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急从教育上着手”
2018-06-23谢小庆
今年是农历戊戌年。“戊戌变法”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甲子”。回望两个“甲子”中走过的曲折道路,生出许多的感慨。
“甲午(1894年)”之败,使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是不够的,仅仅“师夷之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改变陈腐昏聩的政治制度。为此,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力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康、梁致力于“立宪”,试图以英国、日本为榜样,建立君主立宪的宪政体制。最终,包括康、梁在内的朝野改革派促成了“戊戌变法”。
曾经在英国学习海军的严复对西方政治有较清楚的了解。尽管严复高度认同西方的政治制度并赞同改革政治,却没有像孙、康、梁、谭嗣同等人那样表现出移植西方政治制度的热情,没有表现出“革命”或“立宪”的热情。在他戊戌年(1898年)正式刊刻的《天演论》中,以西班牙和英国的发展历史为例,主张从教育上入手实现变革。他说:“善治如草木,而民智如土田。民智既开,则下令如流水之源,善政不期举而自举,且一举而莫能废。不然,则虽有善政,迁地弗良,淮橘成枳。一也。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极其能事,不过成一治一乱之局。二也。此皆各国所历试历验者。”“夫言治而不自教民始……皆苟且之治,不足存其国于物竞之后者也。”(《天演论》导言八)
基于这种“开民智”的认识,严复认为“民之可化, 至于无穷,惟不可期之以骤”,主张“相其宜,动其机,培其根本,卫其成长,则其效乃不期而自立。” “始以易简,伏变化之机,命之曰储能;后渐繁殊,极变化之致,命之曰效实。储能也,效实也,合而言之天演也。”(《天演论》论一)
1905年1月,孙中山在伦敦拜访严复,严对孙说:“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当时,孙中山回复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百余年后,重读这段孙、严的对话,回首中国发展的坎坷历史,不能不赞叹严复的洞见。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但继而有袁世凯的“登基”,军阀的混战,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确实是“害之除于甲”而“见于乙”,“泯于丙”而“发于丁”。不能不承认,后来出现的“淮橘成枳”“成一治一乱之局”的现象,确实不幸被严复言中。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积极参与者之一,梁启超撰写的《戊戌政变记》是今天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戊戌以后,伴随更多的阅读和阅历,伴随对各国的实地考察,梁启超逐渐更清楚地认识到通过教育实现“新民”的重要性,其关于救亡强国的认识逐渐向严复靠拢。他说:“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靓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者也。”
梁启超曾批评中国“食洋不化”的现象说:“自由之说入,不以之增幸福,而以之破秩序;平等之说入,不以之荷义务,而以之蔑制裁;竞争之说入,不以之敌外界,而以之散内团;权利之说入,不以之图公益,而以之文私见;破坏之说入,不以之箴膏肓,而以之灭国粹。”
回首百余年来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回首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又不能不赞叹梁启超的洞见。改革以来的40年,人们关于自由、平等、竞争、权利的意识普遍增强,但是,相应的守法意识、义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不仅没有同步增强,甚至出现了滑坡,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让人失望乃至痛心的现象。
关于“新民”和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人曾经有非常清醒的认识。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说:“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时说:“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访问北京师范大学时说:“‘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稱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又到“戊戌”,两个“甲子”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完成了“救亡”的任务,正步履坚定地走在民族复兴的路上。中国的教育,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开民智”和“新民”的任务仍然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2018年3月16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 “两会”记者会上说:“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培训。”2018年4月8日西安电视台播出的《问政时刻》节目中,西安市教育局仅仅得到21.89分(满分100分)。这两条新闻可能并不能反映中国教育的全貌,但多少可以折射出今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类问题,浪费孩子们宝贵的生命事小,败坏孩子们学习的胃口事大。
起早贪黑、辛苦操劳的老师、校长和教育局长们常常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常常受到种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和掣肘。网上网下,我常常听到太多的抱怨、哀叹、嘲讽、发泄,我常常可以感受到教育工作者们无助、无奈的情绪。同时,我也看到许多教育工作者从汹涌席卷的应试教育中挽救“小范进”们的艰苦努力: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蔡林森校长,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刘希娅校长,北京四中的顾德希老师和刘葵老师,江苏南京师大附中的吴非老师,复旦大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以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党三尧小学的石皇冠老师……许许多多,不胜枚举。
鲁迅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想到那些为了孩子而埋头苦干的老师、校长和教育局长们,我就像鲁迅一样相信:中国人有理由自信。
戊戌之年,重读两个“甲子”之前中国仁人志士关于教育的言说,我想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确实值得自豪和骄傲。反腐,发展经济,治理雾霾,捍卫国家主权,完善法治……所有这些,都很重要,有些还非常紧迫。但是,与之相比,“从教育上着手”则更为重要。
想到这些,时时萦绕我心头的迷茫情绪又一次被驱散。我知道,从城市到乡村,从小学到中学,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在为儿童们创造着更健康的成长环境。这些努力,终将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冲破束缚教育健康发展的镣铐,开创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谢小庆,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