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报道的差异化特色及发展方向探究

2018-06-29茅羽瑶

新媒体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发展方向

茅羽瑶

摘 要 基于12部国内外网络新闻作品(《审判与恐怖》《医生与性侵》《启航》《生活片段:路边的奥秘》《2016大选》《特朗普的慈善机构》《美墨边境墙》《叙利亚之旅》《监禁之后》《费卢杰之战》《“罗马王子”弗朗西斯科 托蒂》《征程》)的操作手法和亮点表现,对网络新闻报道的差异化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网络新闻报道能够突破传播媒介限制,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及时性、交互性,适配不同的终端;巧妙组合多元的展现形式,汇聚图片、视频、音频、超链接、动态图表、直播、VR、游戏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呈现,满足不同用户的体验需求。在网络时代,新闻报道要结合自身所长进行创新;注重保护信源、尊重隐私并避免“过度媒介化”。

关键词 网络新闻报道;用户体验;差异化特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7-0037-02

1 传统新闻报道与网络新闻报道在操作手法上的差异

1)网络新闻报道突破传播媒介限制,广泛性、及时性、交互性强。传统媒体的资源有限,主要表现在信息的载体上——有限的版面、传播时间和传播渠道。而网络媒体的信息却是海量的,几乎人们能够想到的内容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放到网上去[1]。上述概括很好地点明网络新闻报道的三大特征:传播广泛、报道及时、交互性强。

(1)广泛性。传统媒体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轻易跨越地域的限制,在数量、播出及接收范围上都受到限制[2]。一方面,在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体和平台的边界模糊,内容分发平台能将报道传播到全球各地。《2016大选》中,全球用户都能实时追踪马萨诸塞州投票结果实时更新的城镇地图。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通能加快事件的发酵,推动事件的尽快解决。另一方面,内容经过报道者设计,契合用户在不同平台的使用习惯,如《启航》进行多终端适配,PC端以最好的特效效果呈现,移动端也特别进行了优化处理,阅读流畅。

(2)及时性。网络直播统一报道者和观看者的时空,颠覆传媒 “采写编评”的方式,只要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就能共享报道信息。《生活片段:路边的奥秘》运用直播采访形式,减少报道者对信息的过滤,真实还原情况;《2016大选》为核心的竞选问题制作了专题报告和简短的解释视频,零时差地展现竞选问题的争锋,用户获得逼真的动态观感。

(3)交互性。如今,媒介的边界化变淡,交互性渗透在各个环节。一方面,外援参与报道的案例层出不穷:《特朗普的慈善机构》中,记者在推特上求助大众,提高公众参与度,推动报道话题传播。另一方面,用户能深入介入新闻报道,如《叙利亚之旅》基于一手的新闻素材,用户以主角身份参与到叙利亚逃亡,去直面选择和思考。

2)网络新闻报道巧妙组合展现形式,全方位呈现。网络新闻报道最大的特征之一是全媒体时代下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包括图片、视频、音频、超链接、动态图表、直播、VR、游戏等。

(1)“人有我优”——传统媒体拥有的载体,网络新闻制作更精良。传统媒体的图文只是简单组配,但在网络时代,图文组合有新变化。

一方面,信源更多元,努力做到“公正平衡”。《医生与性侵》为避免公众对医生产生误解,呈现少数支持其他医生的案例;《费卢杰之战》也展现了伊拉克军队残忍的一面,揭示人性的复杂。

另一方面,图片的选择和搭配有更多的表现方式。首先,单图更有视觉冲击力。例如,《医生与性侵》中的部分插图不便使用真实图片,就用漫画呈现。其次,更多的组图增强现实代入感;如环球邮报的《启航》和新华网的《征程》用大量的实景展示新闻事件,提高真实感。

(2)“人无我有”——网络新闻报道增加了众多新形式。

一是动态的大数据。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开发和普及能极大扩充报道样本量,增加可统计性,如《医生与性侵》分析了自1999年以来涉及与医生不当性行为相关的10万多件文件,并编写程序对数据库进行关键词筛查,对性侵评估。同时,数据可视化深入各个报道,如《美墨边境墙》《2016大选》等都制作了实时更新地图,随鼠标点击能显示具体位置和情况,优化用户体验。

