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课程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理论素养研究*
——以黑龙江省五所大学为例

2018-06-20孟铁英冯德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理论素养隐性大学

孟铁英,冯德煜

(1.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2.辽宁省彰武县第一高级中学,辽宁 阜新 123200)

一、引言

“隐性课程”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Jackson提出的,他认为应该将教育看成是一种社会进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非预期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1]之后,在 1971年,Snyder发表了“The Hidden Curriculum”一书,在书中将隐性课程定义为未明确规定的学术和社会规范,会对校园冲突、学生焦虑、学生独立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影响。[2]Roland Meighan对隐性课程的表述为:“是学校并非教师所教授的,学生不是在课堂上学到,而是偶然习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学习态度。”[3]Michael Haralambos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通过上学的经验所学习的而不是教育目标所要求的东西。[4]维基百科将隐性课程解释为:“非目的性习得的知识,例如教室或社会环境中传递的规范、价值观、信念等。”[5]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隐性课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6]

国内外对于隐性课程的研究有德育教育方面[7]、文化价值选择方面[8]、宏观论述隐性课程与大学英语教学[9]、隐性课程对学生性格影响[10]、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研究[11]、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隐性课程的个案研究[12]、大学英语写作MOOC教学模式研究[13]等。但有关隐性课程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理论素养调查研究寥寥无几,相关方面的实例研究更是缺乏,本篇论文以黑龙江省五所高校为例,旨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其理论素养对课程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对黑龙江省五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授课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教师理论素养对教学内容的影响,研究学生在课上可能学习到的隐性知识。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省五所大学(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剑桥学院)担任公共英语基础教程, 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英语教师,调查的教师年龄在25-45岁之间,男女教师均在研究范围内,并充分考虑了学历、专业、教龄等可能对调查结果产生的影响。五位教师的基本信息如下表1:

(三)研究过程

研究采用录像、观察法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五所高校教师分别录制了三次课,每节课时长为90分钟。采用录像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多次观察录像对比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看出其理论素养对于教学的影响。三次录像结束后,分别对5名教师进行了30分钟的半结构化采访,旨在发现其理论素养是否与观察的情况相一致。

表1 五位教师个人基本信息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五所高校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调查,五位教师均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1读写教程,调查内容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五所高校教师授课情况调查

从表2中可知,各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国家规定的计划课程教学目标基本相符,但是五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增加了某些教学内容,在教学重难点上五位教师教授的差异很大。教师A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使阅读为写作服务,其教学目的是实现输入与输出的共同提升。教师B着重对词汇的讲解,明确词汇对文章理解的重要性,这与教师B在硕士期间学习的专业有关。教师C主要是着重长难句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原因与该教师所学专业英语翻译学有直接关联。教师D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因材施教,并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和思维作为提升的重点,与该教师英语文学素养有很大关系。教师E课堂上全英文授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其课堂教学形式与该教师国外留学经历是分不开的。

五位教师教学方法虽形式各异,但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A采用讲授法与启发法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让他们在启发下习得知识。教师B利用情景教学法,其通过图片和口头叙述,或者相关图像的方式描述课文所讲内容,使学生置身期间,如临其境。教师C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即该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探讨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D通过使用演示法与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之后教师批评指正,从而使学生汲取知识。教师E通过启发法,通过设置问题背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各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各有千秋,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

在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五位教师均能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或网络课程教学,用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多种途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刺激学生的多个器官,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开发学生的记忆、思考和探讨能力。

教学评价可使教师获得反馈,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经总结发现各种教学方式均有利弊。讲授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但学生学习热情不是很高。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对于知识的汲取量不够。只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善于组织教学并随机调整才能真正地寓教于乐。

四、结语

通过对黑龙江省五所高校教师基本情况、授课过程进行研究,总结得出各位教师所学专业、教龄、是否出国等经历均对课堂中的隐性教学有影响,各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下能够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师生关系。研究还发现,各位教师授课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学专业放在授课的重点上,由于对该专业认知程度深,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而,各教师在知识的授予和课堂的活跃性方面不能做到两者兼顾,所以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上均有提高,教师还需进一步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去粗存精”。因教师的理论素养会对隐性课程教学有直接影响,所以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探究。

[参 考 文 献]

[1]Jackson P. W. Life in Classrooms[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8.

[2]Snyder B.R. The Hidden Curriculum [M]. New York: Knopf, 1971.

[3]Roland Meighan. 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1.

[4]Michael Haralambos&Martin Holborn&Robin Heald. Sociology: Themes and Perspectives[M]. Lond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imited, 1991.

[5]Hidden curriculum[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dden_curriculum .

[6]顾明远.教育大词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柴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浅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5).

[8]杨志成,柏维春.教育价值分类研究[J].教育研究,2013(12).

[9]魏东新. 隐性课程与大学英语教学[J].教育探索,2013(4).

[10]Cubukcu Z. The effect of hidden curriculum on character education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J]. Educational Science: Theory & Practice, Spring, 2012(2).

[11]赵婷, 李繁.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12]胡萍萍.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室隐性课程的个案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8).

[13]程璐璐, 隋晓冰, 郭铭, 逯曼.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写作MOOC教学模式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5).

猜你喜欢

理论素养隐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大学》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大学求学的遗憾
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三个支点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