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观察
2018-07-03靳松丽郭莹莹
靳松丽,郭莹莹
小儿腹泻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预防脱水,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等是西医的主要处置方法[1],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本院采用西药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病6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病患儿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6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1.14±0.25)岁;病程3~10 d,平均病程(4.20±0.65)d;发热36例;腹泻次数每日7~10次63例,>10次3例;轻度脱水38例,中度脱水27例,重度脱水1例;中医分型湿热泻15例,风寒泻22例,伤食泻21例,脾虚泻6例,脾肾阳虚泻2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33例;年龄6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1.15±0.24)岁;病程3~10 d,平均病程(4.19±0.65)d;发热35例;腹泻次数每日7~10次64例,>10次2例;轻度脱水39例,中度脱水26例,重度脱水1例;中医分型湿热泻15例,风寒泻23例,伤食泻20例,脾虚泻7例,脾肾阳虚泻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体温、腹泻次数、脱水程度及中医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小儿腹泻病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第2版中泄泻的诊断标准[2],证治分类: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儿童腹泻的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4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脑、肝、肾、肺、造血系统等疾病或皮肤有破损者;(2)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3)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疾病需做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均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呕吐严重者暂禁食不禁水,随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退热,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分型后实施小儿推拿治疗。
基本手法:推脾经300~500次,推大肠100~200次,摩腹3~5 min,揉脐50~100次,揉龟尾100~300次。
随症加减:基本手法湿热泻以清法为主,加清小肠100~200次,揉小天心50~100次,退六腑100~150次;风寒泻以补法为主,加推三关150~200次,揉外劳宫50~100次;伤食泻用补法推脾经,推大肠用清法,加揉板门100~200次,逆运内八卦100~200次,点揉天枢50~100次;脾虚泻以补法为主,加推三关200~500次,揉足三里2~3 min,捏脊5~10遍,推上七节骨200~500次,揉肺俞、脾俞各2~3 min;脾肾阳虚泻以补法为主,加补肾经300~500次,揉二马50~100次,运水入土30~50次,揉足三里2~3 min,揉脾俞、肾俞各2~3 min,捏脊5~10遍,擦八髎1 min,推上七节骨200~500次。
施行手法时使用滑石粉作介质操作,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判定疗效。(1)治愈:经过3 d治疗后,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2)好转:经过3 d治疗后,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3)未愈:经过3 d治疗后,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6.092,P<0.05。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12.659,11.890,P<0.05。
表2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在止泻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属我国小儿第二位常见多发病。目前西医治疗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失当或失时会导致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1],甚至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其病变主要在脾胃。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治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2]。笔者在中医“内病外治”理论指导下,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为原则,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辨证推拿疗法治疗本病,研究结果显示,推拿辅助治疗组在病程、止泻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优于纯西医疗法。另外,推拿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能达到驱邪治病的目的[2,4]。其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见效快,疗效好,安全稳当,无毒副作用,患儿易于接受。
本研究采取治病求本的原则,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过在体表和四肢特定的部位施以特殊手法,运用手法刺激患儿经络、穴位,反射性地引起体内一系列反应。使机体由表及里经络通畅,营卫调和,气血周流如常,阴阳平衡,以促进和增强患儿的自然抗病能力,激发脏腑经络之气,从整体上调整阴阳,使气血运行濡养周身,提高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调整胃肠活动,不但使脾胃功能恢复,而且可提高小儿对疾病抵抗力,对患儿今后生长发育大有裨益[5-6]。推脾经、大肠经可健脾益气涩肠止泻;摩腹、揉脐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揉龟尾可顺调督脉经气,调理脾胃[5-14]。穴位推拿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增强胃肠蠕动,加强消化系统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使患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6,8,13-14]。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利于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安全,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优于纯西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86-1298.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9,100-105.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 刘彩琴,李生娥.推拿疗法在小儿泄泻中的临床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6):41.
[5] 郭玲.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5):48-49.
[6] 林法财,费飞,郭亚雄,等.推拿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 43(9):81-82.
[7] 刘志新,郑丽杰,孙小迪.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72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9,5(2):48-49.
[8] 程宏亮.邵铭熙治疗小儿泄泻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11):838-839.
[9] 杨勇,刘首芳,张欣,等.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6):525-526.
[10]孙安达,何光远,王莉莉,等.婴幼儿泄泻辨证推拿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2,8(1):37-40.
[11]徐珊,汪受传,李江全,等.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伤食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3):210-212.
[12]周官明.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体会[J].中医儿科杂志,2010,6(6):39-40.
[13]廖娜,王海泉,贾学秀.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腹泻的研究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3):49-50.
[14]杨晓仙.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