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平等对话资格 高等教育如何作为
2018-06-20肖新平
肖新平
[摘 要]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当务之急,中国走向国际舞台需要平等交流的对话资格。赢得平等对话资格,高等教育如何作为?首先,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次,正确认识借鉴国外与自我创新;第三,客观看待对传统的批判与学习;第四,研究自己、自己研究,形成特色;第五,彻底转变教学思维,如转变应试思维、灌输教育、为老师学、消极式尊师心态;最后,合理设计教学课程,增设传统思想与文化课程、提升双语教学能力、鼓励跨学科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 平等对话;话语表达体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013-02
赢得平等对话资格是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当务之急。落后就要挨打,失语就要挨骂。如何拥有自我的话语表达体系?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学术如何为世界认可与借鉴?赢得平等对话资格,高等教育必须积极作为,如何卓有成效?
首先,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目标导向问题。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了国家发展对人才的渴求。高等教育培育的人才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更不能读书只为稻粱谋,必须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应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高于常人的才智。既要有知识与技能,更要有思想与良知。没有为国为民的宽广胸怀难以有强动力与大作为。所以培养具有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具有创新与批判思维、较高能力素养、深广专业知识,具有担当精神、家国情怀、人文意识,知行合一、有所作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其次,正确认识借鉴国外与自我创新。当今学界比较热衷于译介、传播西方各种理论,甚至来不及好好消化吸收;另外,直接套用外来理论分析中国问题或印证理论并以此为创新。工具、方法可以借用,但思想与创造必须源于自我。犹如一场辩论会,双方必须有自己的思想与话语,而非借用别人的,否则无法平起平坐。一味虔诚地引进拿来很大程度不是谦虚,是懒惰,是不思进取,是拒绝深入体验与思考。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创新源于关注、热爱、思考、质疑。人类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除了语言的差异,很多真理、思想、理论都是相近相通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与亚当的子孙皆弟兄、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文化自信、思考自主、自我创新。作为学人不应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也不能亦步亦趋、邯郸学步,而应加以变通,为我所用。
再次,客观看待对传统的批判与学习。批判精神弥可贵,逆耳忠言发人醒。但批判应建立在了解与尊重之上,而非人身攻击,以偏概全。有的人以民主、自由之名对传统文化妄加批判,甚至持文化虚无主义。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有了英雄而不知敬重的民族是可悲的。期待批判孔子、鲁迅与毛泽东的先读读《论语》、鲁迅杂文与毛泽东诗词。为什么会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据悉《中庸》《孙子兵法》是国外一些大学管理专业的必读书,国人读完的有几人?越是自信的民族越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越能身份认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正逢其时,是英明的战略决策。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创新要有自我意识,明确为何借鉴,于我们有什么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研究自己,形成特色。需总结本国经验与特点,而非指望别人来研究我们,帮我们认识自己、解决问题或随意用他们的眼光来评说。虽然某些方面日本学者对中国的研究也许胜于国人自身的研究,而事实上,国外人士未必能充分、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国。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讲到中国崛起的独特优势,如传统文化、强有力的政府,他强调西方人必须对中国重新认识,不应再用东方主义的视角看待中国,这是解释不通的,言外之意传统西方人对中国是有偏见的。另有专家指出根据西方治理理论中国的发展应该崩溃,而中国却不断崛起,所以西方的理论未必能客观地解释中国现象。中国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治理理论与领导之道,通过案例教学来展示与解读中国的成功之路。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选人用人,传统文化中有诸多机制与丰富经验,而且领导能力70%源于自身的经验总结,这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非常有利。研究自己,形成特色既有利于国外解读中国也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赢得话语权,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第五,彻底转变教学思维。走出为老师学的误区。有的学生简直抱着给老师学的态度,老师抓得严追得紧就认真对待,一放松或者要求自觉,就喜不自禁、长出一口气,缺乏自觉自律,这怎么能是硕士博士的态度?你为何而学应该非常明确。改变应试心态。一些高校学生似乎还是应试思维、被动思考,有的都博士了还担心课堂讨论、考试让老师划范围。每年硕博候考期间很多人在看资料,几乎跟中学生没区别,研究生考试更多的是靠心态与积累的。本科期末考试很多人临时抱佛脚,有的还能拿到奖学金而得意洋洋,这种应付心态如何做学问,更难谈创新。为什么这样,怎么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转变灌输式教学,不要凡事求答案求对错,要多思多疑,多问为什么,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转变定式思维与单一思维模式。转变消极式尊师心态。多引导多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创新与批判,如果学生质疑或者反驳自己不要感觉有辱师尊,要引导学生“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的尊师勇疑的精神,满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待。
