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
2018-06-28胡立杰王婷婷
陈 云,胡立杰,王婷婷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衡水053000)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主要由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MP)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炎、大叶性间质性肺炎等病理改变。由于儿童的心肺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如病情控制不当可引发心力衰竭、高热惊厥,甚至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1-2]。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但其治疗疗程较长,还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3]。双黄连是一种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药物,治疗作用较好,药物不良反应作用较轻,患者满意度高,本研究探讨了双黄连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诊治的200例MP患儿,收集时间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其中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联合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1~12岁,平均(6.7±3.8)岁,病程2~7 d,平均(4.4±1.8)d,临床症状:发热63例、咳嗽70例、肺部啰音7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12岁,平均(7.1±4.0)岁,病程2~7 d,平均(4.6±2.0)d,临床症状:发热68例、咳嗽69例、肺部啰音7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MP感染患儿的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标准;②患儿年龄1~12岁;③入院检查: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胸片检查可见肺部呈毛玻璃状、弥漫性线条状改变,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捻发音;④MP抗体检测阳性;⑤本研究获得患儿家长及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功能疾病;②伴有凝血功能疾病;③先心病患儿;④支气管哮喘病史;⑤近3个月具有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药物应用史;⑥对本研究应用药物具有严重的过敏反应[4]。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止咳平喘、退热、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连续使用3 d后停药4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国药准字:Z20063433)治疗,将双黄连3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抽取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3000r/min离心分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待测。IL-6、IL-8、IL-10、TNF-α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MCP-4、MDC水平采用肺XS-800i型血清自动分析仪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4 疗效评价 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血清特异性IgM恢复,肺部X线复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常规未完全恢复正常,血清特异性IgM阳性,肺部X线复查显示病灶吸收超过70%;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的缓解,血常、血清特异性IgM未能恢复正常,肺部X线复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30%;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治疗标准[5]。
结 果
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联合组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d)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外周血CD3+、CD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痊愈62.86%、显效28.57%、好转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44.29%、显效32.86%、好转2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支原体肺炎,由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较敏感,因此临床上首选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6-7]。阿奇霉素对支原体的转肽过程、RNA转录具有阻断作用,同时还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阻断支原体的繁殖[8]。阿奇霉素具有吸收迅速、半衰期长、耐酸性、渗透性好等优点,对MP患儿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公认[9]。但阿奇霉素单独用药时,临床症状缓解较慢,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利于病情的迅速控制[10]。
双黄连是临床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常用药物,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心肌微循环。双黄连可减轻支原体肺炎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促进症状消退[11]。采取双黄连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患儿可明显加速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快速消失,双黄连在加快各种症状减退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双黄连有助于保护患儿的心脏功能,减轻支原体对患儿心肌产生的损害,这可能是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更好的机制之一[12]。
本研究中联合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较少,说明应用双黄连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指标发现,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并且联合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双黄连联合AZM对MP患儿治疗后,能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尽快消除病原体。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水平发现,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外周血CD3+、CD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儿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后T淋巴细胞相关因子分别恢复至较为正常的水平,说明应用双黄连联合AZM对MP患儿治疗后,能显著改善T淋巴细胞聚集现象,炎症反应缓解。临床效果研究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儿临床效果较好,好转率高,说明应用双黄连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患儿临床治疗后,能受到较好的疗效。
[1] 郑 锋,陆凤娟,徐 颖,等.双黄连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5,38(2):416-418.
[2] 任明星,薛国昌,沈琳娜,等.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588-591.
[3] 谢 辉.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6,45(8):1151-1152.
[4] 王 勤,朱 珊,赵义红,等.清肺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5):545-548.
[5] 马雪萍,刘利英.阿奇霉素联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30):4233-4235.
[6] 余红蕾,赵红玲,王立琼,等.阿奇霉素不同用药方式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7):1631-1633.
[7] 张 喆,杜 青,施红波,等.阿奇霉素联合甘草锌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848-2850.
[8] 李晓品,李艳红,许凤勤,等.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Th1/Th2指标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6):3797-3799.
[9] 张俊丽. 双黄连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63-164.
[10] 刘 玲,姚宝珍.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3):352-356.
[11] 谢振伟,臧彦楠,王晓玲,等. 四种方案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3):2139-2142.
[12] 张克青,闫慧敏. 豁痰活血方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16,56(2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