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营造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设计影响的价值研究

2018-06-25张辉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张辉

摘要: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以及厚重的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营造文化对此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特征与价值并且梳理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变得十分有必要,再者,中国的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传统营造文化的支撑。

关键词:榫卯结构 诗画意境 堪舆之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10-02

一、传统营造文化

现代设计将设计学科分类如环境设计、土木工程等等,而在中国古代“营造”一词包含所有营建的设施,比如宫殿、城市、园囿、陵寝、桥梁、民居、军事设施以及生活设施等等。由此可见现代意义的设计与古代的“营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前者虽为泊来词汇却在中国早有它的概念与实体雏形,两者之前本就是传承关系。今天我们研究传统“营造”的文化因素正是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也发扬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美学的良好契机。

二、中国传统营造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传统营造中的规划设计特点

规划是一种整体性的前瞻设计,有整体性、预判性、前瞻性等等特点,规划设计体现一个民族的整体思维和文化特色,就中国传统营造而言无处不体现中国的核心哲学观和审美观。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考工记》所记载的是当时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城市的规划标准,其中城市的大小和门的多少以及路的铺设都有严格的标准,这体现了“礼”的思想,此后儒家学派提出的“礼”法由此而来,都体现对规矩和标准的强调,这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礼法强调中心轴对称,横平竖直帝王气象,强调一种“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帝王思想,这是中国作为统一大帝国的统治需要。传统营造法式中对城市的营建也体现出一种因地制宜的特色,充分利用地理地貌以及环境的特色进行规划使得城市的布局更加合理和有文化特色,其中杭州、扬州比邻湖与江在规划的时候充分利用水的特色使得城市规划更趋合理同时也体现了独特的地理风貌,兰州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金城,在规划的时候侧重对交通的枢纽作用,武汉则是九省通衢由自然形成的三个镇组合而成,总之中国古代传统的营建尤其是都城的营建更注重礼法的体现,当不为都城而环境又有其独特特点的时候又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调一种道法自然的哲学观。

(二)传统营造文化中建筑样式特点

中国传统营造中建筑样式有着鲜明的特色,自成体系,不仅影响中国而且影响东亚的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等等,中国建筑成为东亚建筑的代表。

首先,中国传统营造中建筑首先强调的是院落式、建筑群式,在这一点上与世界不同,在中国传统的营造中对建筑的理解是整体性而不是单一性的,建筑往往以群体组合式出现。中国的群体式建筑是中国集体主义、族群意识的一种体现,中国古老的文化中儒家文化对国家、家庭及个人都有哲学上的思考,“家国”意识深入骨髓,在中国傳统的族群意识也非常深厚,祖庙祠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承载着中国对祖先的崇拜信仰。在中国儒家的祖先文化等同于宗教的作用,围绕着祖先和族群意识中国的建筑自然形成群体式和院落式的特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北方四合院是院落式的代表,四合院也是坐北朝南中轴对称,一进二进三进式四合院则是组合关系和大小的不同,其核心的哲学观、宗族观则是一致的。在徽派建筑中也是多建筑组合式,形成集体性的建筑群,福建的圆楼和江南的天井院同样也是院落式、建筑群式的代表。

其次,中国建筑的特点首先在材料上是木质结构为主,其次在外观呈现出一种大屋顶飞檐以及梁柱式的外观特点,木质建筑的特点是取材方便而且防地震通风采光都良好,最大的缺点则是怕火灾,大屋檐给人宽大宏伟庄严的气势,飞檐给人感觉灵动活跃,富有视觉张力,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囤顶等,建筑的样式也分为殿、亭、台、楼、榭、阁、廊、卷棚等等,由于个体的多样性,整体上有成群落式的组合结构,所以从整体的上营造出一种高低、错落、疏密、近远、穿插、迂回等等形式感,而这种形式感构筑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形式。

(三)营造文化中的结构设计特点

所谓结构设计就是对工程或产品的内部构成进行的合理设计,这涉及力学、物理学、结构学、材料学、人体工程学等等。中国传统营造中对结构设计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贡献,首先在材料上中国的古代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大量的木质材料运用使得我国古代营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木文化特色,这区别于欧洲的石质,中东的沙土文化。中古传统营造技艺也同时围绕木质材料展开,在建筑的整体造型上呈现出梁、柱、基的框架形态,在木结构之间的结构设计则呈现出抬梁、斗拱、穿凿以及榫卯结构。

