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透药术在胸壁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2018-06-25王德翠
王德翠
(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 山东 滨州 251700)
胸壁结核是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的胸壁软组织结核病变,随着肺结核发病率的提高,胸壁结核也有增加的趋势。结核分枝杆菌沿淋巴管引流至胸壁、胸壁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等骨骼和胸壁软组织可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形成胸壁结核。胸壁结核脓肿穿透肋间肌到达胸壁浅层,往往在肋间肌内外各形成脓腔,形成窦道。传统治疗方法是全身抗结核治疗3周~4周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中除进行病灶清除外,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肋骨、胸骨的切除、胸膜剥脱,及胸廓成形。手术创伤大并且术后容易形成窦道,经久不愈。为有效提高新技术在胸壁结核病治疗水平,研究超声电导药物经皮透入治疗胸壁结核治疗效果,探讨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辅助给予超声靶位治疗胸壁结核病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胸壁结核病提供新方法,并进一步探讨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治疗胸壁结核的最佳疗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结核科住院的30例胸壁结核住院患者,其中年龄男19例,女11例,平均(53±7)岁。
入选标准:
(1)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胸部CT检查,胸壁超声、PPD试验(强阳性)、结核菌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病灶局部穿刺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病理活检为结核性肉芽肿诊断为胸壁结核。
(2)排出标准:
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②皮疹、胸背部皮肤破损。
③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支架和人工瓣膜。
④对异烟肼过敏者。
⑤孕妇。
根据诊断标准符合准入标准的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经皮局部透药知情同意书,给予H、R、Z、E抗结核治疗(药物适当减量1/5),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给予病变部位超声靶位投入INH0.1g,每日二次,每次半小时透药,2~3周为一疗程。
1.2 操作方法
主管医师参考胸部CT和胸壁超声定好导入部位,做好标记,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后贴上专用带药耦合凝胶贴片,每个贴片含有异烟肼注射液0.1,连接并固定好治疗仪,电压220v,有效输出功率为1.5w,两个透药电极片相隔3~6cm,采用全输出电压,透入深度4~8cm(根据患者的皮下脂肪及超声测量值、胸部CT个体化制订)。【超声电导仪采用北京诺亚同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NAVA-01TD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著吸收:病灶吸收面积>原病灶的1/2;
吸收:病灶吸收面积≤原病灶的1/2;
不变:病灶无明显变化;
恶化:病灶扩大或播散。
2.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顺利完成1疗程治疗,其中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例因局部皮肤过敏治疗3天后终止治疗;20例显著吸收,8例吸收;总有效率为93.3%,将见图1。
图1
3.讨论
胸壁结核单纯内科化疗效果差,既往几乎所有患者在内科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破溃,选择手术。但是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由于目前抗结核药物在胸壁结核病灶局部血药浓度低,单纯内科治疗治愈率低。低频超声透皮给药机制有非空化效应机制包括对流作用、热效应、机械或辐射力效应、脂类萃取、空化效应等[1]。超声电导入技术是一种透皮靶向药物技术,运用生物闭合电路技术和低频磁场原理,药物快速推进,导入病灶深处,使组织细胞通透性增强,激活药物活性和药效,不损伤皮肤,无疼痛和胃肠道刺激等症状。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具有控释、导电、超声耦合多种性能,驱使已介入体内的药物在病变靶组织匀散,驱使已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药物进入靶组织,促进药物分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有效浓集可达24小时。设备中有智能三维定位系统和适时监测仿真模拟系统,可实现靶向给药过程的靶位调整、速度调整、范围调整和药量调整。经皮透药治疗具有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破坏,减少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等优点。[2]回顾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在结核科内科治疗3~4周后转入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胸壁结核住院患者35例,所有病例都在手术中除进行病灶清除外,有20例进行肋骨、胸骨的切除,2例胸膜剥脱,术后3例形成窦道,病程18月—24月。本组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第一疗程后经胸部CT和胸壁超声复查,病灶吸收良好,避免了患者承受外科手术的痛苦,有17例已临床治愈停药,11例继续内科服药治疗,经评估均能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12月~18月后临床治愈。综上所述,靶位透药具有无痛、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Polat B E,Ultrasound-mediatedransdermal drugdelivery:Mechamisms,scope,and emergingtrends[J].Jour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11,152(3:330-348).
[2]朱于村.促进透皮给药的物理和生化方法[J].国外医药学分册,1993,20(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