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2018-06-23李百芹
李百芹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学生在高考中也算是考出了优异成绩;忧的是,经常看到很多学生不喜欢甚至厌恶语文,但作为学生,又不得不学。出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扰和无奈,我走进了心理学领域,系统学习心理学后,我发现,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很多时候是我们老师不懂心理学,不懂认知规律,从而使用了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导致的。当方法不对的时候,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错误的方法还会给学生制造学习的痛苦,从而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厌恶情绪。一旦失去了学科兴趣,想学好语文,岂非缘木求鱼!
直到现在,我还经常回顾自己当年的语文教学课堂,反思自己是否也曾经因为不懂心理学以至于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厌食症。让我欣慰的是,即使在没有接触心理学的时候,因为想改变语文课堂,自己已经在不自觉地探索运用心理学这个我当时并不甚知的东西了。
高二學习《史记·选读》。依照老方法,这样的文言文一般是老师从头到尾讲解课文。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实词、虚词,解释;特殊句式,解释。说到底也就是翻译课文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后记住。这种方法,老师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弄明白每一个实词、虚词的意思,特殊句式的用法,文章的内容,段落大意,人物性格,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等等。上一节课,老师要花三节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准备。结果呢,老师口干舌燥地满堂灌,学生密密麻麻地记了一课本,老师对内容烂熟于心,学生听完头昏脑涨,一提起语文就烦。
我想,这不是正好反了吗?学完一篇文章,老师倒是积累了很多知识,学生却没有被喂进去多少。既然效果不佳,为什么不反过来呢?学一篇文章,让学生先做“老师”,大量的查阅和积累,做到对本篇的内容烂熟于心,能讲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而老师只起引领的作用。
于是,我改变了以往教学文言文的做法,重新设计了一种模式—— “小组讨论式学习法”。以《项羽本纪》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研读课文
讨论学习前,每个学生先把课文研读三遍,每一遍任务各不同。
第一遍研读,主要任务是扫清文字障碍。要求学生把生僻字和不认识的字找出来,查词典落实字音字义,拿不准的做好标记。研读课文时不准翻阅翻译资料,不看课后注释,只是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读原文猜文意,学会动脑。
第二遍研读,主要任务是借助课后注释基本疏通文意,并记住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本次阅读,要求学生在诵读中查阅、记住课后注释中出现的实、虚词的意义用法,并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第三遍研读,主要任务是借助手头所有资料(包括《文言文翻译》《教材精析精炼》等)疏通文意。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弄通文意。要求学生每次研读都把疑惑处标记出来。
小组讨论学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讨论学习和巩固
1.根据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方法:每个小组选一名主持人,讨论形式根据课文内容难易大家商量决定。可以由一名同学从头串讲课文;也可以针对其中一段,每人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目标:讨论完后,每名同学都能像老师一样,把课文内容讲给全班同学听。
要求:每名同学必须发言,要么提出问题,要么解答问题。
任务:(1)讨论结束后,主持人将本组同学讨论后的疑惑记录下来。(2)本组同学找出一定数量(具体数量由老师指定,比如5个重点实词,3个特殊句式的句子等)的重点难点,并设计成题目。
2.答疑解惑。
经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的主持人提出本组疑惑,全班同学讨论回答,也可指定某个小组来回答,老师点拨。
3.互相检查验收。
将讨论时找出的重点难点设计成的题目,在组与组之间互相检查提问, 根据答题情况,老师予以奖励。
(二)文章内容理解部分的讨论
以上基础知识掌握之后,就是分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以及知识拓展的环节。老师设计题目,小组讨论解答。
1.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你是否喜欢他,理由是什么?要求尽量引用原文中的话作答,看谁引用得多。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背诵积累。
2.项羽的性格特点,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如果让你来刻画这一人物,你会怎么写?除了课文的内容,你还知道关于他的哪些故事?
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和特点,并通过学生讲述课本外故事,激发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兴趣。
3.刘邦和项羽你更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要求尽量引用原文的内容作为论据。目标:引导学生跳出字词句的小圈子,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并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人物形象和写作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4.有人说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但一成一败,这与性格不无关系。有的同学喜欢刘邦,有的同学喜欢项羽,就各自的观点分成两方,展开辩论。要求课外充分搜集材料后进行。
目标:进一步延伸阅读,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积累,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
课堂效果
第一,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之前,遇到文言文,学生认为老师不讲解自己就不知道,甚至不可能知道文章的意思是什么。努力学习,就表现在好好听老师讲解并做好笔记。所以,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杖,完全是被动的。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法之后,学生第一感觉是再遇到新的文言文不打怵了,觉得自己猜测文意的能力强了。当学生主动去猜测,去搜集,去查找资料,以弄通文意的时候,便是他离开拐杖主动学习的时候。教育教学艺术的关键就是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教育为自我教育。一旦主动,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更何况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老师的作用应该是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因为积累是不能代替的。
第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了知识积累,拓宽了知识广度。
讨论到项羽的性格的时候,一名同学从她小时候姥姥带她看戏讲起,到她课外读到的项羽的故事,到京剧《霸王别姬》,一直谈到课文中的项羽,分析得淋漓尽致,最后动情地总结说:“我喜欢项羽。尽管他败了,但是,他的善良,他的气度,他对爱的诠释,他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让他虽败犹荣!”刚说完,全班同学立刻情不自禁地为她鼓起掌来,我也把自己的掌声送给了她。为自己学生的精彩鼓掌,那是老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同学的精彩必然激发出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接下来,在讨论到“你更喜欢项羽还是刘邦”的时候,双方同学不但熟练引用课文内容进行论证,还不断地引经据典,双方讨论热烈,妙语连珠,精彩纷呈。这时候,老师只需要发现亮点,及时表扬,并激励不肯发言的同学勇于表达即可。
第三,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内容理解到位,并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因为讨论中要求尽量用原文内容说理,这就需要反复查阅课文并背诵部分语句,在反反复复中,自然就夯实了基础,加深了理解。同时要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自然也就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学习《屈原列传》时,学习完基础知识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屈原的看法。题目为《我想对你说》,要求尽量引用原文。没有字数和文体的限制。令人惊奇的是,一节课的时间还没有到,同学们就完成了,很多学生的文章超过1000字。其中不少文章文采斐然,让老师拍案叫绝。有位同学写道:“屈原啊,我想对你说:怀石自投汨罗,虽可保身之察察,皓皓之白。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不顾家国之需,以与日月争光之志,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令人叹惋!家国有损,百姓伤心。岂不是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也!”这样的见识,让人很难相信是出自中学生之口。
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有了自信心:看来,我的新路子走对了。
后来,我接触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这使我更加自信自己当年走过的路是正确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大量阅读,完成知识和文化积累,从而实现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我就是这么做的。
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中学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心理上强烈要求自主,渴望独立。把任务交给他们,正好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满足了他们这个时期特别渴望的表现自我的欲望,他们自然会争先恐后地表现。同时,这个时期同伴影响的力量不可估量,表现好的孩子自然成为大家的榜样。另外,学习中加入一些竞争的成分,也是他们这个年龄的最爱。
“小组讨论学习法”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显形的或许如此,隐形的收益更多,也更有价值。当学生学会了自主并养成习惯,学习真正成为他自己的事情,还有什么样的目标不能达成呢?
苏格拉底说:“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名好的老师不应该把课堂变成自己的表演秀,而应当利用小小讲台激发和点燃学生无穷的学习欲望。这是最重要的。做不到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是枉然,也就真的是枉為人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