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地理教学语言运用

2018-06-27戚雯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教学手段初中地理

戚雯雯

摘 要: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全部,在教学中是服从于整个教学要求、教学过程的,那么我们为了让一堂课的效果能够尽量达到完善,就必须在教学教程中让各种教学手段尽量完善地结合,达到自然和谐,才能给学生一种美感,一种享受,才能让其在一种最佳的认知环境中得到新知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语言运用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语言工具的运用得当与否,对于一堂课的质量影響很大。地理课堂的教学中,语言的作用同样也很重要。本文主要就课堂中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作一些粗浅分析。

一、教学语言科学性和准确性

1.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观点正确、周到严密、含意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地理性上, 教师在讲课中要尽量使用本学科的科学术语。例如,教师在指图表述方位时就必须运用正确的方位术语“北、南、东、西”,而不能用“上、下、右、左”来表述,更不能用“这边”、“那边”、“这里”、“那里”等词来表述。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地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强上。由于地理事务、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地理课堂中,教学语言就要符合一定的逻辑性,要前后连贯,要层次分明,符合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师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紧扣教材的问题中心,都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都要暗合自己的教学目的。这样,所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信息才能一环扣一环,符合逻辑思维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知识记忆有利。如:在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时,教学的程序是从该地区的位置、地形特点入手,推理分析出该地区的土壤、动物等特点, 最后才概括出该地区的综合自然景观特点。体现在教学语言上的要求教师按逻辑思维的程序来组织表达,而不能随自己高兴,想从哪里讲起就从哪里讲起。如果这样,学生就会莫名其妙,不能形成理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更谈不上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了。

2.教学语言准确性。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首先是指教学语言的严選性、词汇的精确性。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首先体现发音的准确性, 要求教师应具备正确的发音和组织发言的能力, 还要具备讲标准普通话的能力,不能使用方言组织教学,也不能想当然地去读一些发音易错的字和地名。如:秘鲁渔场的“秘”,鸭緑江的“绿”,地壳运动的“壳”,在教学前,对自己拿不准的发音要去查字典确认后才能进入课堂教学。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体现在教学用语中用词的贴切上。教师上课所使用的口语主要为独白语言和对话语言,要求教师要在表达以前做出周密的思考,并善于把没有特殊逻辑语法结构的,片断的简略性的内容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以能更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语言运用的大众性和选择性

1.中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有限,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尽量能在独白尤其是在对话时使用大众化的口头语,把问题讲得通俗易懂、明白流畅,教师不能整节课都讲专业术语,也不能开口闭口是华丽的词藻,或者是之乎者也的文言。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认知环境。素质教育对中学生的要求只是对一些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其规律做一些简单认识、了解就可。所以在上课时,对一些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其规律的阐述,教师应用最简单、最普通、学生最容易接受的那些语言表述。

2.中学生的年龄、身心都处在特殊的发展阶段,每阶段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都不同。故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有一定的针对选择性。初中同学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对同一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阐述所用的语言也不能一样。如对初中生讲授一些地理概念或地理规律时, 应尽量用大众化、通俗性的语言。如对于褶皱及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等概念和现象的讲述,对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只要用课本的简单折叠、用通俗的语言说明就可以了。

三、教学语言运用的多变性和求趣性

1.教学语言的多变性。除了遣词造句外,语言的物质外壳还表现在它的语调和音量等方面。这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艺术,还要掌握说话技巧,讲课的声调要有变化,而轻重、快慢、抑扬顿挫都要十分讲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难点等不同的教学要求,一定要做到语调的变化, 避免平铺直叙,产生让人睡觉的感觉。如,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来确定语调的变化。重要内容、主要知识,关键与难点,语调应缓慢、高亢、字正腔圆、一字一顿,必要时还须适当反复,以便给学生以较强的刺激,造成突出抽象,而对于那些次要的、非重点知识,容易懂得的地方,语调则可平淡一些,语速适当可快一些,必要时可一带而过。 还可以根据内容的思想感情要求,确定语调的变化,这是进行国情教育必不可少的因素。

2.教学语言的求趣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是具有生命的、有思想的中学生,所以总要想尽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甚至略带一点幽默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求知氛围。

四、教学语言的从属性

不管教学语言如何设计,技巧如何运用,最终都是为整堂课服务的,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最终目的的都是力求让学生掌握教师所希望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全部,在教学中是服从于整个教学要求、教学过程的,那么我们为了让一堂课的效果能够尽量达到完善,就必须在教学教程中让各种教学手段尽量完善地结合,达到自然和谐,才能给学生一种美感,一种享受,才能让其在一种最佳的认知环境中得到新知。

如果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某种教学手段,或者语言,或者形体,或者图示,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失去平衡,显得不伦不类。而学生也没有充分发挥其所有获取信息渠道的作用,教学效果则明显达不到预计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就可能不成功,所以教学语言的运用在教学中一定要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表情、手势、挂图、板书、投影甚至电视、电脑等多媒体融为一体,才能使教学过程趋向完美。同时,借助于后者,也可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和信息的传导。

综上所述,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从而厌学,导致整堂课的失败。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教学手段初中地理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