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协同管理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构建*

2018-06-20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园大学生体育

马 申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体育与军事教育部,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的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人们健身、健康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身、健康的美好生活需要,并且面临着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的挑战[2]。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站在新的起点肩负着新的使命,在新思想的指导下必须有新作为[3]。

以往人们在讨论校园体育文化时多以学校为主题,只关注了学校这一单一的教育功能,忽视了整个社会应付起的职责,这也是片面的校园体育文化观。然而,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在原有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综合因素,考虑社会协同管理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建立以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系统广泛参与的校园体育文化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学校、家庭及社区互动的多维度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策略。构建由社会、学校、社区、家庭构成的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体育校园文化体系[4],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身、健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 制约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及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校园体育制度建设方面、校园体育经费的投入方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面及社会综合体系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单一化

提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人们自然会想起这是学校的事情,与体育、卫生职能部门无关,更谈不上与社区、家庭及非政府组织有什么关联性,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校园体育文化观[5]。这种缺乏社会协同管理的校园体育文化已经滞后于大健康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2.校园体育制度不够完善

校、院二级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校园体育精神不够凸显有待提高[6];“体育社团建设状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和“师生身心健康状况”等不尽如人意;校园体育设施对公众开放制度不健全。

3.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资金匮乏

随着学校规模的逐渐扩大,办学经费受制于学校基建资金不足的影响,势必导致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标识及体育雕塑等物质建设方面投入不够[7-8]。前期传统的校园体育标识建设对现行的校园体育文化开展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4.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滞后

传统的校园体育文化只是停留在校园内层面的建设,缺乏构建学校与体育、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沟通和协同发展的平台,跨行业整合及协调能力不足[9-10],缺乏校园与社区、校园与家庭的合作,并且忽视了体育职能部门及社会综合体系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体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始终停留在过去传统校园体育文化体系上,缺乏对新时期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点

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已经不只是发挥学校的基本功能,而且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学校场馆免费对社会开放等导致了高校体育资源的匮乏。另外,随着高校“体教结合、教群结合、体卫结合”活动的深入开展,过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这种单一的教育功能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构建社会协同管理下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1.学校经济基础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在各方面的开销逐年增加,尤其在学校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导致在校园体育文化硬件建设方面资金缺乏。

2.体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形态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高校部分体育工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专科或是小本科的办学理念上,尤其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更谈不上在理念和行动上的创新和突破。

3.高校体育工作的单一功能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以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缺乏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健全相关的社会协同管理制度,没有发挥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及卫生医疗部门的融合协调机制,忽视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社会多元联动的发展关系。

三、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维度分析

1.构建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维度

(1)树立大局意识。灌输体育课程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理念,通过开展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广大师生员工及大众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2)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文化运行机制。新时期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应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引领,通过开展校内体育先进集体、体育工作者及大学生优秀评比活动树立典型。在校园内设计和建设具有体育标志性的体育设施,让校园文化充满体育文化价值核心理念[11]。

(3)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培养大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加强课内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形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1.构建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维度

(1)加强高校校园运动场馆的建设力度。在场馆建设方面要结合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人均拥有体育活动面积标准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对社会群体开放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及大众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需要。

(2)加强校园体育标识的设计。在校园体育标识的设计方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体育场馆的设计与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校本特点的建筑风格,而且在体育场馆的布局方面,除了利用好现有的地缘资源外,还要科学合理地布局来满足师生及大众从事体育锻炼的需要。

(3)发挥校园体育“互联网+”的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立网上体育图书库及电子版的体育教材建设,通过网络加大对校内外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定期进行体育知识讲座、把握好体育知识的传播[4]。

3.构建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维度

(1)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领导。应在校园体育文化组织领导方面下功夫,应有专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主抓校园体育文化工作。建立学校体委工作委员会,根据年初制定的体育工作计划[12],由专人定期检查督促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到校园体育文化制度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

(2)提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执行意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体育管理实施方法方面要进一步探索。从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素质能力[13],最大限度地调动体育教师参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制度,从而提升广大师生及社会群体校园体育文化执行意识。

(3)加强高校校园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力度。拓展校园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发挥高校校内传统运动队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宣传活动,使校园体育文化知识遍布学校每个角落。

4.构建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维度

(1)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节的作用。通过定期举办校、院二级体育运动会和社会综合性运动会,增加学生及社会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通过梳理校、院二级体育文化节及社会综合性运动会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力争养成每年定期开展体育文化节的良好习惯。

(2)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遵循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规律,探索大学生体力活动方式,大学生是否经常关注体育比赛及赛事新闻。及时跟踪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规律,通过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其参与体力活动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目的。

图1 社会协同管理视域下的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构建模型

四、社会协同管理下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系构建

1.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社区综合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学校、家庭及社区多渠道、立体型、多层次综合一体化的体系网络,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卫生医疗部门联合,以学校为主导,社区、家庭为基础,社会非政府组织参与综合体系[4]。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体育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的一体化组织领导体系和建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加强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2.构建开放式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系

随着高校体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民众来到曾经封闭的校园参与健身。因此,学校应集社会力量、发挥校友赞助功能筹集资金,学校合理计划资金的实用范围,在经费预算方面应增加广大师生员工及大众体育活动经费的支出,根据学校现有布局合理规划,改善校园体育场馆不足的现状,除了使校园体育场馆满足体育教学外还要反哺于大众,从而提高校园场馆的利用效率。

3.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终生体育思想

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培育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利用线上、线下形式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促进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自觉发展。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报道宣传大众体育健身情况、向大众宣传体育健身常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学校体育文化大环境得到进一步地改善。

4.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和监控

信息技术作为对校园体育文化开展情况,进行反馈和改进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可以将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好的学校通过网络、媒体公布于社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监督和管理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状况,不仅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对大众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评测,从而提高监督和评价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让社会、学校、大众及时了解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具体情况。

5.加大体育组织管理行为力度

建立大学生体质及行为健康评价长效机制,跟踪了解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定期考察学校周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配备情况,了解“体教结合、群教结合、体卫结合”活动的开展情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公共、卫生部门联合,走“体卫融合,以体促卫”的转型发展道路[14],探索学校体育社会协同管理对促进大学生及大众身心健康状况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新华网.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诞生记[EB/OL].2017-10-28.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8/c_1121868753.html.

[2]马申.新建本科院校体育健康教育转型发展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9(3):79-81.

[3]体育兴国运兴 体育强民族强[N].体坛报,2017-10-19.

[4]汪晓赞,等.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体育科学,2014,34(3):3-14.

[5]杜放,张守伟.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审视与考量[J].体育文化导刊,2014(5):141-144.

[6]顾春先,等.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8):41-48.

[7]杨玲.高校体育文化 “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2015(1):87-93.

[8]黄江涛,梁生强.教育新常态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104-107.

[9]杨树安.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EB/OL].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6/11/11/c22 155 -28852262.html.

[10]杨桦,任海.我国体育发展新视野: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 (1):1-8.

[11]韩丹,杨士宝. 关于“全民健身”纳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8,29(1):47-53.

[12]刘海洋.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6):74-76.

[1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 http://www.gov.cn/xinwen/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14]岳建军.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4):29-38.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生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