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化疗毒性与中医体质之间关系

2018-06-22

吉林中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偏颇湿质阳虚

许 鹏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2000)

胃癌(Gastric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健康。中医认为,药物效应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体质因素决定的,体质偏颇会对特定的病邪有易感性[1],体质会随着病情的性质、发展阶段、患病时长发生变化;长期服药亦会对体质产生影响,如口服部分因药性峻烈、药性阴阳偏性明显的中药,可导致体质平衡失调[2]。体质及体质的遗传性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组成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并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本研究即为初步明确胃癌患者的化疗毒性和中医体质分型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9月,陕西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部分其他医院住院患者。79例胃癌患者中,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2.68±10.93岁。其中男63例(79.6%),女16例(20.4%),男女之比约为4:1。平均年龄(54.68±12.93)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70岁,其中以51~60岁高发,占总病例约1/3(36.7%)。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34例,低分化腺癌21例,黏液腺癌5例,其他类型15例。贲门部癌29例,胃体部癌18例,胃窦部癌32例。

1.2 入选标准 1)全部病例经病理诊断确定为胃癌,均有病理诊断,临床分期为Ⅱ~Ⅲ期;2)肝肾功能,心电图无显著异常;3)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者;4)体力状况尚好,ECOG≤2分者;5)年龄≥18岁,≤72岁;6)不得联合已知会影响DPD表达的药物比如雷替曲塞(Tomudex)以及其他的嘧啶衍生物如抗病毒药物索立呋啶(Sorivudine)等;7)既往未曾应用5-FU;8)白细胞计数绝对值> 4.0×109/L,血小板计数 >100×109/L。

1.3 中医体质分类及治疗方法

1.3.1 中医体质分类 参照2009年4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及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的体质分型标准,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类型。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ZYXH/T157-2009)进行判断。首先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

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相加。

转化分数= [(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

判定标准 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如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40分即为平和质;如任何偏颇体质评分≥40分即为该种偏颇体质。

1.3.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DCF方案化疗:按先后顺序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l,静脉滴注;DDP 75 mg/m2,dl静脉滴注; 5-FU 750 mg/m2,dl-5 静脉滴注, 8 h。观察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血液毒性、口腔黏膜炎及腹泻情况,不良反应评价按WHO毒性分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f检验、方差分析用于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体质分型情况 平和质13例,占16.5%;痰湿质19例,占24%;气虚质15例,占19%;阳虚质13例,占16.5%;湿热质5例,占6.3%;阴虚质3例,占3.8%;气郁质6例,占7.6%;血瘀质5例,占6.3%;特禀质0例,占0%。

表1 各体质化疗毒性评分与全体化疗反应评分之间的比较情况

表2 各体质口腔黏膜炎、血液毒性、恶心呕吐、腹泻评分与全体评分之间的比较情况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仅次于肺癌。中国、日本、俄罗斯、拉丁美洲、东欧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存在男女差异,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3]。超过70%的胃癌新发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约 50%的病例发生在亚洲东部,主要集中在中国。近年来日本等多个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4-6],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下降、减少食盐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摄入、筛查和治疗手段的提高等有关[7-9]。虽然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及高发区的前期研究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趋势[10-12],但我国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仍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 42.6%和 45.0%,在全球 183个国家中位于发病率第 5 位、病死率第 6 位[13]。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估计,2015 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约为 67.9 万例,胃癌死亡病例约为 49.8 万例,依然是严重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4]。

中医学虽无胃癌的名称,但根据胃癌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将其归属于“胃脘痛”“反胃”“噎膈”“伏梁”“积聚”等范畴。中医学早在《内经》中就依据病人的体质类型来诊断疾病,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到:“必先度其肥瘦、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医宗金鉴》载:“人感受气唯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病邪因患者体质的不同,可表现出从化不一,这是由于中医体质的不同而导致病证的多变。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之气来源有二,一来源于先天父母,二来源于后天水谷。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而饮食起居、生活环境影响体质的后天形成,使得后天因素对体质具有部分可调节性。脾胃之气充盛,化生有源,则元气随之得到补充亦充盛,体质亦强;若脾胃气衰,则元气得不到充养而随之衰退,体质也受到影响。

