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优势理论研究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2018-06-21刘依娜

商场现代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后发优势

刘依娜

摘 要:后发优势理论最初是用于解释后发国家经济增长现象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它成为了一套用于指导后发国家、地区和企业赶超先进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理论工具。本文通过对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的回顾、梳理和总结,发现大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后发国家、地区和企业实现赶超的关键在于对技术和制度的学习,并且强调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制度学习

一、国外后发优势理论研究回顾

1.后发优势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后发优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Gerschenkron,1962)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一书中提出的,他在研究俄国、德国等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后发现,各国工业化起点可能不同,但是经济水平越落后,其增长速度反而越快,他将这种反差优势确定为“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之后列维(Levy M.J.,1966)指出了后发国存在五大后發优势,同时也存在三大后发劣势,而且互相制约。纳尔逊和菲尔普斯(Nelson P.R.& Phelps E.S.,1966)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了模型化,他们认为技术差距值越大,后发国技术进步的速度就越快,两者呈正比例的线性关系,而技术进步越快,经济发展也就越快,但会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而减慢,最终保持一个“均衡技术差距”。阿布拉莫维茨(Abramovitz M.,1989)提出了“追赶假说”,即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越低,其增长的速度就越快,前提是后发国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后发国通过教育等途径形成的不同的技术能力,不同质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日本学者南进亮(1992)以日本工业化历程为背景提出了“后进利益论”,他认为日本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利用,70年代后,随着技术和经济等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后发优势也逐渐消失了。

2.后发优势理论的深化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学者们更多的转向了对后发优势的达成和利用的研究上,如伯利兹和克鲁格曼(E.Brezis & P.Krugman,1993)在总结后发国成功发展经验后,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提出了技术发展的“蛙跳”(Leap-frogging)模型,即后发国可以直接采用某些处于技术生命周期成熟前阶段的技术,在某些产业实施技术创新和超越,从而能进入国际市场与先进国家竞争。弗里曼(Freeman C.,1996)认为后发国如果长期内没有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做好制度变革的准备,就会丧失后发优势的机会窗口。马佐莱尼和纳尔逊(Mazzoleni R.&Nelson; R.R.,2007)研究认为人才流动、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后发优势的获得有积极的作用,而各种制度特别是公共研究制度是后发国经济成功追赶所必须的关键因素。琼斯和罗默(Jones C.I.&Romer; D.M.,2009)提出后发国必须具备良好的规则,才能够实现技术的追赶,否则,技术存量就会陷入停滞状态。马德森(Madsen J.B.,Islam M.,Ang J.B.,2010)等学者用研发强度和教育成就度量后发国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他们发现后发国加强对教育和技术转移的研发投入可以提升其追赶能力。

二、国内后发优势理论研究回顾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并研究后发优势理论。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该理论的深化解释与拓展应用,研究角度也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国家视角向企业视角延伸。

1.后发优势理论的国家视角

罗荣渠(1993)开始论证了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林毅夫(1999)指出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在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具有选择性,可以是引进或模仿,而先进国家只能通过创新实现技术进步。陆德明(1999)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因、机制和政策等,并提出了后发国发展动力转换假说,即后发优势因差距而存在,通过资本、技术和制度的引进、模仿和学习而发挥作用,随着差距的缩小而逐渐消失,最终后发国必须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杨小凯(2000)认为后发国如果只通过技术模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短期内可能会成功,但长期发展可能会失败,后发国应该先进行制度模仿,通过宪政体制改革克服制度方面的后发劣势,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林毅夫(2003)对此表示异议,他认为后发国并非要先实现宪政体制改革才能避免后发劣势,后发国利用后发优势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金明善等(2001)深化总结了后发优势包括选择、途径、精神和学习的优势,并可划分为资源型、机遇型、创新型、传导型和“强政府”型五类后发优势。简新华等(2002)认为后发国存在资本、技术、人口、制度、管理、竞争等方面的后发劣势。郭熙保等(2004、2009)认为后发优势主要包括技术、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的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后进国存在的客观有利条件,具有相对性、客观性、潜在性和递减性的特征,他强调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来自于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张军扩等(2014)提出了后发优势的“追赶周期”,并将“追赶周期”划分为起飞、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中低速增长和增速回归五个阶段,他们认为我国经济已经从数量扩张型高速增长转向了质量提升型中高速增长阶段。

2.后发优势理论的区域视角

进入21世纪,国内有学者将后发优势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如王必达等(2001)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认为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滞后形成了广泛的技术性和制度性的后发优势,因此西部大开发应该走学习型发展道路。窦丽琛等(2004)研究则出现了不同结果,她利用我国1991年-2002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只在高技术地区内部及相对于国外技术先进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后发优势。杨永春、张从果(2003)区分了区域发展的层次体系,论述了后发优势的特点和内容,并指出在利用后发优势过程中,必须要克服可能存在的后发劣势。李光泗、徐翔(2008)利用收敛分析框架对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肖利平(2010)通过对后发优势假说和吸收能力假说的实证检验,认为初始收入水平低蕴含着后发追赶潜力的可能性,其实现需要足够高的吸收能力。从中国区域经济来看,初始收入水平最低的西部地区追赶的潜力最大,但初始收入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由于吸收能力较高追赶的能力也较高。

