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两个转变”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018-06-27陈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陈超

摘 要: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预习,创造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做法。

关键词: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 主动参与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方式有如下表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初中年级应帮助学生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善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下面我就结合我平时的一些做法谈谈我的体会。

一、做好预习,将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科学的学习需进行适当的预习,在预习环节学生需做到了解教材基本内容和思路;回忆、巩固相关原有知识,概念;找出新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做好预习笔记。预习不是简单的预读课本,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预习与思考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平时教学中实施预习,实施预习时学生应带着具体的问题进行预习,因此教师需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预习指导并确定相应的预习任务。比如在学生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预习时我给学生提出以下几个要求与问题:阅读课本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有哪些?如何用数轴表示解集?(4)你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是什么?通过以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改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

二、给创造一些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

当前许多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多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与课标要求相差较大。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些改变学习方式的机会。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应用第3课时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两节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函数应用的知识基础和方法,于是我就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并尝试找出适当方法解决课本上两个题目,下面是问题之一: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下图中,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海里)与追赶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A,B哪个速度快?

3.15 min内B能否追上A?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

5.当A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

课堂上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方法,感受了学习带来的快乐,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很多同学掌握了从数和形两个角度来解决这类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又如在一次试卷讲评时大胆尝试了自主讲评,由于各小组学生情况不一,我确定了以小组为单位采用集体讲解和个人一对一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讲评。为达到预期效果,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各小组组长及各组的学优生进行了讲评前的培训,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点拨,明确了先复习本题知识点再结合本题讲清如何运用知识的讲题策略,并且对部分题目如何讲解进行了点拨示范,并且帮助组长通过对试题进行分析统计了各小组的共性问题,并确定了各小组的集体讲解题目(各小组题目有所差异)。如我在对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如何讲解进行了如下的培训和示范:

师:这道题目主要考察知识点是,在讲解时应先给组员复习这一知识点,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在讲解时特别要注意看组员是否忘记了a可以为0.

示范:(我作为组长,讲解员当组员进行模拟讲解)

(组长)这道题考察的是等于多少,你们说说看等于多少呢?(组长提问)

(组员)回答相关结论(提示讲解员如若组员记得不是很好就结合课本29页联系拓廣第6题,对于任意实数a,一定等于a吗?进行复习)

(组长)你觉得本题属于哪种情况?a-3应该满足什么条件?A又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组员)a-3≥0,a≥3

课堂上各小组按照分工积极投入到了试题处理中,由于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尝试,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小组干脆将组员拉到讲台上借助黑板讲了起来。我则忙于穿梭于各小组之间对组长的讲解方式和解释不清楚的问题进行点拨。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学优生也讲的津津有味。一堂课下来,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有部分小组竟利用下课时间还在一对一讲解。

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让学生爱上数学并逐步改善学习方式。

三、利用好课外探究,将学习能力的培养带到课外

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也要让学生在课外保持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如我在八年级学习完勾股定理及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外探究: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x1,y1)B(x2,y2)求AB之间的距离。在七年级认识完三角形角平分线及角平分线性质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探究题目:你能在三角形内部画一个最大的圆吗?你能在三角形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写出了很多让人满意的探究报告。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外探究既能激发兴趣还能在无形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培养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我想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努力自己和学生都能有不同的进步和成长。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