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助推学生情感体验与生命感知
2018-06-20吴静
吴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依然不能完全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将教师自身工作经验作为案例,来探讨通过以生为本、以读为重要方式、以感为关注重点、以分享为实现途径、以创作为呈现方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助推学生情感体验与生命感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情感体验;生命感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1-0040-03
新课程改革推行为期久矣,但是初中语文的教学依旧受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体现,教师和学生在文本面前仍感束手束脚。加之城市日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繁重的作业和中考压力让学生们很难在日常能静下心来观察一处风景、品读一本书、感受身边的真情、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更多的学生是在考试重压下“索然无味”地学着语文,学生的心灵泉水越发显得干涸。又诸如游戏、手机等电子商品的诱惑,让不少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中,缺少和家长、老师、同学们的交流,慢慢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而以上因素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课文学习更多是以应考为出发点,缺少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与情感熨帖。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是课改的要求之一。要做到人文性与生活化的统一,笔者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知。
语文课堂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知,既包括学生初读文本时产生的初期情感体验、学生深入阅读时与文本发生的情感碰撞,又包括学生互相之间及与教师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对于文本进行反复咀嚼、回味过程中的后期自我反思等。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文本感知力与促进其自我情感的体验,这无疑是一个漫长且需循序渐进的过程,以笔者的教学工作为案例,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总结初见成效的经验如下,与诸君作交流与分享。
一、以生为根本,关注学生情感世界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富有人文意味的心路历程。”“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的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否则便是无效的阅读教学。因此,想要助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知,首先需要找准学生情感的基点,即要先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情感发展特点,并以此作为落脚点,做到有的放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一个教师不可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这正是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所在。同时,随着学习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学生的情感情绪更加丰富,但是在生活美和心灵美上感觉抽象,体验不够深刻且稳定性不强。因此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多变的情感情绪,提前了解学生的情感短板所在,方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本,针对不同情感需求的学生,设置多种类型的问题,有目标地引导学生思维、有效地诱发学生情感体验,唤醒心灵感悟,及时调动学生表达情感的愿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文本充分进行情感的体验感知。
二、以读为重要方式,开启学生情感大门
语言类的学科学习,向来离不开读这一环节,而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读。在课堂上,读有很多形式——大声朗读、默读、速读、跳读等等,而无论哪一种读,都对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情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课标对于初中生在阅读上有着关于“读”的明确要求,诸如“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通读课文”等等。拿朗读来说,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文字转换成声音,而声音则带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学生们更能多方调动感官,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感受文本的音韵美、气势美和节奏美。鼓励学生声音嘹亮、情感饱满地朗读,也就是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与体会通过声音表现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声朗读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和对于文本的兴趣,甚至达到朱熹所说的——“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重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当然,根据不同题材、不同情感的文本,教師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方法的读,诸如分角色读、小组互读、全班齐读、师生合作等等,均可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选择。
三、以感为关注重点,重视学生自我感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文本,每个学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有天壤之别。在应试教育阶段,虽然语文在课堂教学和阅读中都有相应的参考答案,但顾名思义,参考答案仅作参考,并非唯一。面对同一文本,每个读者会因为出生与成长的环境不同、所经历事情的不同,而对文本有迥然相异的自我感受与生命认知。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从文本中体会作家的个性风采与人情美,从而获得生命的认同感或者是对情感欠缺的弥补。
在对文本进行引导式品读之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自我感知,鼓励学生将文中的情感主动融入自身的想象,产生情感的共鸣,并初步生发出自我的认知。但是初中生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内倾性,他们往往对与自己有距离感的事物和情感持有冷静甚至是冷漠的态度,因此教师可以由己及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所感所得,激励与引导学生表达的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时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著名教师吴非先生也认为,想要学生流露出内心的情感,教师也应该真情流露,面对文本或者是学生习作中让人动容的描写,教师不该刻意收敛自己的情感反应。吴非先生在书中如此说道——“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流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流下来。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的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就那样木然地面对人间的一切。”而这样的情感熏陶,必定会让学生也为之感动,继而逐步学会大胆、主动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与感知当中。
学生自由的感受、体味,得出自己的发现,这也就是学生亲历体验的感悟过程,而通过此过程生发的感悟,则更容易让学生对文本及作者产生共情,获得深刻、长久的情感体验与记忆,从而影响其后续的阅读与生活。
四、以分享为实现途径,碰撞情感火花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而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新鲜事物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事情的认知态度与评判标准。与此同时,初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会产生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相关情感,他们日渐成熟、精力充沛、充满憧憬与幻想,他们一方面需要表达和宣泄,另一方面却又善于将情感隐藏、内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作用,调动学生想要、主动乃至积极地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而这种分享与交流也是学生将内化的文本知识和自我的感知通过建构重组后的运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比较迂回、隐晦,教师要创建各种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性的合作、交流式的分享、互助式的提高。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方式来分享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汲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他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可以获得打开自我情感世界的灵感,在交流和分享中碰撞出情感的火花。由此也能逐步养成学生建构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营造了一个有效的、主动的、充满活力与灵性的课堂。
五、以创作为呈现方式,生成情感之果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学科的实现要将课堂教学落实在真正感人的力量和对学生美的熏陶上面。学生将知识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并生发共鸣,激发灵感的火花,这种思维的火花,短暂而又宝贵,它是学生在阅读和交流分享时的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想要让其真正留在学生的心中,就需要让学生将这抽象的片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文字,而这种倾注笔尖的过程,既是学生加深情感印象的过程,又是学生再次凝聚情感、发散思维、二次创作的过程。
英国教育家尼尔在其“夏山快乐教育”理论中主张学习应倡导尊重生命和个体、重视情感的教育教学。在这方面,语文则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讲有着学科本身的优势。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经典文本囊括了古今中外历代文人學者及先贤哲人在生活中的情感积淀、智慧积累和生命体验,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只关注故事情节、赏析美词佳句,不求深刻的情感体验、不探究与感受文本的情感表达,这样浮在表面的阅读便会少了人情之美,又谈何在阅读中得到情感体会的积累与升华。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之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知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和情感共鸣的产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流露与表达、助推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知。
随着初中语文课程的不断改革及教育的不断推进,通过此种情感教育的方式,不仅能弥补学生在人生中的情感欠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必定能够推动语文的教学,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