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哈口译水平的提升策略

2018-06-25董银利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汉语提升

董银利

摘要:口语翻译水平是汉语、哈萨克语双语学习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期与

未来的人文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开放趋势出发,运用翻译理论有关思想,文章从发音、词汇、语法的角度详细且系统地研究了汉语、哈萨克语口语翻译水平提升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文章的见解或将推动双语学习者口语水平的进步。

关键词:汉语 哈萨克语 口译水平 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81-02

口译与笔译相对,是促成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口头交际的一种有声言语活动。口译的交际对象明确,交际各方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汉语和哈萨克语是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汉语是孤立语,通常运用虚词和语序的语法手段来表达语义;哈萨克语是黏着语,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达语义,词缀变化往往决定话语的走向和意图。两种语言间存在着的差异比较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国内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跨境语言的建设投入和双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哈萨克语作为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和哈萨克斯坦主体语言,掌握和更好地运用这门语言对于双语翻译者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新疆成为祖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区及跨国交流更加频繁,翻译(专职人员)作为交流的纽带,其水平的高低程度决定着双方沟通顺畅和成功与否的关键,口译相较于书面语翻译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占据优势与首要地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多是从口头语言沟通开始的。文章以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结合汉哈双语高等教育培养现状,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研究口译水平提升的策略。

一、准确发音,表义清晰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要素,也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发音是人与人交流形象的外在体现,标准宏亮的发音不仅能使交流沟通不受阻碍,而且也能为目的语使用者的风度增色不少。哈萨克语一共有33个字母,其中有9个元音,24个辅音。每个字母的发音都有所不同,有的字母发音区别很大,比如:字母“ɑ”和字母“y”,书写形式不同,发音也不同,可从根本上加以区别。但是,哈萨克语中也存在发音特征很近,容易在交谈中混淆的字母。比如:字母“r”和字母“l”,两字母的书写形式和语音形式都不同,但对于目的语学习者来说,字母“r”的发音比较难以掌握,因为“r”是颤音,发音时人的舌尖要抵住上齒龈,气流通过舌尖时,舌尖要发生连续性的颤动。初次学习时,若没有学会“r”的正确发音,就可能错将“r”的音发成“l”音,造成听话者语义识别上的巨大偏差。比如:“yjrenw”这个动名词,词汇意义是“学习”;而“yjlenw”这个词的词汇意义是“结婚”。如果目的语学习者能够做到“r”的准确发音,那么听话者会将语义理解为“学习”,反之,语义将会被理解为“结婚”,这可能制造出一通因发音错误而出现的笑话。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学习者含一口水,按正确的方式发音,坚持训练就能学会。准确发音、表义清晰是提升口译水平的前提。

二、熟记词汇,背诵短文

词汇学习可以分为自学和实践两部分,而且自学自背单词是语言实践的基础,实践环节是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检验、巩固和深化,二者是相辅相成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自学词汇

汉哈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分为本科生阶段和高层次研究生阶段。口译水平也是从低级向高级推进的一种渐进式积累过程。

首先,要学好教材中的生词,反复背诵文中的对话和短文,哈萨克语词汇搭配顺序与词缀变化附加方法的规律能通过背诵使学习者自然熟知。课堂教材中的词汇大多是关于日常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引导作用,但也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词汇的学习方向是多元化的。

阅读报纸与课外书可扩充文化类、经济产业类的词汇量。哈萨克族属于游牧民族,畜牧业词汇很发达,缺乏经济等方面的专业性词汇,内含许多俄语、英语及汉语借词,这些借词多是通过音译法和意译法吸收到本民族语言中的。随着社会进步速度的加快,许多有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新造词都是通过相关媒体对外发布的。例如:《新疆日报》《伊犁日报》《阿勒泰日报》,这几样报纸都有汉文版与哈文版,在阅读栏目方面也有具体的划分,网络新词、文化经济新词可通过短文的相关形式使读者周知。

观看哈萨克语频道的影视剧、收听哈萨克语广播能增强学习者的词汇听力水平。新疆电视台、伊犁电视台、塔城电视台都担任影视剧翻译制作的工作,将剧中的汉语翻译成哈萨克语,再通过专业的哈萨克配音演员配音,经过反复校对修改,面向社会公众播出。频道屏幕下方都会出现汉语字幕,这对学习者听力有较好的帮助与支持,可有效促进双语词汇的理解与积累。

