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8-06-28佀瑞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阿托阿司匹林血脂

佀瑞淑

(清丰县中医院内科,河南 濮阳 457300)

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内科慢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加之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血栓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和患者机体内由各种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1]。目前,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手段包括生活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有的治疗均要建立在长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2]。所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就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对患者的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3.49±5.3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59±1.16年。研究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3.28±5.0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61±0.91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无研究药物过敏症;年龄不超过75周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自愿参加本研究,与家属一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脏疾病;存在感染性疾病;肝功能不全;存在既往精神病史和认知障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如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氧疗等,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吉林省银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661,25 mg·片-1),2次·d-1,50 mg·次-1。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10 mg·片-1),2次·d-1,10 mg·次-1。两种药物连续服用4 w。

1.3 观察指标

1.3.1 血脂

治疗前1 d、治疗4 w后次日晨起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定量法定量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

1.3.2 炎症因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包括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等。

1.3.3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关节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

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HDL-C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的TC、TG、LDL-C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炎性因子

治疗后,两组的NO、TNF-α、CRP、IL-4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的TNF-α、CRP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NO、IL-4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

表3 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n=60)

3 讨论

血脂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机体内的TC、TG、LDL-C水平过高可直接加速炎症反应,对内皮细胞膜结构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HDL-C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以促进外周组织重胆固醇的运转和消除[4]。参与炎症反应的主要炎症因子有TNF-α、CRP,这两种炎症因子可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NO可以清除内皮素和氧自由基,增强血管弹性,IL-4是一种抗炎细胞,可以与T淋巴细胞结合产生免疫功能,抑制粥样硬化过程[5-6]。

本研究对研究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TC、TG、LDL-C、TNF-α、CRP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HDL-C、NO、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别。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阿托伐汀可以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还可以通过增加LDL受体数刺激LDL-C的分解,还可以提高HDL-C和载脂蛋白A1的水平,促进胆固醇的运转和分解,起到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从而抑制炎症反应[7-8];②阿司匹林本身作为一种抗炎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组织,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9];③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通过阿托伐他汀的降低血脂作用加强阿司匹林的消炎作用,进一步减少炎症因子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0]。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机体内的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从而减少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 郑聪毅,王增武,陈祚,等. 新疆、西藏地区居民肥胖类型与10年冠心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38(06): 721-726.

2 胡晓霞,郝茹. 老年患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 医学综述, 2015, 21(04): 720-722.

3 王丽. 常见病康复诊疗规范——冠心病分级康复诊疗指南解读[J]. 安徽医学, 2017, 38(07): 956-957.

4 熊利平,刘正兴.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 36(03): 109-110.

5 李雪松. 老年冠心病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02): 239-242.

6 徐伟,王俊栋,邬俊峰,等. 冠心病与炎症反应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06): 741-744.

7 徐磊,李锋,程玲香.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07(07): 264-268.

8 黄刚,罗贵全,唐川苏,等. 不同强度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 37(03): 118-120.

9 周云,吴弘,张超,等.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09): 1692-1695.

10 关文秉.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J]. 中国基层医药, 2017, 24(12): 1824-1827.

猜你喜欢

阿托阿司匹林血脂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你了解“血脂”吗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