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效果观察

2018-06-25梁丹许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沙星喹诺酮西沙

梁丹 许杰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 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但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较多, 耐药菌株明显增加, 故治疗前需必须明确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 氟喹诺酮成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 该类抗菌药物的组织浓度较高, 抑菌浓度较低[1,2]。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对三种药物进行经济学效果分析有重要意义,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左氧氟沙星组、加替沙星组、莫西沙星组, 每组20例。左氧氟沙星组患者中男11例, 女9例;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45.59±9.47)岁。加替沙星组患者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19~72岁, 平均年龄(45.55±8.82)岁。莫西沙星组患者中男10例, 女10例;年龄20~73岁, 平均年龄(45.28±9.24)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①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检查, 综合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②入组前均未接受其他抗菌类药物治疗;③知情且自愿参与,可配合顺利完成治疗和效果评估。

1.3 方法 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给予0.5 g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176, 规格:0.1 g)混合250 ml葡萄糖溶液(5%)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1周。加替沙星组患者给予0.4 g注射用加替沙星(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1146, 规格:0.2 g)混合250 ml葡萄糖溶液(5%)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1周。莫西沙星组患者给予0.4 g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090132, 规格:0.4 g)混合250 ml氯化钠溶液(0.9%)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①记录三组患者的治疗成本;②计算成本-效果, 即为成本与效果比值;③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恶心、皮疹、食欲不振;④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经治疗, 临床症状消失, 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有效:经治疗, 患者病情有所好好转;无效:经治疗, 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效果比较 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 加替沙星组为95.0%, 莫西沙星组为75.0%,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三组治疗成本比较 左氧氟沙星组的治疗成本最低, 为144.6元;加替沙星组的治疗成本为230.3元, 莫西沙星组的治疗成本为157.0元。

2.3 三组成本-效果比较 左氧氟沙星组的成本-效果最低, 为1.45;加替沙星组的成本-效果为2.42, 莫西沙星组的成本-效果为2.09。

2.4 三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左氧氟沙星组中呕吐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加替沙星组中呕吐1例, 食欲不振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莫西沙星组中呕吐1例, 皮疹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高发感染性疾病, 常规的抗生素类药物出现严重的耐药现象, 因此, 氟喹诺酮类药物注意应用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上。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与传统的喹诺酮类药物相比较而言, 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但由于抗菌药物滥用、不规范使用现象普遍,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速度加快, 因此, 对抗感染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 左氧氟沙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 治疗成本最少, 成本-效果最低, 且患者用药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 症状轻, 停药后缓解。从药物治疗学角度和药物经济学两方面来看, 左氧氟沙星无疑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其抗菌效果和广谱抗菌作用较为显著, 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多数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均相对较高, 并且, 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菌也具备较强的抗菌活性。加替沙星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类药物, 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鼻窦炎等疾病的临床治疗[5-7]。莫西沙星与加替沙星同属于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抗菌活性相对较强, 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抗酸菌的广谱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是通过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进行抑制, 从而阻断细菌DNA合成和复制, 致使细菌死亡。虽然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感染的效果显著,但服用此类药物患者伴有不良反应,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包括胃肠道不适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和皮肤瘙痒等, 大剂量或长期用药还可能对患者的肝脏造成损伤。这也提示,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 要注意对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密切监测, 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8-10]。

总之, 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上, 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 是一种临床应用较高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1]鞠晓红, 李瑶, 王月华, 等.下呼吸道感染来源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 33(1):38-42.

[2]刘金凤, 张越, 魏巍.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对比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25):13-14.

[3]方勇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0):95-96.

[4]李生存, 王玉生, 燕华铃, 等.氟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治疗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3(8):1882-1884.

[5]宋艳丽.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 12(6):742-744.

[6]冯建军, 曹建忠.三种常用喹诺酮类药治疗轻度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分析.交通医学, 2006, 20(5):518.

[7]王建平, 蔡捷.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6, 23(3):244-245.

[8]苗佩宏, 陈国军, 胡忠杰, 等.氟喹诺酮3种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9(12):951-954.

[9]邵红山, 喻敏.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与疗效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3(25):26.

[10]章登飞.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山东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沙星喹诺酮西沙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
氟喹诺酮类和严重心律失常危险:基于人群的研究
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