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质教育发展思考

2018-07-05余际从刘粤湘赵卫真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办学人才发展

余际从,刘粤湘,赵卫真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北京 100083;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刊中心,北京 10008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一、新时代内涵

中共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出现了变革性发展趋势。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到中高速、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常态”;自我国GDP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开始出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了深层次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一些颠覆性隐患,如腐败、基尼系数偏高、房地产中资本剥削劳动等问题得到了遏制;特别是,在理论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这些发展趋势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进一步变化,必将对地质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当前我国地质教育发展特征

研究我国地质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已呈现。

1.地质教育呈阶梯式发展

我国地质教育百余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是符合阶梯式发展论的。从190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地质格致科起,我国地质教育经历了7个阶段(表1)。第一阶段(1909~1949年)为初建与艰难发展阶段,全国设有地质专业的学校共有18所,累计培养了700多个人才,其中很多成了我国的地质大师。第二阶段(1949~1966年)为地质教育快速发展的17年,经过学科专业调整成立了3所地质学院,加上设有地质专业的18所大学,和10所中等专业学校,1956年时各类在校生达到26842人,这些人大都成了新中国地质工作的骨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为地质教育被破坏的十年,不仅全面停止招生,而且原北京地质学院外迁,伤了元气。第四阶段(1977~1991年)为恢复—改革发展阶段,各类设有地质类专业的大学和院校发展到55所,1990年各类在校生达40411人,很快地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人才的需求。第五阶段(1992~2001年)为体制改革—创新发展阶段,地勘行业按照野战军和地方军思路实施改革,高等教育实施“学要交费,不包分配”,地质院校由行业部门管理转变为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此时,设有地质类专业学校56所,1993年时各类在校生为38341人,时遇地勘单位改革,压缩队伍,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学生就业困难。第六阶段(2002~2013年)为质量提高—科学发展期,地勘投入大幅度增长,地质类办学单位发展到153所,2008年时各层次地质类在校生10万人,2013年各类在校生达13万人。地质教育完成了“三个转变”,即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或综合型大学转变,由面向行业办学向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办学转变,由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向规模较大、实力明显增强转变,地质教育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第七阶段(2014年至今)为新常态与“双一流”建设期,地质类办学单位扩大到176所,2016年高校地质类各层次毕业生约12万(见表1)。据统计全国27所大学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机遇和挑战并存。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地质教育发展历程,实际上可分3个阶梯,1949—1976年是第一个阶梯,1977—2000年是第二个阶梯,2001年至今是第三个阶梯(图1)。

表1 中国地质教育百余年变化

由图1可知,地质教育每上一个梯阶,其规模和质量都上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一个上升的、前进的运动过程,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各发展阶梯之间都是质的飞跃,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地质教育每一个发展阶梯上,都包含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循环上升过程。所以,地质教育发展不仅完全符合朱训同志提出的阶梯式发展规律,而且也具有阶梯式发展特征。

图1 地质教育阶梯式发展图

2.地质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更加密切相关

从地质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梯可以看出,地质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则地质教育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发展降速,地质教育也降速发展。这是因为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对能源资源高度依赖。我们的学科专业大多为能源资源类型,于是经济快速发展,则能源资源业快速增长,对能源资源型专业人才需求增加,能源资源类科研课题增加,地质教育随之快速发展。2013年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下跌,国内地勘投入下降,于是地质教育发展变缓,地质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见表2)。但是此次发展变缓与20世纪90年代不同,那时不仅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学校办学经费非常紧张。而现在只是学生就业遇到困难,学校办学经费并不紧张,因为国家对教育投入加大了,再有学校划归中央和省级政府领导,行业不景气的压力并不直接传递给学校,地质院校是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办学,实行通识教育加专业教育,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面向社会就业能力拓宽了。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带有方向性的变化。

表2 2016年高校地学类学科专业就业难度指数

3.学科专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在地质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梯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地质类人才,地质类高校主要由地矿部和行业部门管理,地质教育主要面向地勘行业办学。所以学科专业结构较单一,人才去向主要面向地勘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学生层次上主要是大学本专科生和中专生,较少研究生,更没有博士生、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梯后,受国家改革开放大潮推动,地质院校学科专业结构逐步由单一地质学科向多学科专业结构转变,增设了化学分析、勘探机械工程、安全工程、地质经济与管理、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技外语、法学等。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梯后,地质教育管理体制转变为由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地质教育由主要面向地勘行业办学向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办学转变。这大大拓展了地质教育发展空间,又赶上高校扩大招生,增设了旅游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数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科学技术史、高等教育管理、文学艺术等,从此步入了理、工、文、管、经、法等多学科或综合型大学发展。从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层次变化看出,地质教育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梯,就发生一些量变和质变,今天的中国地质教育与20年或30年前相比,学科专业结构和学生层次复杂得多,办学规模和科研实力大大增强。

