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粘降脂丸配合通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药物研究

2018-06-25赵春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降脂急性期中风

赵春兰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 其世界平均发病率为0.2%,而我国明显高于这一水平, 且发病率逐年升高[1]。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 溶栓、取栓及介入治疗技术已经成熟, 因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与急救能力等因素, 绝大部分患者错过治疗时间窗, 而内科保守治疗多为抗凝、保护脑细胞, 效果不能使患者完全满意, 且多遗留后遗症。因此, 作者采用中药治疗,以求较好疗效, 故开展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7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中风病区住院治疗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8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排序, 尾数为单数者作为治疗1组, 尾数为0或双数者作为治疗2组, 每组40例, 且不同组患者不在同一病室。治疗1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18例;平均年龄(58.6±12.7)岁。治疗2组患者中,男2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58.8±12.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等标准进行相关诊断[2,3]。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35~75周岁;③无严重的心血管、呼吸、免疫、血液等系统疾病与恶性肿瘤;④患者神志清晰, 无精神障碍;⑤肝肾功检查无异常;⑥患者或家属自愿同意参加本次药物观察。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诊断标准;②入院前发生感染未能控制, 6个月内进行过外科及介入手术;③符合动静脉溶栓或取栓治疗适应证;④脑梗死发病>2次, 并遗留后遗症;⑤发病至来院>48 h, 或来院前已接受过系统治疗;⑥对本次治疗使用药物已知过敏, 或有吞咽困难不能服药。

1.5 治疗方法 治疗1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中风(脑梗死)急性期(2017版)进行治疗。治疗2组在治疗1组基础上加用通栓胶囊(含水蛭、川芎、胆南星, 批号:Z20150797)口服, 0.34 g/粒, 6粒/次, 3次/d;抗粘降脂丸(含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虎杖、三棱、莪术、石菖蒲、桑寄生、决明子、葛根、何首乌、黄芪、香附、郁金、五灵脂,批号:Z20150200)口服, 5 g/次, 3次/d。两组均治疗14 d。

1.6 观察指标[4,5]比较两组入院第1、7、14天中医症候评分、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MRS评分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第1天, 两组中医证候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治疗1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 治疗2组NIHSS评分(6.27±1.57)分、中医证候评分(7.18±2.02)分, 均明显优于治疗1组的(8.03±1.88)、(10.78±2.6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MRS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后, 治疗2组MR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治疗1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中医证候与NIHS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中医证候与NIHS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1组比较, aP<0.05

治疗 1 组 40 14.62±6.03 12.96±4.51 10.78±2.69 11.48±3.58 9.11±2.03 8.03±1.88治疗 2 组 40 14.83±6.11 11.01±3.35a 7.18±2.02a 11.33±3.79 8.52±2.49 6.27±1.57a

表2 两组MRS评分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中风之病, 中医认为其为“内风”致病, 而结合当代致病病因, 多以痰、瘀为主。“百病多以痰作祟”, 外感于肺、内伤于肾、脾胃运化失常均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因肝火妄动, 肝阳上亢, 心火肝热, 炼液为痰, 火热上行, 闭阻清窍,发为中风。故在临床治疗中, 以活血化瘀, 化痰通络, 平肝行水为主[1]。

抗粘降脂丸以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 平肝益肾为治疗原则。红花活血化瘀, 通经止痛, 《本草再新》认为“其入肾经,利水消肿”;现代研究认为红花黄色素具有调节血压, 抗凝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6-8]。《本草求真》认为益母草有“入肝,消水行血, 去瘀生新”的作用。当归入心、肝、肺三经, 活血补血, 去瘀血而生新血。虎杖用其祛内风, 利水湿, 破血瘀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其有抗氧化, 降血脂,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9]。三棱、莪术《萃金裘本草述录》云:“破气中之血,血涩于气中则气不通, 能疏阳气以达于阴血, 血达而气乃畅,放前人谓之益气。”用其梳理肝气, 理脾行气之功, 求气血共调。石菖蒲开窍豁痰, 活血理气, 祛风除湿;郁金活血行气解郁。因此本方非简单的降脂, 从整体调和阴阳, 达到活血不伤正, 潜阳而补肾阳, 通络且强筋骨的目的[10]。

通栓胶囊简单组成为水蛭, 川芎与胆南星。张锡纯认为水蛭“存瘀血而不伤新血, 纯系水之精华生成, 于气分丝毫无损, 而血瘀默然于无形, 真良药也”。现代研究认为水蛭可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 抑制血栓再次形成, 改善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日华子本草》认为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 一切劳损, 一切血, 补五劳, 壮筋骨, 调众脉, 破症结宿血, 养新血”。现代研究认为其对运动及呼吸中枢、脊髓反射作用更为明显。《药品化义》认为天南星“主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 头风、眩晕”。现代研究认为胆南星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并对神经中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第1天, 两组中医证候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 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治疗2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治疗1组(P<0.05);治疗第14天, 治疗2组NIHSS评分(6.27±1.57)分、中医证候评分(7.18±2.02)分,均明显优于治疗1组的(8.03±1.88)、(10.78±2.6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2组MR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治疗1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生活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恢复较为显著, 患者自身感受大为提高。

综上所述, 抗粘降脂丸与通栓胶囊可适用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 未增加出血风险, 具有显效迅速、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1]罗玮.通腑清窍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急性期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 2(4):50-5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1):55-5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9-24.

[5]Shinoharay Y, Minematsuk K.Modified Rankin scale with expanded guidance scheme and interview questionnaire:interrater agreement and reproducibillty of assessment.Cerebrovasc Dis, 2006,21(4):271-278.

[6]李金库, 王闯.红花黄色素对脑出血大鼠相关因子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研究.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15):31-32.

[7]胡海娟, 刘秀清, 高文.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患者的效果观察.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6):741.

[8]郭雪婷, 杨晓君, 王颖.复合红花黄色素抗凝血作用研究.新疆农业科学, 2012, 49(9):1759-1763.

[9]钱海兵, 徐玉平, 罗魁.益母草碱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华西药学杂志, 2012, 27(5):528-530.

[10]杨宁,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学术思想.北京中医, 2007, 26(12):775-777.

猜你喜欢

降脂急性期中风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HPLC法同时测定三参降脂液中9种成分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降脂颗粒中5种成分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