张向农等[15-16]对171例胃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平和质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 17.46%,而8种偏颇体质占到82.54%,以阳虚质(23.98%)、气虚质(23.39%)居多,提出气虚质是胃癌患者的基本特征。郭亚蕾等[17]对80例胃癌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胃癌患者中8种偏颇体质约占97.5%。而在一般人群中平和质大约占调查对象的 48%[18]。本研究结果发现,79例胃癌患者中的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为主;患病部位以贲门部癌和胃窦部癌居多。通过对79例胃癌患者按中医体质九分法进行分型,发现胃癌最常见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比例最高占24%,阳虚体质16.5%,气虛体质19%,其次是气郁质和血瘀质,分别占7.6%和6.3%;提示胃癌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痰湿质化疗反应评分高于全体,气虚质、阳虚质化疗反应评分低于全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化疗反应评分均高于平和质的化疗反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各偏颇体质间化疗反应评分,提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间化疗反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均高于气虚质、阳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细化分析发现,痰湿质在口腔黏膜炎、血液毒性及恶心呕吐评分上高于全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和阳虚质在血液毒性和恶心呕吐评分上低于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和血瘀质在恶心呕吐反应评分高于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的出现,显示人体体质已出现津液代谢障碍。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显著改善、应酬及烟酒嗜好的增多以及好食肥甘厚腻,都可影响脾胃功能而出现酿湿生热。恣食辛辣、肥甘之物,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水湿内蕴,日久化积形成痰浊肿物。《景岳全书》云:“饮食之滞,留蓄于中……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外科正宗》指出:“痰痈者……多致脾气不能传运,遂成痰结。”脾胃受损,痰湿内蕴,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痰瘀交结,日久形成肿瘤。《疡科心得集》认为:“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癖血,浊气痰滞而成。”王琦等[19]通过对1036例痰湿体质调研,发现痰湿体质的发生率与地理区域有非常显着的相关性,以青海、西藏地区发生率最高。气虚质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饮食劳累或久病引起的脏腑功能减退。脾胃虚弱气血化生无源,李东垣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景岳全书》曰:“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积聚之病。”脾胃失运日久可至气虛,日久津液不能输布,可形成痰湿凝聚。另外,多数医者以寒凉之品治疗肿瘤,更加重了阳虛寒凝的表现。阳虛体质,阳不制阴水泛为痰,《丹溪心法》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朱丹溪说:“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天之有曰也,阴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理脾则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脾胃功能失调,脾失健运或脾阳不振,健运无权,气血生化无源,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水湿内聚,生痰成饮。久而久之,肾阳也会受到影响,而成脾肾阳虛之证。本研究发现,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为胃癌的主要偏颇体质分型。

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为ECF为主,DCF方案在NCCN指南中被放在了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的治疗中。但欧洲医学研究委员会胃癌辅助化疗临床试验收集了503例胃癌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术前及术后均给予3周期DCF方案的辅助化疗组。其中接受了辅助化疗的患者明显降低了肿瘤分期,并且延长了肿瘤的进展期(分别为19个月和13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个月和20个月)以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36%和23%)[20]。

中医体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到目前为止,中医体质学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医体质学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很少,中医体质学与肿瘤的资料更寥寥可数。本研究病例存在地域限制,样本代表性较差。本研究中因条件所限未将中医证型纳入与体质一并分析。在本次研究中不同中医体质间的化疗反应经统计分析,提示不同体质间的化疗反应有明显差异,此项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以验证。

[1] 童福易, 赖仁胜, 薛博瑜,等. 试论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发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2, 21(10):1128-1130.

[2] 张淼, 陶晓华, 陈广坤,等. 中医学领域“毒” 的涵义[J].吉林中医药 , 2013, 33(9):865-866.

[3] 王吉耀.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31.

[4]FITZMAURICE C, DICKER D, PAIN A,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2013[J]. JAMA Oncol, 2015, 1(4):505-527.

[5]KATANODA K, MATSUDA T, MATSUDA A, et al. An updated report of the trends in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Japan[J]. Jpn J Clin Oncol, 2013, 43(5):492-507.

[6]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2016[J].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1):7-30.

[7]WATANABE M, ITO H, HOSONO S, et al. Declining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y birth-year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 Cancer Sci, 2015, 106(12):1738-1743.

[8] TANAKA M, MA E, TANAKA H, et al. Trends of stomach cancer mortality in Eastern Asia in 1950-2004: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using age, period and cohort analysis[J]. Int J Cancer, 2012, 130(4):930-936.

[9]BERTUCCIO P, CHATENOUD L, LEVI F, et al. Recent patterns in gastric cancer: a global overview[J]. Int J Cancer,2009, 125(3):666-673.

[10]CHEN W Q, ZHENG R S,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 CA Cancer J Clin, 2016,66(2):115-132.

[11]孙喜斌,刘志才,刘曙正,等.林州市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水平及变化趋势[J].中华肿瘤杂志, 2007, 29(10):764-767.

[12]邹小农,孙喜斌,陈万青,等.2003-2007年中国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J].肿瘤, 2012, 32(2):109-114.

[13]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DIKSHIT R, 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mortality worldwide: sources, methods and major patterns in GLO-BOCAN 2012[J]. Int J Cancer,2015, 136(5):E359-386.

[14]CHEN W Q, ZHENG R S,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 CA Cancer J Clin, 2016,66(2):115-132.

[15] 张向农,王欣,王梅,等.355例肿瘤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17(5):13-16.

[16] 张向农.基于体质调理的温阳法防治胃癌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17] 郭亚蕾,徐建杰,张展洁,等.80例胃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J].江西中医药, 2012, 43(8):11-13.

[18] 陈念昭,蓝家荣,谢敏.1872名温州地区居民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5,25(5):512-513.

[19]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1.

[20]罗兰 T.斯基尔.癌症化疗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31.

猜你喜欢

偏颇湿质阳虚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