二是把握流行趋势的多效果视频。网络时代下的视频有新特色。首先,技术使画面更符合用户习惯,如《“罗马王子”弗朗西斯科 托蒂》中,托蒂的街头艺术视频在该重点突出的地方画面也会随之放大,配合有街头艺术和足球的BGM,直观而富有冲击力。其次,视频更重视美学特征,如《启航》由24个含有自动播放视频的幻灯片组成,融合了动画、视频、3D效果等多种形式,界面明快且協调。最后,视频也把握流行趋势,如《特朗普的慈善机构》将5个短视频穿插于报道文字之间,排列有序,增加趣味性。

三是VR、游戏等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能解决文字、图片等带来的失真,更精确地还原事实。

VR用第一视角讲述,属于情绪体验的互动模式;它没有时间轴,区别于有观看顺序的360度新闻,真正让人身临其境。如《监禁之后》采用3年严密报道和拍摄,由VR技术合成全景图像,让观众亲身体验单独监禁和监禁之后的感受;《征程》通过数字高程模型地理数据渲染出不同的地表景观,通过粒子系统的重力模拟出天气系统,增强临场体验。

游戏新闻则突破了线性叙事局限,通过程序设计,给读者以选择权。在《叙利亚之旅》中,用户能获取关于难民的信息,详细的新闻叙事易吸引读者进行探索,不断让读者亲身见证流亡难民所面临的苦难,通过任务完成模式唤起共情体。

2 当前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

在网络时代,新闻报道可在下面的这些方面做出新的努力和尝试,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

1)创新要结合自身所长。新媒体技术浪潮让很多媒体的创新任务迫切但头绪混乱。《美墨边境墙》融汇了很好的创新思路。作为一个电台出品,它不仅采用视觉技巧而且结合了自身媒体性质融入了听觉技术,真正运用数字化和移动平台叙事,获得各方好评。

由此,新闻报道应从自身的平台定位出发,在新技术的创新和使用方面结合自身所长,而不是为了一种创新姿态而丧失核心竞争力。

2)注重保护信源、尊重隐私。报道公开信源和保护信源的矛盾长期存在。公开信源能增强可信度,但是同时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易触及个人隐私,如《审判与恐怖》中涉嫌恐怖的被指控者可能并不愿意公开他的信息,《2016大选》中的数据翔实,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信源的保护。更复杂的是,个体在之前同意媒体披露相关信息,但由于现代社会的“黑箱”性质,媒体和个人都无法准确预知报道的影响力和后续走向,可能导致信源受到二次

伤害。

这样的现状要求新闻报道平衡各方关系,最大限度地尊重信源;在报道推出前进行系统的数据核查和走向预估;合理组合各种形式,如《医生与性侵》中的很多照片用漫画插图代替等,来有效避免二次伤害。

3)报道兼顾伦理道德,避免“过度媒介化”。网络报道的新形式引发很多关于新闻伦理的探讨,最集中的是对VR和游戏新闻的争论。

VR易引发“过度媒介化”:网络时代,用户的感官被构建的新闻现场浸润,过于近距离接触新闻现场,易使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失去合理的“理性距离”,从而更易受到“过度媒介化”的影响,致使非理性情绪蔓延[3]。VR更适合呈现与平常生活不同的场景,敦促新闻媒体要从用户承受力和叙事效果出发设计镜头,如《监禁之后》以一些声音和封闭空间代替血腥场面等;而未来,用户会与新闻人物实现更多的交互,描绘特写细节,艺术性和冲击力进一步提升。

如今的游戏化新闻产品大多流于浅层,倘若《叙利亚之旅》这款游戏能发动受众群体力量为难民做一些实事,想必如今受到的非议会明显减少。在未来,游戏新闻要善于处理好新闻与游戏之间的关系,用游戏讲好故事,是新闻游戏长久发展的重要课题。

3 结束语

网络新闻报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及时性、互动性,适配不同终端;巧妙组合多元的展现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呈现,满足不同用户的体验需求。

在網络时代,新闻报道要结合自身所长进行创新;注重保护信源、尊重隐私并避免“过度媒

介化”。

参考文献

[1]葛玮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89-90.

[2]陶源.浅谈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4):129-131.

[3]黄楚新,张露引.微视频在时政报道中的传播特色[J].新闻与写作,2017(11):85-88.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发展方向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