3.后发优势理论的企业视角

施培公(1999)从技术模仿创新的角度研究了后发优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阐述了后发企业和后发国进行赶超的直接基础和内在机理,他指出将模仿创新作为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周莉珠(2002)研究认为企业的后发优势来源于技术和制度学习中时间和物质成本的节约,并随企业的发展而递减,因此企业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后必须寻求发展动力的转换,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窦伟(2006)认为创新国际化才是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跨越赢得后发优势的有效途径,如建立海外研究机构。侯高岚(2007)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了后发优势的实现路径,她认为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较多时,融入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可不断提升后发优势;而当经济、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接近时,发展本国的跨国公司才是提升后发优势的捷径。王洋(2011)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后发优势,也存在后发劣势,即组织劣势和不完善市场劣势。杨震宁等(2014)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技术变革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越强,制造业企业获得后发优势的机会越大;在不同技术体制内和不确定性技术变革条件下,采用突破性技术追赶战略更容易获得后发优势,采用渐近性技术追赶战略抑或不能获取长期的后发优势。崔海云等(2016)认为后发企业可以借助后发优势以及基于创新网络嵌入、技术轨道变革、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赶超战略,实现“蛙跳”赶超领先企业。

三、后发优势理论的总结与启示

从上述的研究文献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者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上,他们考察了后发国后发优势的存在原因、作用机理、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上等,总结如下:

后发优势的存在原因是后发国经济、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作用机理是后发国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等,获得技术的快速进步,技术的快速进步又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表现形式是后发国获得比先进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水平;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吸收能力、基础设施、教育投入、制度水平、政治体制等;实现途径是在具备一定能力条件下,通过引进、学习、模仿和创新等方式,从而获得经济增长经济性和速度性。

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拓展了后发优势理论的解释范围,从国家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后发优势的作用机制、实现条件和途径等;从区域的角度探讨了利用后发优势的可能性和发展路径;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了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超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后发优势理论可能持有不同甚至是相悖的观点,有些理论也还不够完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后发国、地区和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学习模仿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后发国、地区和企业要获得后发优势的必经之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到更高更远,而要对先进技术的学习模仿就要加强自身的吸收能力,加强吸收能力就要求加强教育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第二,后发国、地区和企业加强对制度的学习和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的增长、技术的发展需要有相适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克服了制度、组织、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后发劣势以后,才能更好的发挥后发优势。

第三,后发国、地区和企业应当将自主创新作为利用后发优势的最终目标。后发国、地区和企業如果只会跟随和模仿,而不能突破创新,就可能会陷入后发优势的陷阱,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超越。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研究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2(3):15-20.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杨小凯.后发劣势[J].发表于2000年,载于:新财经,2004(8):120-122.

[5]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6]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J].经济学,2003(7):989-1004.

[7]金明善,车维汉.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简新华,许辉.后发优势、劣势与跨越式发展[J].经济学家,2002(6):30-36.

[9]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J].武汉大学学报,2004(5):351-357.

[10]张军扩,余斌,吴振宇.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J].管理月刊,2014(12):12-20.

[11]王必达,田淑萍.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J].复旦学报,2001(1):91-95.

[12]窦丽琛,李国平.对“后发优势”的国内实证-基于技术创新扩散视角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4,(4):27-32.

[13]杨永春,张从果.论落后地区的发展与后发优势[J].兰州大学学报, 2003,(5):112-117.

[14]李光泗,徐翔.技术引进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学,2008(4):983-996.

[15]肖利平.后发优势、吸收能力与追赶型增长的区域差异[J].中国软科学,2010(1):60-66.

[16]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7]周莉珠.后发优势与企业发展[D].上海:复旦大学,2002.

[18]窦伟.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创新国际化与后发优势[J].企业技术开发,2006(12):70-71.

[19]侯高岚.跨国公司与东亚后发优势提升[J].改革与战略,2007(1):118-121.

[20]杨震宁,李东红等.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追赶机制:跨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0):51-63.

[21]崔海云,施建军.后发优势、赶超路径与后发企业赶超战略--基于多维视角的研究综述[J].管理现代化,2016(2):120-122.

猜你喜欢

后发优势
企业生产率追赶中的税收调节效应研究
打造新兴金融中心,广州如何发挥“后发优势”?
苏北地区实现跨越赶超对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对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应用探析
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近50倍 享“后发优势”
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近50倍 享“后发优势”
雾霾,打碎中国“后发优势”幻想
雾霾,打碎中国“后发优势”幻想
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动力与路径探析
基于后发优势的关天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