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培养问题研究
2018-06-29徐玉卓王芹赵玉柱王本玉周慧君
徐玉卓 王芹 赵玉柱 王本玉 周慧君
【摘 要】 本文根据多年高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实践,就高职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在对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通过明确學生干部培养的目标、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组织体系和范围、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考核标准和具体办法、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理念内容和形式等几方面措施完善高职学生干部培养的体制机制,解决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存在问题,使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贯彻这一原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作用,既是原则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的现实需要。因此,高度重视和加快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培养问题的研究,对有效解决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职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研究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培养问题的一些基本规律,首先要把那些与高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只有把问题搞清楚了,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找到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规律,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提供有效的支撑。
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
一是缺乏能力提升意识。在现实的工作中,从班级基层选拔出来的各类学生干部,对自身的使命和责任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有的甚至是模糊不清。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只是按程序机械地去完成,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意识普遍较低,这对于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升是严重的思想障碍,这个障碍应当也必须予以清除。
二是缺乏担当意识和自信心。主要表现为学生干部在面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现象时,不能积极主动的履行管理职责,而由此造成管理失责、缺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管理自信。这种因缺乏管理自信而不敢担当作为,会导致管理漏洞和真空,会导致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也会对校风产生侵蚀和危害。
三是缺乏自律意识和敬畏之心。干部的自律意识不强,缺乏对纪律、规矩的敬畏之心,其结果就是经常发生学生干部的违纪行为。这种现象一方面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的威信;另一方面一些违纪行为所带来的矫正成本是比较大的;三是因违纪被免职的学生干部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会付之东流,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干部培养的成本,也不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
四是缺乏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日常工作中,还经常的和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工作拈轻怕重的情况,要么表现为任务分工时的斤斤计较;要么表现为接受了工作任务后的敷衍塞责,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要么表现为只充当传声筒,至于工作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则漠不关心,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对于确保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无疑是很不利的,因此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十分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五是缺乏全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工作过程中,如果缺乏全局观念和沟通协调意识,就不能正确判断和分析在常规工作和应急性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和责任,就做不到自觉的把自己放在系统工作的整体当中去谋划、落实工作,长期如此,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因缺乏全局观念而进一步导致协作意识淡薄,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会因为缺乏合力,而导致工作落实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
2、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分析。一是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深处一线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很多矛盾和纠纷,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干部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效率不足有关,因此,提高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干部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
二是缺乏对学生干部培养理念的总结提炼。在对一线辅导员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管理者大部分时间,只是关注具体任务的解决,缺乏从宏观上对于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认识和思考,缺乏从诸多碎片化的事物中总结提炼出符合实际的和有效的工作理念,并以此来指导学生干部的培养,这样一来,就不容易把握对学生干部培养的大方向、重点及培训内容上的轻重缓急。
三是对学生干部培训、考核的内容不清。由于缺乏对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深入调查了解、分析梳理,不了解有关学生干部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还符合实际,就不可能摸清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培训、考核方案,同时,缺乏系统规划的培养、考核,培养工作就是盲目的、效率低下的甚至是无效的。
(2)从学生干部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一是能力欠缺。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原因,从整体上看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还相对较低,缺乏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经历,还不能尽快适应所承担的各类管理和服务性的工作。
二是目的意义不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在为什么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问题上,缺乏深入认真的思考。他们大部分成员都能认识到从事学生干部的工作对自己是有帮助的,但具体问及有哪些方面的帮助、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如何面对等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模糊不清的。
三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学生干部仅仅是把从事学生干部工作作为今后推优入党的一个跳板、作为捞取荣誉的资本等,这种不良思想的存在,造成了他们的工作目的不纯,谋划工作也就乏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不强,就容易出现干事三分钟热度等不良现象。
对于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从很大程度上讲,归根结底还是对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忽视其重要性,就自然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培训、方法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就不可能落实到位;二是在对学生干部教育培养中,等、靠、要等惰性思想就会存在,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高、整体工作的推动和发展。
伴随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专职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如果能及时发现、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来辅助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这对進一步落实好各项教育管理任务,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三自”教育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近年来在学生干部培养中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现在重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需要突出关注的问题等内容做如下总结。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机制
1、学生干部培养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在的学生干部培养实际来看,一方面从班主任到辅导员、从系部到院校,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责任明晰的培养体制;另一方面,从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来讲,从考核结果的使用、激励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还很不到位。在学生干部培养使用的过程中,对其重说教和任务布置,轻方法指导、轻监督考核、轻表彰奖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形成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合力,不利于从工作实际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培养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不利于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解决学生干部培养的体制、机制问题的有关对策
