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有效教学策略
2018-06-21罗晓芬
罗晓芬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和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学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尤为重要。历史学科是建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学科,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学科不仅仅要重视时间,还要重视空间,时空是历史的思维活动和发展历史意识的基础,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时空观念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时空观念的培养,并以此为起点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认识。下面针对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一、编制大事年表、时间轴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及脉络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时间节点的理解和记忆尤为重要,让学生作无序的记忆,很容易忘记,也很容易混淆。对于一些时序多、重要事件多的知识点,我们可用大事年表、时间轴来展示历史的时序,便于学生梳理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建构整体网格化知识体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真正走进历史、领悟历史。利用大事年表、时间轴有助于学生根据时序性发展理顺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历史现象或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如讲述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时,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把握这一历史事件。无论是建立主线时间轴,还是创建大事年表,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清晰历史发展线索;二是明晰历史发展脉络,为整体学习打下时序基础,避免遗漏重要知识点。否则,碎片化的知识,无助于其养成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与问题的能力。
二、用历史地图册构建学生空间知识结构
初中配套的历史地图册是必备的教辅材料,是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构建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工具。它以空间形式為主,用语言简明而准确地表示历史疆域的变化、民族的分布、战争的进程、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等。课堂教学中活用历史地图册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通过课堂中历史地图册讲解与学习,在学会识别历史地图和掌握古今地名位置及区别等知识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讲到“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时。如果只靠课文中的文字叙述,学生只能简单机械地把这些知识接收下来。而借助地图册“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图,这时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就能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情况就一目了然,学生就容易构建出历史空间。
三、联系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续对话,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观照和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是学生历史素养水平的体现。将史事放在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同时段的空间对比和联系,理解空间与环境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抽象、总结认识到历史规律,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明治维新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分析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比较。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两国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巨大冲击以及本国国内时局的动荡。中日两国在都被打开国门后,面对这样的屈辱,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但是两国的结局却囧然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顺利的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也给我们国家带来沉痛的灾难。而我国洋务运动画虎不成反类犬,没有太大的改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中国社会制度的畸形发展。整体而言,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变,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通过推翻原有的统治,在满足大多数人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的改革,有其彻底性和不可违性,相反,我国的洋务运动就没有那么彻底,就体现其不彻底性和软弱性,同时也就预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结果。
朱光潜先生说“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而要真正实现这种“联贯”,就必须把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历史的”考察,尤其要宏观而长时段地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思索现实与未来,这也是时空观念素养的最高要求。
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历史核心素养与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机结合、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老师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找出最有效、最有操作性的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历史教学月刊》, 2016(2):21-26.
[2] 高月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新教育》,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