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8-06-27刘芳
刘芳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还要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获得更多知识。因此,教师需构建绿色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情商、智商的共同发展。下面,本文从小学语文开设绿色课堂的意义出发,总结绿色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绿色课堂 小学语文 渗透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不让学生参与其中,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感知能力,还不利于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降低学习成绩。这种情况下,绿色课堂教学理念问世,并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學语文开设绿色课堂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中开设绿色课堂,符合教育改革需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格外重视学生智力、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和情感。通过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真实的感悟学习方式,这才是开设绿色课堂的重要性。总之,在小学语文中开设绿色课堂,能在培养学生情感,提升学生知识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另外,绿色课堂的开设,还能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是思维性、人文性的学科,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忽视着教学主动性,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发挥[1]。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绿色课堂理念,能保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二、绿色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1.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若仍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将严重影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种情况下,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教材内容。学生在解答教师提问时,要规定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进行解答。同时,教师还要调动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如教师在讲解《背景》、《母爱》课文片段时,先让学生分析课文,然后再进行口头答题,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能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满足教师、学生之间的问答需求,还要保证相应问题的环环相扣,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来发现、解决、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开展双边教学活动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边教学,因此,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的设计课堂问题,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快速、准确的找寻答案[2]。当然,学生解决问题时,一旦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提供线索,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加深记忆力。另外,教师还要明确学生的课堂地位,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开展系列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时,和学生维持沟通。心理学家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帮助他们开口、动脑,并培养他们自主发现、解题能力。《家》一文讲解中,多数学生都能理解文中的家不是自己的家,而是中国这一大家。根据该文章,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然后再提问:你们要怎样对待家?该为家做出怎样的贡献?这样一来,不但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家的重要性,升华家的定义,提升教学质量[3]。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构建绿色课堂,应将学生作为教学重点,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加大教师、学生的交流力度,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便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格外关注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教学请将,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由于小学生思维不固定,故而,绿色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时,一旦出现回答错误现象,教师不能进行批评,而是利用答案漏洞,重新设置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的解决问题。若教师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将降低学生兴趣,不利于掌握知识[4]。《乌鸦喝水》一文中,教师先不让学生看文章,而是先提出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只乌鸦,使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喝到瓶中水?这种情况下,能调动学生主动性,拓展性学生思维,形成答题构思。随后,让学生根据教师问题进行讨论,便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绿色课堂中,需为学生营造绿色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教材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重视学生的课堂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便于健全学生人格,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构建绿色语文课堂[J].考试周刊,2014,12(2):33.
[2]唐瑜妹.打开语文绿色之窗-浅谈小学语文绿色课堂构建[J].课外语文(上),2016,10(3):128-128.
[3]何莲瑛.为孩子的成长铺就绿色通道——浅谈开放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14):78-79.
[4]李秀敏.语文绿色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5,2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