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学习策略之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2018-06-27易红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

易红香

摘 要:根据相关的数学课程标准所言,数学课程应该面向全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适应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的需求,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使其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升学率会影响学校接下来的发展,并且人们也以其作为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这就导致学校在教学上更侧重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从而忽视了学困生的教学,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学困生学习越来越差。这严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有效教学,注重其知识生成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生成过程 学困生 初中数学

我们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校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较大差异,学困生所占比例属于全区比较高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全区处于中下的位置,数学中考平均分始终低于全区的平均成绩。因此,我校就从教学育人的方向来研究有效提升学困生学习的方式,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策略。其中一点就是注重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这不仅适用于我们学校的数学教育,同时对其他情况相当的学校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数学学困生的概念

通常将学困生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智力型的学困生,其产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智力水平有限;另一种是属于非智力型的学困生,其不具备智力水平不够的问题,产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受家庭以及社会消极环境的影响,使其难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不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难以达到高效率的学习,不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导致成绩低下。数学学困生大体上也可以分为智力型学困生以及非智力型学困生两种,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学法不当、行为不良、兴趣缺乏等因素导致数学学习水平不高,难以按照数学教学的相关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与自己智力水平一致的学生相比数学成绩远远落后的学生。在本篇文章当中所指的学困生就是非智力型的。

二、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1.数学科目过于抽象

抽象,也就是说将诸多的具体形象抽去。在数学学科当中,主要是对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所有的数学模式全部有抽象思维产生。数学的研究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摸不着看不见,但是其又客观、广泛的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就比如当速度确定下来之后,所使用的时间越长其所行走的距离也就越远。数学学科的学习就是通过推理以及判断来进行的,其所具备的抽象程度要比其他学科高很多。就是因为这种抽象的特性,导致学生学习困难,难以实现知识的生成[1]。

2.教师思维观念陈旧

对于一部分的学困生来说,其曾经也拥有者非常良好的数学成绩以及学习兴趣,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依旧充满着期待,但是,由于老师的缘故使得他们渐渐的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以及信心。不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难以有效的管理组织课堂,不能够有效的讲解知识,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等等,这些问题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兴趣。

有的老师没有深入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不能很好把握初中阶段的教学深度、教学内容,总是使用相同的教法和设计来教导每一届学生,没有考虑时代的要求、学生的要求。有的教師急于求成,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课堂上的引导、启发、设问等环节。综上总总,这些都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

3.家长急功近利导致学生严重心理负担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就有读书使人出人头地的理念,其使得整个中国社会都对教育起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观念,使得很多的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总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不高兴,这些种种行为都对孩子产生了极大地心理负担。

如今的社会家长都将孩子的教育放在了过于重要的位置了,为子女报各种补课班,张嘴闭嘴就是分数、成绩,家长在一起聊天也是孩子学习怎么样,将孩子的心里需求以及感受都忽略了。为了使孩子努力的学习,家长总会为其设定过高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又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在这段期间,父母就总会在孩子耳边絮叨,一旦孩子有了一丝的松懈就开始进行批评,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每天都胆战心惊、焦虑、紧张,逐渐对学习失去了自信和勇气[2]。同时,周末补课班的加入更是家中了孩子的学习压力,每个周末过得比上学还累,如果补课班不能够起到提升成绩的作用家长就会抱怨孩子不努力,一旦取得了成绩家长就会报更对的补课班,在这种无休止的循环中使得孩子变得日益麻木,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严重影响了其知识的生成。

三、如何在知识生成过程中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

1.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对学困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困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使他们热衷于数学这一科目。学困生不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难以自觉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是,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就会非常积极的参与。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猜谜语、设疑问等,以此激发学困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多加使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教学,用动画、图片以及声音等手段把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形象化,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难度,实现学困生的快乐学习[3]。

例如,有一节数学课的内容是《走进图形世界》,这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灵活使用多媒体一起,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拆分成三角形,或者将三角形组合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这种图形之间的任意组合拆分将使学困生感受到数学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积极投入到实际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使学困生认识到图形的本质,掌握图形变化的真谛,了解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同过多媒体来使学生走进图形的世界。

2.帮助学困生建立信心

在初中数学学困生当中,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缺乏信心,不认为自己能够学好数学,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产生影响。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与学困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减少指责与批评。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4]。当学困生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时,教师就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只有帮助学困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够使其完成知识的生成。

例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这一内容时,因为这一章内容比较抽象,尽管教师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仍然有一些学困生存在学习困难。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多提一些基础性、简单的问题,在最大的限度上引导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回答,通过这一方式来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息,这样更容易完成知识的获取。

3.增强学困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学困生对于同学的认可以及老师的表扬同样非常的渴望,他们并不是不追求进步与成功,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学困生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多家给予其展现自我和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一定要坚决杜绝将学困生视为知识灌输工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总结出来一套适合对学困生开展的教学方式,通过有趣、生动的教学语言来讲解基础数学知识,减少学困生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感。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抢答的环节在课堂教学当中,对抢答正确的学生发放小礼品,以此激励学生积极思考[5]。在抢答的过程中,不要怕学生出错,要将其视为一种资源,在这种错误的过程中谋求进步。通过这些互动的教学模式,将会强化学生在整节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在数学教学当中的主体意识。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些游戏环节,比如以便使用多媒体展示图形,一边让学生抢答,抢答题目有:图片中所呈现的图形属不属于轴对称图形?图片中轴对称图形有幾个?等等,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有效的参与到整节课当中,增强其主体意识,使其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本质,这种对轴对称知识的生成方式无疑使非常有效的。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有的学校、家长依然以升学率、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学生,这样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对其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而如何实现学困生的有效学习则是当前社会所需要广泛研究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要使其树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通过这些方法来帮助学困生实现知识的生成,完成有效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游秀英.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和转化策略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53-53.

[2]侯雪梅.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4):00083-00083.

[3]孙建文.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J].南北桥,2017(15):23-23.

[4]陈秀丽.促进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策略[J].师道:教研,2011(3):30-30.

[5]石刚.初中数学学困生存在的学习困难及转优策略探析[J].南北桥,2016(2):180-180.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