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的引领和支撑

2018-06-26祝福恩隋芳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思想新时代

祝福恩 隋芳莉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新实践产生和孕育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既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又使党伟大的中国迈进世界舞台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习近平领袖人物风范。

关键词: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新目标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1.046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1-0001-05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五年来治国理政成功实践的理论总结和路径,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落实十九大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思想指南。思想指南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是一篇闪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宏篇巨著,更是一篇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经典,我们必须学习好并领会其精神,付诸于新时代“四个伟大”的新实践。

一、“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和“新思想”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2]根本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事实标志和依据,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及领袖人物的理论自信和成熟推动的结果,是其十八大以来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进而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思想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时代化和民族化,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三次伟大飞跃。

习近平同志于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出任党的总书记,在出任总书记第2天,就发表了《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一文,在第3天,既11月17日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讲话中明确阐释了明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线”。在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又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梦想的最初表述,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连,既证明了十八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起点、逻辑起点,又是“四个伟大”思想的萌芽状态。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建设的新实践,取得了十九大报告所概括的“十个”方面的辉煌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才科学提出了“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既是“新思想”的实践之源,又是指导新时代新实践的理论之根。

在新时代要实现“四个伟大”的新实践,首要是弄清其科学涵义。“伟大斗争”是指在新时代实现任务的艰巨性、困难性及严峻性,它包括反腐斗争,党内思想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国际反恐斗争、禁毒斗争等。“伟大工程”是指全面从严治党的党的建设,实质是指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伟大事业”是指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建设。“伟大梦想”是实现“两个百年”,特别是第二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報告中把四个伟大融为一体,进而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新实践。“四个伟大”不仅把我们党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而且把我们党在十九大后要干的事凝练起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建设手段、目标、纲领的有机统一。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功实践,是提出和概括“四个伟大”的事实依据。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立足“四个伟大”的新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十八大以来“四个伟大”的新实践。如世界在2007年发生金融危机,习近平出任总书记时金融危机刚刚五年,世界经济下行,我国经济低迷,对这一严峻经济形势亟需理论回答和解决。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我国经济运行实际相结合,在2014年5月9日,于河南省调研考察时首次使用经济新常态概念,其理论特征是人们所熟知的“三期叠加”,即经济发展速度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怎样应对经济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举措。目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可见,经济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两个基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经济新常态是对世界及我国2007年以来经济形势和发展大趋势的科学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科学解决和实践应对。自2012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的现实及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巨大成就,证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三去一补一降”措施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3]在经济发展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新的动能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转变,新动力的形成、新经济体系的建构。事实已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真理性光芒。

这内在要求我们学习好、把握好、践行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把握报告创造性提出“四个伟大”及新思想理论真谛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十九大报告中不但提出“四个伟大”,又科学阐释“四个伟大”内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四个伟大”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地位和作用,要求用“伟大工程”助推其他三个伟大的胜利实现,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推向新阶段。所以,我们要把党建“伟大工程”大文章写好,按十九大报告要求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最终实现伟大梦想。伟大梦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实现的宏伟梦想。因此说“四个伟大”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之根,又是践行新思想创新实践的平台。

二、新发展理念是“新思想”实践化、实施化

新时代是以新思想为引领、为动力、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和引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个真理链条的中国化、习氏化。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在这个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造性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当代化、本土化和实施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执行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四个伟大”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4]新发展理念之所以称之为“新”和“科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是在经济危机条件下解决我国发展中难题的新理念。对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4—6日,在重庆市调研考察中又做了新发展,在每个发展理念前面都加一个动词:即“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动共享”,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和“红绿灯”。这把新发展理念在实践层面加以深化,告诫人们过去的发展理念仅适应以往经济运行的“旧常态”,已完全不适应金融危机条件及新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条件下的新常态。只有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才能解决经济发展模式、道路、动力、机制等问题,实现新的发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因此说,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是其经济思想的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5]因为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问题提出的治本之策。新常态实际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和党情提出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推动“四个伟大”的新实践。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所说,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思路。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是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短板和强弱项,又告诫我们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来补上和解决发展中的短板。新发展理念说明再靠过去的高投入及破坏生态的发展已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强调新发展理念,并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实践的唯一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既从“新思想”的高度阐释新发展理念,又明确了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推进“四个伟大”的新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个思路与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完全一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了336项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就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不放手,多次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制定出台了1400多项改革大政方针,把改革引向了深化和全面、系统,实现了单一改革向全面改革,浅层改革向深入改革、摸石头过河改革向自觉理性改革的转换,防止了苏东国家在改革攻坚阶段改向、改路的悲剧,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了过去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没有办成的大事,改革动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时代,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十九大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要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打胜三个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用打胜三大攻坚战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看,新发展理念的地位重要、作用明显,新理念已有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难题,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因为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动力已经失效,以往的经济结构已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情况下,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矛盾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供给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低端供给已严重过剩,并浪费了大量资源,高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進而出现抢国外电饭堡及牛奶制品等现象。化解的唯一选择和举措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指引,按新发展理念要求推动经济发展,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龙头”和“引领”,让新发展理念成为“指挥棒”和“红绿灯”,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功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功实践,已有力证明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可行性,新发展理念现已成功转化现实生产力,化解了经济新常态中的新矛盾,实现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并进入新时代,开始向“强起来”的高度迈进。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沿着新发展理念描绘路径,用铁的事实让西方世界叫嚣的“中国经济崩盘论”、“失败论”等理论彻底破产,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向世人关注、认可的中国梦迈进,让中国方案实践化、制度化,使中国方案成为人类的制度文明的结果并作为中国式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新思想新时代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