争力的同时又是社会和商界可信赖的高级人才[2]。由于从小受到的是一种应试教育,所以学生们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还是很难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所以“全人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仍是任重而道远。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校在会计本科和MPAcc的培养机制的建立上尝试采用“全人教育”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就加强通识教育,同时给学生开设“理财与人生”和“会计专业导论”两门选修课,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第三就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MPAcc教育是会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人格健全的人,这样我们教授给他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对社会有益,对生命有帮助。所以在我们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安排上都充分强调“全人教育”的理念,让“全人教育”贯穿于整个的培养模式中,以便培养出具有敬畏之心,健全人格,创新性,尊重生命,有极高的灵商,情商和智商的高级会计人才[4]。

二、MPAcc培养方案(含课程体系)的设计

刘永泽等提出“分阶段、分层次”确定会计教育目标。全国会计教育指导委员会确立了会计研究生教育区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对于应用型侧重培养其成为会计实务界高级人才,研究型则侧重培养学术研究能力[5]。根据培养目标,MPAcc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侧重培养会计实务界人才的实务化、综合化、职业导向、高层次的特色,还应具有一定的行业特征。

为了进一步完善“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本科大量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这门课不仅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求老师针对目前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现象频出,出现抑郁等多种心理疾病和犯罪行为等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求老师在财务会计、审计、投资学、报表分析、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教育。比如,在案例教学中,利用会计的资产和负债的概念,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启迪学生积极积累人生的“资产”,如:善良、慈爱、宽容、感恩、勤奋、慷慨、诚信等;与此同时,扬弃人生的“负债”,如:贪婪、自私、懒惰、骄傲、嫉妒、虚伪等,树立积极思考和系统思考等正确的思维模式。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主讲教师均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分析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会计的专业知识,同时明白投资决策和财务分析中也蕴含人生哲理,让学生在幽默、活泼和热烈讨论的气氛中建立会计知识的坚实理论基础、实务操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及动力,同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人生目标。

笔者目前负责MPAcc培养方案的修订,经过多次调研兄弟高校和本校的老师及学生的意见,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如下设计思路。

(1)基于“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目标需要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包括环境会计与审计等)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方向体现“入主流”和“有特色”的培养理念。共设计四个培养方向:财务会计、审计、公司理财、环境会计与审计。

(3)毕业设计既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实行弹性学分制,一般为2~3年),又要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严格要求。①学分。完成学分不少于40学分。②论文要求。必须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的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开题报告答辩、中期报告检查、预答辩和正式答辩把控论文质量。③实践要求。学习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④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要求。独立或协助指导老师通过实地调研形成教学案例、参与企业管理咨询活动并形成管理咨询报告、参加学生案例大赛、发表案例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学生取得相应的学分。

(4)课程体系设计既要体现地质院校的行业特色,同时又要掌握会计专业的主流课程。我们设计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表1)。

表1 MPAcc课程体系设计表

公共必修课按照国家和会计教指委的要求来设置。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体现我们“入主流”的培养理念,包括: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内部控制、财务报表与企业经营分析、战略管理、企业税务筹划、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投资学、企业价值评估、管理信息系统、财务风险管理、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管理审计、企业并购等。另外,针对我校的行业特色还开设了地球概论(在学校平台上选)、资源经济学、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等特色课程供学生自愿选修。这些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和实务操作是学生将来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及相关专业管理人才必须用到的知识或能力。另外还经常聘请校外导师为学生举办讲座,建立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双导师制。

三、关于MPAcc培养模式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MPAcc的培养方式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 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6-7]。我们需要不断改革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地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工作能力,综合工作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和一般工作能力。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工作技能包括准确把握和执行相关政策及法规的能力、职业分析判断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综合运用财务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的能力、控制风险的能力、 国内外宏观环境及发展形势的理解能力以及国际业务处理能力等;应具备的一般工作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1]。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从教学模式、成绩评定、实习环节、毕业要求、师资队伍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建立系统的培养模式,以下是笔者带领专业团队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1.课堂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从事MPAcc教学的教师的共识,大家共同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校的各门课程也基本采用了案例教学模式。不过,教师普遍感到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是个难点。笔者的经验是先把案例发给学生进行预习和事先的小组准备。在课堂讨论前先有一个“破冰行动”,即打破课堂的冰冷气氛。有时是几个简单有趣的小问题,让大家踊跃回答,这些问题一般有一定的趣味性,气氛就很容易活跃起来;或让大家先讲一下最近生活中的趣事或者教师直接讲自己最近的趣闻或趣事;如果学生彼此不太熟的时候,就让他们相互握手问候,互相介绍自己等。通过这样的一些“破冰行动”,课堂气氛一下就轻松起来,讨论的效果往往特别好。另外,为了鼓励积极发言,采用小奖品或增加平时分数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注意精选案例,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结合,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到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他们会期盼这样的课堂学习。

