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精神的高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2018-06-20李晓菁
李晓菁
[摘 要] 团队精神培育有利于高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和提高管理效率。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引领青年科研团队精神养成,确立团队共同愿景与奋斗目标,确立团队的领军人物,建立完善的科研创新团队激励方式和制度,培养团队精神,促进高校青年科研团队建设。
[关键词] 团队精神;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082-02
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和知识创新的生力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创新体系不健全、科研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这些与高校科研创新教师团队的激励机制、人员素质结构、领导水平、文化氛围缺乏有密切关系。实践表明,中国科研教育发展要走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中国式的科教发展道路,要强调“群体意识,团队精神”[1]。尤其是青年创新科研团队,作为高校创新团队的后备力量和新生势力,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培育青年教师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一 团队精神内涵
团队精神是在共同的目标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团队成员间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维护团队的共同利益和目标,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为实现团队奋斗目标,凝聚人心,凝聚士气的精神状态。
团队精神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团队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团队精神建立的思想基础就是团队成员充分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二是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隊强烈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每个成员都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一部分,有意识地将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三是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凝聚力的基础上,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共同进退,才能减少内部摩擦,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潜力,使整体团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协同效应,从而提高青年教师乃至整个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 团队精神对于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的作用
(一)明确团队和个人的发展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团队组建的核心和前提。团队成员因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集中在一起,共同工作和学习。在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中潜移默化地凝聚和形成的团队精神正是基于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对集体设定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共同指向性的基础,所有成员针对科学研究与创新目标一致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朝着相同的目标共同努力,进而实现科研和创新的需求。对于团队中的每个青年教师来说,团队的发展目标就是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将团队整体目标分解到每个成员身上具体落实,每个成员都是实现团队目标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二)凝聚团队群体的力量
任何群体都需要凝聚力的存在,青年科研团队作为一个组织群体,因成员的经验不足、稳定性不高等特点更需要有这种凝聚力。一个青年科研团队在长期共同协作科研创新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形成团队独有的信仰、动机等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就是青年科研团队的团队精神。个体在团队科研活动中体会并融入团队精神中,给团体参与者提供归属感、认同感、使命感,从而强化团队精神产生团体特有的凝聚力。这种做法的益处是,既发挥了个人的力量,通过协商加强了个人在组织内部的归宿感,又加强了团队意识,提升了个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一种行为习惯,指引所有成员为了共同使命而发挥自己的潜力,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2]。
(三)管理高效有序
一个团队必然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在优秀人才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成员都会努力地向带领者看齐,寻找差距与不足,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在团结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竞争,从而达到激励的目的。这种精神层面的激励方式所取得的成效远远超越普通的物质需求,每个人都会从内心渴望成功和认可,包括整体的认可和个人的认可。这个认可的过程能对团队及团队中个体的行为进行控制协调,并贯穿于整个科研团队管理工作当中,同时这种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更加以人为本和高效。团队合作形成的管理模式依赖于个人对责任使命的理解与认识和团队成员间的互相信任。任何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特定影响、规范、约束成员的文化制度和文化氛围,由于成员对于科研创新目标的趋同认识,他们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创新意识,提升集体观念,形成良好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控制,这种控制更有意义,影响更持久。
三 培养团队精神,促进高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科研团队精神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教育部明确要求纳入全民教育的全过程。青年教师团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高校要抓住机遇,促进青年教师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将个人发展与民族振兴、国家兴盛紧密结合。促进青年教师人生选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带头者和坚决拥护者,并身体力行在广大学生中宣传推广这种价值观,使大学校园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家园。
高校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名家论坛,理论讲坛和学术沙龙等活动,拓展实践培训方法和手段,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促进他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发展其高尚的品德,促进高校校风学风建设,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提升。
(二)确立团队共同愿景与奋斗目标
共同愿景是团队奋斗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3]有了明确的团队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士气,团队才能具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潜力。这个共同愿景与奋斗目标,应该包括团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团队整体和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团队长远发展目标和近期发展目标。共同的教育理念、明确且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目标是凝聚教师团队精神的核心所在[4]。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实践中,高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校愿景的规划,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渗透到青年教师团队中,促使青年教师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内化为他们个人的发展愿望和目标,将其和个人的成长规划结合起来,这样的愿景才能指导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激发他们科研热情,促进青年教师团队合力。
(三)确立团队的领军人物
领军人物及其人格魅力的形成是团体精神建设的重要指标[5]。一个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青年教师团队,不能没有核心领导者的带领和引导。团队的领军人物能够培养或传播文化和精神,使整个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团队精神体现在关键时刻团队领军人物的决策能力和感召力。青年创新团队因为领军人物的人格魅力而产生归属感,这是发挥团队精神的必要条件,领军人物是团队思想和行动的核心,他们能够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弱点,并合理利用优势,避免缺点,促进团队成员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团队的所有目标。可以說,团队的领军人物不仅是一名专业的教育家,而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专家。
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他可以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执行和实现团队目标,使团队成员保持对外部反应的敏感度,并可以快速响应,同时,为团队运作寻找好的工作方式。他善于利用集体力量做事,用“一体化”去创造价值。一两个领军人才经常决定一个研究团队,甚至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谁拥有最先进技术和科技的一流人才,谁就能够在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建立完善的科研创新团队激励方式和制度
高校管理者应考虑采用基于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方式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的青年科研团队。学校激励工作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到青年科研团队的发展,每个科研创新团队中的青年教师都需要被激励。激励不仅仅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得团队个体的需要和愿望可以得到满足,同时还要能有合适的制度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增强,让创新科研团队中每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好经验、好资料拿出来共享,促使其能够主动发挥出个人潜力,为既定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龚旗煌. 以团队精神加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51-52.
[2]王媛.基于团队精神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2):90-92.
[3]李慧波.团队精神[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罗茂忠.培养教师团队精神 推进学校优质发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4.
[5]汪海.教师团队精神培育的导向与路径[J].中国德育,2012(1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