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见声音到读懂音乐
2018-06-21王英
王英
摘要:音乐感受力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轻度特需幼儿由于认知低下、注意力缺陷、感知觉异常等,导致其对音乐信号的感知速度较为缓慢,对音高、强弱、快慢等音乐元素的感受力存在障碍,难以形成完整的音乐表象,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较弱。运用出声言语、有形图谱、表情达(义)等“多感官刺激”策略能有效调动多种感官知觉通道,来提高轻度特需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关键词:轻度特需幼儿;音乐教育;多感官刺激;音乐感受力
随着特殊教育理念的提升和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轻度特需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不仅能让正常幼儿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获得生活、学习的快乐,也能让轻度特需幼儿感受到心灵的温暖与美的陶冶,同时更能作为一种教育康复手段,有效促进轻度特需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轻度特需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多感官刺激”概念界定
轻度特需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多感官刺激”,主要是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纯听觉的音乐刺激转化成视、听、触、运动等多种感知觉刺激,帮助轻度特需幼兒有效运用耳朵、眼睛、肢体、皮肤等多个感官接收音乐信号,促进其调动视觉、听觉、本体觉、触觉等多个感官知觉去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
在“多感官刺激”理念关照下的轻度特需幼儿音乐教育策略,是指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和材料直观、具象地呈现音乐元素、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充分调动轻度特需幼儿的各种感官,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内容,从而提升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轻度特需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多感官刺激”实践策略
(一)融入出声言语唤起对音乐的自我提醒
例如,在《刷牙、洗脸、梳头》音乐律动活动中。活动初期,教师让特需幼儿先放慢速度学念儿歌,同时,在念完“起床”“牙齿”、“小脸”三个词后教师用动作提示孩子进行模仿,并提问“我们要刷几次?”,“我们要刷的快还是慢?” 把动作进一步分解,明确动作要领,来强化特需幼儿的动作数量与频率,待到他们能比较熟练的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时,再配上音乐进行律动练习,用出声言语提醒自己做到动作和乐句的匹配,这样既增加了音乐活动的乐趣,通过出声言语的自我提醒也有助于轻度特需幼儿的语音训练和言语发展。
(二)利用有形图谱提升对音乐的自我感知
在图谱的设计中,有些图谱往往是各种类型都综合其中。如歌唱活动《小雨沙沙》中的音乐图谱,歌词中的“小雨”、“种子”、“发芽”、“长大”分别用具象的写实图片来表示;“沙沙沙”和“在说话”分别用雨点和嘴巴的符号来表示;衬词“哎呦呦”和“哎呀呀”采用了象征性的圆点来表示;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节奏则是采用在八分音符对应的图谱下方下加一线来进行区分。这些图谱方法的运用将原本以听觉感知为主的音乐进行了可视化处理,能更好地帮助轻度特需幼儿理解、记忆音乐内容,提升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借助表情达意(义)强化对音乐的自我理解
以音乐欣赏活动《闲聊波尔卡》为例。教学伊始,教师将轻度特需幼儿带入“我们一起来洗澡”这一生活化的故事情境中。乐曲开始部分借助语言创设“洗澡准备”环节,为了能让特需幼儿拿捏拍点,我们降低难度,改为能匹配儿歌的两拍一个动作,如口述“肥 皂|准备 好|”并做相应动作。乐曲第二部分,在儿歌的提示下我们借助形象的“试水温”情境,让孩子们紧跟着拍点做动作。第三部分则借助自下而上“擦肥皂”的情境来表现明朗欢快的上行乐句。乐曲的第四部分是四个规整的乐句,我们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清洗身体的四个部位”中。
(四)整合多感刺激完成对音乐的自我建构
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首先选取大狮子和小狮子两个具体形象,来表现音高的不同,这是“形”的视觉刺激进行自我感知。其次,借助手势的高低来表现音的高低,给轻度特需幼儿直观的形象,是为“义”的视觉与认知刺激,帮助其达成对音乐的自我理解。最后,教师说“大狮子走路重重的”这句话时声音故意放低放粗,来表现低音;在说“小狮子走路轻轻的”时声音放轻提高来表现高音,这就是“音”的听觉刺激进行言语提醒。
“多感官刺激”在轻度特需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践运用,不仅丰富了音乐教育的活动形式,激发了轻度特需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其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的感知更加敏感,对音乐内容和情绪的感受、理解力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其认知、联想、动作及情感的发展,使得轻度特需幼儿的情绪更为稳定,情感表达更为生动和多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江苏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2]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幼儿园经典音乐游戏[M] .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