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6-21王荣姿
王荣姿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阅读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理应尝试对学生自身的自主阅读能力展开培养,促使其可以自主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以此完成知识消化,进而提升学习质量。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高效课堂模式下初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对于其中的细节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指导工作;高效课堂;模式;初中学生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所谓高效课堂,主要是指在最小教学投入的基础上获得最大效益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阅读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直接体现出学生们的综合水平。为了确保学生们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理应认真处理教和学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
对于课堂阅读教学来说,基于教师的个人指导,理应具备一定的形式,教师需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以此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使其综合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在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理应改进早期的模式,并非只是让学生们进行知识学习,而是将课文当作是一个重要的实例,以此对学生们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由此能够看出,教师理应对阅读方式进行认真设置,以此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并且可以由自己进行掌控[1]。
二、以读代讲
众所周知,“读”可以算作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模式。学生们自身的阅读质量,将会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在早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将自己当做是课堂的中心人物,将重心更多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而很少会给学生们充足的朗读时间以及默读时间。甚至有时一篇课文的教学全部结束了,学生自己仍然无法流利地完成朗读。如此自然无法确保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完成课文朗读。为此,教师便可以尝试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2]。
所谓“以读代讲”,也就是基于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训练的相关内容,尽可能为学生们给予大量的时间,让其在朗读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学生们先进入到课文内部,再逐步从中走出,认真展开体会。学生们通过使用不同的语气,根据句子的内容,合理停顿。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必然会上升一个高度。如此一来,其创新性思维也能够得到发展,并將自身的情感全部激发出来。而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相关知识展开练习,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对于“以读代讲”法来说,此类模式可以将读书工作做为重要基础,从而将训练的思想性价值全部体现出来,有效处理“讲”和“读”之间存在的各方面关系,从而能够确保文章自身的整体性价值不会受到影响。
例如,在进行课文《北冥有鱼》学习的时候,教师便需要让学生们思考此文章作者如何以雄奇的想象塑造鲲鹏形象。通过自己的朗读,可以从中读出哪些内容,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文章前三句用顶真,读出连绵,流畅之感,感知鲲鹏硕大的形象;出现夸张式的描述时要重读,极度夸大的数字——“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读出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天之苍苍”两句要读得深情款款等。之后再通过交流的方式,与他人积极展开沟通,分享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文章的认知将会更为深刻,并且可以将自身情感代入其中,以此提升学习的整体效果[3]。
三、以议代讲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知识水平十分有限,因此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完全理解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明确,当学生们对课文提出质疑的时候,自己需要怎样处理。为了面对这一问题,教师便需要采取设疑的方式,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如何处理。而通过“以议代讲”的方式,对学生的个人智慧进行启迪,让其自由发表意见。一般来说,主要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让学生们自主议论,结合自己的个人生活,共同完成问题处理。其二是师生之间共同议论,在良好的氛围之中完成问题处理。
如,在学习课文《纪念白求恩》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关于白求恩战场参加医疗工作的影视参考资料。然后让学生将白求恩的行为与今天某些同学的学习生活行为表现进行对比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会有效提升,提升学习效果,进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处理好“教”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们认真参与其中,从而可以使得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增强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席劼.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11):85-86,共2页.
[2]吴晓花.浅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创建高效语文课堂[J].课外语文:下,2017(8):86-86.
[3]王晓秋.论自主高效课堂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