梁柱结构特点是框架稳定,梁柱之上可以覆盖大屋顶,整体错落有致,由于梁柱结构的框架稳定可以有效地防地震,而且有梁柱作为支撑墙面可以不受力,这样的力学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梁柱结构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内部空间通透,由于梁柱受力而墙不受力,内部空间可以自由划分,无需墙面阻隔,所以中国的传统营造文化中“开间”占有重要地位,在设定好基本结构框架后,内部开间可以自由阻隔形成所需,从而增加了内部空间格局划分的自由度。

抬梁、穿凿及斗拱是中国传统营造文化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抬梁和穿凿等木结构框架构筑了木结构的主要框架方式,抬梁和穿凿以及斗拱形成的多层次上部空间使得建筑的外观与内部结构有效地形成一体,并且增加了内部空间的通透和自由度。

榫卯是中国特有的木结构方式,榫卯在中国传统营造文化中被充分地应用在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之中。榫卯的结构特点是不需要钉子而是利用榫卯的结构方式来加固物体,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智慧,榫卯也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山西的应县木塔是现存的最早的木质结构木塔,整个建筑都是木质结构构筑,内部结构框架集斗拱、抬梁、穿凿、榫卯结构为一体,刚柔相济,没有一根铁器加固,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古典三塔,彰显我国营造文化之伟大。

(四)营造文化中的园林设计特点

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艺术与法国为代表的欧式园林以及阿拉伯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而中国园林之所以能够代表东方园林是因为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包含着中国独有的文化特征。

中国园林所体现的思想主要源自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与中国都城及宅邸的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大相径庭,儒家强调礼法,无处不彰显等级身份以及规矩,然而在园林中所体现的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由出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是主要的文化缔造者,中国士大夫身深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的左右的同时也受到道家“归隐田园、天人合一”的影响,总之中国士大夫的出世和入世是中国文化的一体两面,既强调规矩又强调自然,使得中国文化中动静结合张弛有力。

由于“天人合一,施法自然”的影响中国园林无处不强调自然美而摒弃人工美,这与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园林大相径庭。中国的园林在构思上采取移步异景的原则,这与欧洲园林强调开阔性有着本质差别。中国园林为了营造移步异景而故意设置障碍产生隔断感,使得整体空间被分割成很多既有分割又有联系的独立空间,这些空间彼此相互呼应互为遮挡形成一种“同构”关系,这也是中国美学的重要部分。充分利用空间的分割和遮挡使人形成一种游览的感觉,从视觉上强调近距离感受,极其排斥所谓“一览无余”。

园林中景致力求自然美,以假山假石为例,假石力求“假”,也就是所谓的“瘦、透、漏、皱”四原则,而这一原则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锤炼强调筛选,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中国的园林艺术体现的美学是施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

在现代设计中中国园林美学特征得以充分体现,以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其整体造型采取大屋顶联排式形成中国独有的文化特征,同时王澍在走廊和楼梯上充分利用了中国园林文化中移步异景的浏览式风格,让走廊和建筑物形成缠绕感并相互形成“同构”关系。

(五)营造文化中的诗书画美学特征

中國的诗书画美学往往与中国传统营造文化融为一体,在中国的传统营造文化中诗情、画意与笔墨丹青提升了中国传统营造的美学价值。中国传统的营造文化不单单强调实用性更强调美学意境,也是这种对意境的追求使得中国的传统营造文化独树一帜,成为东方建筑的代表。

在中国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等名楼往往是因为名家的诗篇张扬于世,即如黄鹤楼等经过多次的焚毁后依然可以重建,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六)传统营造中的堪舆之术的文化特征

所谓堪舆之术即指风水之术,在中国传统营造文化中堪舆之术有着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大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这些认识往往透过带有玄学色彩的文化特点根植于传统营造当中。在传统营造中对陵寝、宫殿、府邸、园林甚至民居等等都有深厚的文化影响,时至今日人们对房屋的朝向、室内陈设的摆放还是受其影响。

三、传统营造文化对现代设计的价值

中国传统的营造文化对当下的现代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首先从整体设计上看,中国传统营造文化的对称、规矩以及与人工、自然的对比结合都给了现代设计以启发;从外观样式上看,中国的传统营造文化中的群落、层叠以及院落式都深刻影响现代设计,同时营造文化中的结构设计丰富了现代设计的结构样式。

中国传统营造中体现的儒家、道家以及诗书画意美意境等美学特征更是深刻影响中国的现代设计并成为文化内核,从长远角度看,中国的现代设计需要自己的文化内核,如此既丰富了现代设计的风格元素又增加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所以说中国传统的营造文化对现代设计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J].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罗哲文.中国建筑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周霞.“天人合一”的理想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观[J].建筑学报,2012.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