实地语言实习与国际交换学习能增强词汇运用能力。目的语学习者经过一年的基础学习后需要深入农村一线与哈萨克族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理论与实践现实相结合,不仅能切身感悟和体验真实的哈萨克风俗习惯,学到一定的文化常识,更能自觉地使用哈萨克语交流。中哈两国的某些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换关系,两校间在双语学习方面互相交换学生交流深造。哈萨克斯坦人与中国哈萨克人的母语都是哈萨克语,二者在语音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在文字方面存有较大差别。哈萨克斯坦人目前使用西里尔文(与俄文相似),今后将转变为拉丁文字;中国的哈萨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文字。国际交换生可以体会中亚国家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哈萨克斯坦学生具有非常热情的一面,与他们交流时会发现哈语中含有的俄语借词。目的语学习者如果今后从事国际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有了国际交换生这样的经历,就能打破对异国他乡的生疏与文字识别这一层障碍,很快地融入当地生活,助力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掌握语法,自拟对话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句子是具有一定的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如果句子是一栋即将建设的大楼,那么语法就是为这栋大楼起支撑作用的框架,词汇和短语相当于砖瓦和混凝土。所以,掌握语法就是词汇或短语有规则性使用的前提。

(一)领悟汉语的虚词和语序

汉语虚词是语义结构最基本的架构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们具有语法功能,

承载语法信息,是汉语的语法范畴标志。比如:“过”“了”“着”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动态助词。“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例如:水流着、雪飘着。比如:“得”是补语的标志。例如:汽车开得<稳>。这句话中“稳”做补语,“得”放在它之前,充当了补语的标志。

语序是词语在结构中的排列顺序。如:“太”可以跟“美”组合成“太美”,且组合顺序固定,“太”在前,“美”在后,如果调换顺序就不能成词;“伙伴”可以跟“好”组合,既可以说“好伙伴”,也可以说“伙伴好”,两者可以调换顺序,但代表的语法关系不一样,前者是偏正短语,后者是主谓短语。

(二)注重哈萨克语的形态

哈萨克语是形态变化十分丰富的语言,不同的词缀能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比如:“bɑlɑ”这个词是孩子的意思,在它的后面加上“-lɑr”词缀就构成“bɑlɑlɑr”,表示复数,是指孩子们的意思;如果在“bɑlɑ”后缀加“-n”,就表示领属格,通常不单独使用,要结合名词等成句,比如:“bɑlɑnkitb”是表示“孩子的书”的意思。这些词缀都是附加成分,属于形态变化手段,词根附加成分的更替变化,往往决定着语义的走向。

(三)感知思维调节机制

各民族間存在着心理意志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为调节这种差异,就要运用思维调节机制来为双语转换提供条件。思维调节的关键就是习惯表达法,习惯表达法包括对原语(即母语)惯用法的理解与正当使用,也包括对目的语的惯用法的感悟与陈述。多数人的母语为汉语,汉语遣词造句的规律在日常广泛的交往和学习中已经被我们自然把握。目的语的习惯表达法是我们要揣摩和熟知的,通过背诵哈语短文和系统性掌握哈语语法结构规则,再经过反复训练和深入学习实践,才能体会感知目的语的习惯表达法,从而促进学习者双语口译的进步。

(四)尝试自拟哈语对话

当学习者有了一定的词汇量,背诵功底和语法基础后,可自拟多人项的对话,这是一种检验目的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先确立一个话题,范围可以是外出旅行、商场购物、公众宴会等。而后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将鲜活的人物活动情形创造性地通过对话表现出来,这样做既可以训练学习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够加深对所学词汇、语法的记忆,降低遗忘率。身边如果有哈萨克同学,那么与他们用哈语对话,也能有效提高口语水平。

四、结语

口语翻译水平是一项检验双语学习者基本能力的有效手段,汉哈口语翻译或将成为未来“一带一路”核心区对外交往的重要语言交际形式,应当提高该专业人员对口译水平的重视程度。学习者通过准确发音、熟记词汇、掌握语法这三步学习法的训练,口译水平会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文章中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定京.现代哈萨克语实用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1.

[5]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于 蕾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汉语提升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哈汉语中吉祥数字文化对比
汉哈语表女性谚语之文化比较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汉语与拼音
汉语与哈萨克语比较句研究的类型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