(1)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目标。通过培养培训,最终达到的目标应当十分清楚,否则培训就是盲目的、无效的。这些目标从内容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能以身作则,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能严以律己,有较强的自律意识;三是能公正处事,有一身正气;四是能心存敬畏,真正做到慎独、慎言、慎行;五是能表里如一,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六是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有大局意识。通过培养培训,让参训的学生干部能成为强者,成为战胜自我的强者、战胜对手的强者、战胜自卑的强者、战胜惰性的强者、战胜自负的强者、战胜怯懦的强者。
(2)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组织体系和范围。什么层次的学生干部应该由谁来培养,应当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了不同层次学生干部培训的主体,也就明确了责任落实的主体,也就能够根据各自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这对学生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
①要区分不同群体。学生会干部、团干部、社团干部、班干部等学生干部由于工作任务侧重点的不同,在培训的内容上,除了共性的还要突出特殊性,这样在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的时候,就会根据各自的特点,根据需要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②要区分不同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班干部的培养,应当突出班主任层面的培养责任;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应当突出辅导员层面的责任;社团学生干部的培养,应当突出社团指导教师的责任;学生会干部整体的培养,应当突出学生主管部门的责任。这样根据管理的范围和权限,明确划分培养责任,是确保学生干部培养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③要进一步规范自身建设。一是学岗位设置要科学。落实好三个原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岗位设置要符合管理的实际需要的原则;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二是构成人员要明确。应当包括班委(团支部)干部、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公寓管理干部等;
三是职责分工要明确。形成既有岗位分工又有团结协作的局面,避免因职责不清而导致相互推诿扯皮,从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3)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考核标准和具体办法。建立必要的考核监督机制,明确培养工作的考核标准。没有标准或标准过低,或有标准不执行,培养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在制定的考核标准中,主要考核要素应当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培养内容的设计安排、培训学生的评价等。在考核办法上,一是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监督考核办法,将各项指标逐项进行量化考核;二是可以突出参与学生的评价权重,把参训学生对培训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科学利用好这一考核结果,将其作为评优树先,奖勤罚懒的依据,作为发现好的培养方式、方法的手段,为在一定范围内的交流借鉴、共享好的培训经验提供条件,为培养培训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
(4)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理念、内容和形式。①培训内容要涵盖正确工作理念。重预防是降低事故处置成本的最有效的也是必然途径;重学习勤读书是提升个人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干部要从学生中来,要到学生中去;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真心实意的关心和帮助是打开性格内向、忧郁同学心扉的最好的钥匙;相信好的创意办法一定存在于同学们之中;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一手抓榜样的树立,一手抓违规违纪的处理。
②在培养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这是学生干部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根据存在于学生干部群体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对提升认识和能力至关重要;三是坚持培养工作的前瞻性,根据未来学生干部的发展和胜任工作的需要,提前进行相关培养和培训;四是坚持把“先做人,后做事”作为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具体的内容要丰富。应当涵盖诸如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统筹协调安排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律规矩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礼仪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标准意识的培养、档案意识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做人的基础和底线;健康心理的培养,如正确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挫折、合理管控情绪、善于与人交往(人际交往黄金准则);适当的军事训练等内容。
④具体形式要多样。按照一切有利于培养效果的原则,在培养的形式上可以是专题讲座、可以是户外拓展训练、可以是社会实践、可以是论坛交流讨论、可以是专题影片展播、可以是参观考察等等,可以根据实际具备的条件和需要,进行不同的选择搭配,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指导,真正实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三、学生干部培训中要抓好几个关键点
一是把握好重大活動关键点。培训工作不仅仅是坐而论道,更重要的是从具体的一次次大的活动实践中进行。从手把手、手牵手到放开手,更多的是依靠日常的具体的指导和培养。如任何一项大的活动都包括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总结反思三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还贯穿着方案意见的征求,部门协调,责任划分,人员安排,监督执行,考核评价,突发事件处理,主次矛盾区分,目标实现的各个小环节,对他们的组织协调,团队协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的及时有效的引导,指导,劝导,对学生干部的能力提升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干部们在亲身经历中实践、体会,会让学习更生动,更深刻,更有效。
二是把握好特殊事件处理的关键点。在实际特殊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指导学生干部学会信息的正确传递,学会对事件性质的定性;学会对事件关键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学会处置措施先后顺序的确定,学会处置的及时性,果断性,周密性,预见性;学会对事件进行及时反思,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对实现学生干部正确处置特殊事件,实现对类似事件的可预,可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把握好纠正错误的关键点。作为培养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干部分析在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真正原因,问题的发生到底是思想上的,还是方法上的;是程序上的,还是协调上的;是时间安排上的失误,还是用人上的失误(是否做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让学生干部学会在反思改正中真正提高个人的修养和能力。
四是把握好受到挫折时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应对挫折的意识,善于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总结得失,养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思维习惯,不是一味强调、夸大客观条件和外部因素的原因,这是个人意志品质提升的前提。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事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发展,而且在新的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都会发生,并随着社会大环境、校园小环境的变化而千变万化。因此,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措施应当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在应对各种新问题的过程中改变思路和策略,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思路,不能抱着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不放,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吸纳新思路、新手段,否则就跟不上当前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形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多向实践学习,多向学生学习,多向新手学习,一切有利于提升工作效果的方法都应当及时进行学习借鉴,才会使学生干部培养工作走的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 鄢显俊、袁群,在改进中加强 在创新中提高[m].云南日报,2017-06-02.
【作者简介】
徐玉卓,任职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王 芹,任职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赵玉柱,任职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王本玉,任职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周慧君,任职于莱芜市实验学校,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