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研究

2024-03-25饶星明彭美华李林芳喻佳慧江西省黎川县中医医院江西抚州344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6期
关键词:透药肌张力冲击波

饶星明,彭美华,李林芳,喻佳慧(江西省黎川县中医医院,江西 抚州 344600)

脑卒中又称中风,发病急,破坏性强,是一种突发性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尤其易发生于老年人群[1]。脑卒中发病后,由于患者脑部血压、血氧循环受阻,待缺血一定时间后,将对其脑组织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其损伤程度与血栓大小及发病位置密切相关。痉挛是一种运动障碍,上肢痉挛是脑卒中常见病症。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痉挛肢体可能出现永久性肌张力增高、顽固性疼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有研究[3-4]报道,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均有显著疗效,前者机制可能为通过穴位定向给药对拘挛筋脉起到活血通经、通利经络关节的作用,后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产生NO对组织修复有关,但联合两种治疗技术的疗效是否优于单一治疗尚没有相关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初发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和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即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冲击波治疗组和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5],并经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②单侧肢体功能障碍;③无精神类疾病,能配合治疗者;④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致上肢痉挛者;②由外伤导致骨折、活动受限者;③病情恶化者;④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其中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2.15±5.85)岁;病程25-51d,平均病程(39.15±10.25)d。冲击波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25±5.48)岁;病程26-52d,平均病程(38.55±9.56)d。联合治疗组男14例,女6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1.11±5.99)岁;病程27-51d,平均病程(35.44±8.12)d。上述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均常规采用良姿位摆放、功能性电刺激、神经促通技术、针灸、牵伸技术、作业治疗等治疗手段。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使用广州绿海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电子脉冲治疗仪(电致孔技术),将正负极海绵电极片分别浸润正清风痛宁注射液2ml(湖南正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取患肢天泉、曲泽两穴做定向透药。治疗仪参数选择:固定频率,30min/次,强度为患者耐受阈值,无热量;频次:1次/天,6次/周,共治疗4周。冲击波治疗组:利用龙之杰公司生产的发散式冲击波,标记患侧目标肌肉位置,主要为肱二头肌,使用酒精棉擦拭表皮后匀涂耦合剂,选择直径为15mm的冲击波探头,设置冲击频率8Hz,压强视患者耐受选择2-3bar,冲击次数2000次,对治疗探头施加中高强度压力,手柄下压以皮肤凹陷约0.5-1cm为宜,使其紧贴肌腹,在相应肌肉肌腹上做缓慢往复移动。治疗频次:每间隔4天1次,共治疗4周。联合治疗组:联合上述两种技术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三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肌张力。①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e-Meyer(FMA)评估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定其上肢运动功能,该量表各项评分充分完成记2分,部分完成记1分,不能完成记0分,上肢部分总分共66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越好。②日常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定其日常活动能力,该量表包括10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日常活动能力越好[6]。③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MAS)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其肌张力进行评定,其中0级记0分、I级记1分、I+级记2分、II级记3分、III级记4分、IV级记5分[7]。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男女性别比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FMA评分、MBI评分、MA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对比 三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P<0.0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对比(,分)

表1 三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 <0.05;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与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比较,cP>0.05。

?

2.2 三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对比 治疗后,三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治疗组高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P<0.0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与冲击波治疗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对比(,分)

表2 三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 <0.05;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与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比较,cP>0.05。

?

2.3 三组患者肌张力对比 治疗后,三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P<0.0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与冲击波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肌张力对比(,分)

表3 三组患者肌张力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 <0.05;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与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比较,cP>0.05。

?

3 讨论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是脑血管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破裂出血或者栓塞、梗死、缺血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神经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8]。脑部缺血或出血后将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损伤,而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调节运动系统的中枢神经损伤,将引起患者肢体肌群出现紊乱,从而产生肢体肌张力异常,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当运动神经受损时,脊髓牵张反射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增加肌肉张力出现痉挛[9]。因此,对于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应及时医疗干预,提高其生命质量。中医定向透药采用温热疗法及超声电导技术,使药物更好地渗透至患处。冲击波技术是一种基于冲击波能量作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安全性较高。上述两种治疗方式均被单一使用于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中且效果较好,但对于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并未有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及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发现,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肌张力。

本研究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P<0.0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能有效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分析原因为:中医认为,气血瘀阻、气虚血弱、肌肉偏枯导致中风,应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通过电场定向推动药物离子由皮肤进入病灶,选择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制剂,方中青风藤能祛风湿、通经络、利水、止痛,从而达到祛湿除风、舒筋通络、消肿功效。同时对患者进行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作用于肌梭,并通过肌梭的反射介导机制产生一种特殊的生物学效应,从而缓解上肢运动神经元损伤后高级中枢对脊髓牵张反射的调控障碍,最后通过调节大脑皮质运动区、小脑运动区及脊髓运动区改善运动功能[10]。因此,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通过药物活血化瘀,结合刺激机体神经中枢协同作用,达到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治疗组高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P<0.0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与冲击波治疗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能有效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分析原因为:冲击波治疗能够刺激NO的合成,并通过调节NO参与外周神经接头的形成及神经重塑,帮助恢复神经功能,促进NO生成,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血管新生。并且冲击波的机械作用促进组织松解,缓解痉挛,从而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而在采用冲击波缓解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够更好地使药物到达病灶,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二者联合使用,通过缓解痉挛达到提高患者日常活动功能的目的。

脑卒中患者高级中枢功能受损,运动功能失调,肌张力递质释放,导致痉挛。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及冲击波治疗组(P<0.0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组与冲击波治疗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能有效降低肌张力。分析原因为:中医定向透药通过药物作用于伤害部位,起到通经止痛的作用;其还能增强渗出物吸收、改善局部组织代谢、降低治疗部位的肌张力和减轻关节的僵硬程度,以恢复躯体机能。而体外冲击波是具有机械、空化等作用的高能机械波,能够改善机体组织间的微循环,改变痉挛肌肉的流变特性,改善结缔组织的刚度,缓解高密度组织的裂解,松解发生粘连的组织,促进软组织松解,降低肌张力,从而减轻了痉挛。此外,冲击波还能通过刺激高张力痉挛肌肉进行高频振动,促使乙酰胆碱受体快速变性,类似使用神经肌肉传递抑制剂,使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减弱了痉挛肌肉兴奋性。将二者联合使用,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起到降低患者肌张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能有效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肌张力。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①三组患者样本量较少,易出现偏差。②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因此,后续将针对上述缺陷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进一步验证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效果。

猜你喜欢

透药肌张力冲击波
天枢穴定向透药疗法预防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火龙灸对肺胀病人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的Meta分析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医生集团冲击波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请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