4.学生层次逐渐提高,就业从单一向多元发展

解放后,地质教育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入,地质专业学生层次逐渐提高,中专生从1956年的占比很大54%,下滑到1993年的30%,直到2008年的8.1%,逐步减少;硕士生从1956年的占比很低0.75%,上升到1990年的3.8%,2008年达到15%,逐步增加;博士生从办学之初的0,逐步增加到1990年的0.078%,1993年的1.4%,2008年的4%。毕业生就业去向从上世纪50年代绝大部分去地勘单位,到本世纪初只有少部分去地勘行业就业,如2008年毕业生到地勘行业就业情况为本科25%、硕士20%、博士15%(表3)。大部分地质毕业生考研、出国或进政府部门、国企、外企、民企等岗位就业,就业去向呈多元化。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也是地质教育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办学、确立大地质观带来的崭新气象。它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再到普及化发展规律,符合量变质量变规律[1]。

表3 2011—2015年典型地质高校毕业生去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就业情况

5.科学研究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

在1949—1976年第一阶梯,地质院校主要任务是向地勘行业输送大批地质勘查人才,只有少数教师承担科研课题。进入1977—2000年第二阶梯,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高校科研功能份量逐渐增长。特别2003年以后,高等学校功能进而演变为“教学、科研、服务”三项功能。科研课题从较少(20世纪50~60年代),到占半壁江山(本世纪初),到目前大学已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大学发表SCI论文数占全国3/4,研究生培养任务占90%,承担了60%以上的973计划、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2]

三、思考与建议

当前,我国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经过“新常态”阶段后,将由重化工业阶段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再到知识经济阶段,社会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方式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优化方式发展,传统地勘投入下降,地勘行业人才需求下降。此时地质教育以平稳态势发展,这是确立大资源观、大地质观,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好时机。

1.适应新时代,完善地质人才供给侧结构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土资源部2017年人才评估报告指出,目前传统地质领域大约有50%人才处于闲置状态,而新兴领域的相关地勘人才供给明显不足。地勘单位在“百局千队”格局下导致同质化发展严重,大多数地勘人才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地质、物探、化探、钻探、水文地质等传统专业领域,在油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铀等清洁能源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资源(如锂、钴、“三稀”等)勘查领域,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海洋地质、军事地质等大地质领域人才极为短缺。地质高校应完善人才供给侧结构,积极向新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大资源领域和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海洋地质、军事地质等领域扩展延伸。建设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地质学科体系,使我们的专业和培养的人才更加贴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2.抓住“双一流”机遇,建设地质教育强国

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全国已有27所高校地质类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这是我们建设地质教育强国契机。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二是世界级科学研究;三是卓越的全球影响力[3]。所以我们必须更加聚焦立德树人,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全员育人的校园生态;更加聚焦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各级各类人才多维发展、多元评价的人才生态环境,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师资队伍全面协调发展;更加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面向重大需求,促进学术组织重构,鼓励问题导向的探索性研究,自主开展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或人类生活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沿问题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3.积极参与“新工科”的改革创新

2017年,教育部启动的“新工科”建设,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 “北京指南”。随后,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是基于当下我国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出现创新人才储备缺乏的背景而提出来的,是相对于“传统工科”的新概念,也是顺应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践“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建设的一项关于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以更好适应并推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教育部还推荐了“新工科”专业目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同时,还要求在工科或其他非工科专业中,均要开设信息技术类课程或与信息技术交叉的课程。

鉴于国土资源部已改组为自然资源部,履行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开发监督管理、资产管理、规划管理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迈入新阶段,地质工作正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转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等重大形势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变革,突出表现在以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以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转变。建议地质院校设立新工科专业“自然资源工程”,将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草原湿地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规划、开发、管理等融合于一体,应用机器人、无人机、卫星遥感遥测等新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勘查,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进行统计、规划、监测和管理。使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快速步入现代化,为我国人民提供文明、和谐美丽的自然资源服务。自然资源工程专业可为文理结合型“新工科”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面向自然资源部系统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从事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规划设计、开发监督管理等工作。

4.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教育表现出的问题是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很高,可是我们提供的是不充分不平衡的教育,质量不高的教育,使人民群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地质教育既要保持规模不减,以保证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目标的实现,也要发扬地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水平高、专业基础厚实、实践能力培养突出等优良传统,更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向山、水、林、田、湖、草等领域拓展,为国家需求服务。向人民提供对地球奥秘探索、地质奇观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景观旅游科普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久的将来,地学教育将会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成为人们最感兴趣、最有吸引力最崇高的教育!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7(5):139.

[2]宣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6(5):1-6.

[3]“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5):15-24.

猜你喜欢

办学人才发展
人才云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