最后,合理设计高校教学课程。
增设传统思想与文化课程。习近平主席讲话提到四个坚持,而“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必须有所依托,只有植根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几乎都是学习西方,如学科设计、课程安排,现今依旧有一些教师推崇西方教学,熟悉国外文化,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某种程度上是用西方话语体系施教。高等教育负有文化传承的责任,开设有关传统思想与文化等课程必要而紧迫。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的蒋廷黻先生当年针对中国学界现状就已指出:“……他们看见欧美各国的大学有些什么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就照样建立这些课程……学‘政制的都学过英美德法的政制,好一点的连苏俄、意大利、日本的政制也学过,但中国政制呢?大多数没有学过;就是学过,也就是马马虎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材,反在这里为英美法造人材。”试问现今教育,我们完全摆脱这种现象了吗?所以本科专业尤其研究生教育开设有关传统思想与文化及文史哲等的相关课程十分必要。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行,人文素养对于个人身心健康与成为优秀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滋养。换言之,也就是强化通识教育或者博雅教育,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感知体悟能力,如开设文史哲社经典导读、琴棋书画等艺术培训、经史子集名著选读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文学经典,鼓励自由选课,当然方式应该多样,比如借助多媒体等图文、声像资料,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定期举办文化大家的讲座。最好邀请一些这方面的大家大师给学生上课,让学生感受传统思想与文化魅力的同时,受到熏陶感染进而热爱传统文化,渴望学好并努力学好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双语教学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认识英语与国文的关系。全球化、科技化、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人类交流合作空前密切,所以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必须教好学好、学以致用,尤其对于高层次人才,如参加国际会议与发表学术论文。一些理论我们也许不比国际落后,甚至同時想到,英雄所见略同,但是没能及时恰当地在国际发表所以不能广为人知,认同更无从谈起,至少目前英语是我们走向世界为世界认可的必要工具,所以高等教育英语必须狠抓,而且强调学以致用,而非应试。同时,国文功底必须夯实,这是基础、是建立话语体系的前提。一方面语言是相同的可以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作为国人,传承优秀文化必须以母语为载体,其次才谈得上吸收消化、传承创新,才谈得上民族复兴,才谈得上民族性,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现在普遍问题是本科生甚至有些研究生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差强人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连工具都运用不好谈何创新?所以高校学生的国文能力与水平同样亟待提高。
鼓励跨学科学习与研究。我国古代是文史哲不分家,所以出现了像梁启超、钱穆、辜鸿铭等那样的大家,出现了高考文史双百与物理5分、历史系跨入物理学并成为世界力学大师的钱伟长,这与他的国学功底也不无关系。若在当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教条化地理解专业与分科,即使不是本专业的但是由于兴趣与自学也往往不会逊于专业学生,甚至可能超过专业生,这一点一些高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太过强调专业出身,这或许是中国出不了大家的一个原因吧。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高等教育肩负培育国家栋梁的光荣使命,赢得平对对话资格,高等教育大有作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培育出的广大青年才俊,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民族精英、学界新锐,奋发图强,力争上游,为我国学术赶超世界,赢得与世界平等对话之资格而努力拼搏。
参考文献
[1]王学典.把中国“中国化”——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型之路[N].中华读书报,2016-09-21(05).
[2]陈雪雪.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性思考[J].决策与信息,2017(1).
[3]赵士发.价值观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J].理论视野,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