2.成绩评定

笔者在教学中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知识掌握的更扎实。平时成绩通常占50%~60%,包括课堂表现(含出勤、发言次数、讨论中发言的质量等)、报告展示、课堂测验等,期末论文(报告)或考试约占40%~50%。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实习环节

很多前人的论文多次强调建立实习基地的重要性。当然,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但对于是否一定有必要建立实习基地,笔者认为尚需进一步讨论。学会计的学生其实并不缺实习机会,他们不仅在本科阶段就经常到企业和事务所实习,在研究生阶段也常常是一边学习,一边实习。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上课时来请假,原因是实习单位有任务必须当天完成;或者会遇到学生因为实习而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需要完成的科研项目中,所以需要要求学生平衡课程学习和理论研究。如上所述,MPAcc学生不缺实习机会,没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建实习基地,大批的学生在一起进行会计实习的效果也不好。

学生容易找到实习机会,但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精力不应该花在建实习基地上,而应该花在实习的指导上,比如:在实习开始前,就要帮助学生订立实习计划;随时要求学生汇报实习的内容并给予有效的指导,避免学生单纯为了收入或经历而实习;指导他们从事多方面的实习,包括不同会计、审计内容的实习,以及不同实践经验的获取;帮助他们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开展交流研讨;指导实践中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编写案例或进行案例研究等。

4.毕业要求和培养规模

对于毕业要求,目前会计教育指导委员会已经统一要求实务型硕士生没有必要撰写学术化的学位论文, 论文可以撰写案例研究、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等。我们已按上述要求进行了改进,学生对此持欢迎态度,具体效果有待实践进一步验证。

另外,针对行业特色,加之学生们有很多在资源类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我们也鼓励他们撰写环境会计、环境审计或资源类企业会计或投融资方面的论文,目前此类论文占比近1/3。

根据我们目前学生的就业选择,笔者认为MPAcc应是未来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应适当扩大规模,增加招生指标。

5.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控制

目前我们的师资队伍全部具有实务经验,同时也建立了校外导师队伍,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很多理工类高校的进人政策要求发表SCI或SSCI检索的论文,而会计博士本就稀缺,根本没有发表多篇SCI或SSCI检索论文的会计博士毕业生,所以理工类高校的会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老龄化现象。

我校注重师资队伍培训,积极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短期培训和海外进修,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教师几乎年年获得学校和学院教学优秀奖。

MPAcc培养应实施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全过程控制。我们学院成立了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专门负责MBA、MPAcc、MPA的相关工作。我们在MPAcc招生复试中加强了对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并把复试成绩作为MPAcc 录取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还注意了随时监控MPAcc师资的知识结构是否转向应用教学型。为确保MPAcc培养的质量, 我院强调实施全过程管理, 做好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质量评估和管理,严格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管理[7]。我们正尝试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及时反馈和处理有关信息,使培养过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6.MPAcc教育的国际化

MPAcc教育的国际化一方面是本校的学生走出去,到国外去学习,另一方面是设计国际化的课程, 吸引国外学生到我校学习。建立与国际化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 建立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实务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我们的教师主要去瑞典、美国等国家学习或者参加国际会议进行交流学习;学生主要去德国学习,取得我校和德国高校两个学校的学位。我们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有部分美国学生来进行部分课程的交换学习,但MPAcc还没有国外的生源,需要考虑是否有必要跟国外进行学生的互换学习。会计教育国际化还需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全球化需要的综合素质, 具备在复杂环境下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8]。

[1]宋建波,荆新,王化成.开展会计硕士(MPAcc)教育质量认证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2(10):11-20,95.

[2]罗劲博.“三位一体”会计教育模式构建研究—基于美国会计教育模式变革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1(7):128-129.

[3]李新权.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8):83-86.

[4]龚巧莉.“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8):125-126.

[5]刘永泽,赵合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6):112-115.

[6]盛明泉,王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机制:问题与对策—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第三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会议综述[J].会计研究,2010(12):93-95.

[7]胡国强,瞿晓龙.MPAcc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27(2):112-119.

[8]苏娜.国外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之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10(2):111-112.

猜你喜欢

实务案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