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界定及理论模型*
2018-06-20吴丹
吴 丹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外语系,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但不同国家的语言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促使了跨文化翻译活动的产生,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就需要具备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跨文化外语人才,而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外语人才的主要途径,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英语环境中的语言沟通与交流能力,重视跨文化教育,增强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另外,《指南》将翻译能力列入语言技能教学目标,并做了分级要求,可见翻译能力以其较强的语言文化综合性特点,成为检验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既是外语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外语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
民族院校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办学宗旨, 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民族文化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校内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外语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对外国语言文化从掌握基本知识到熟练运用交际的过程,而对异语文化的学习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习者比较不同语言与文化的差异,重新审视和欣赏本民族文化。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翻译能力,一方面可以服务于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目标,体现了外语教学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与民族文化传承能力的共生。
因此,充分认识和解析民族文化翻译能力,探索其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首先结合民族文化的内涵,尝试提出民族文化翻译能力概念,然后构建出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理论模型,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解读与分析。
二、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界定
民族文化翻译源于翻译与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将文化聚焦在少数民族文化,实现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与文化的跨越与融合。我们认为民族文化翻译是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以交流与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为目的,在语言与意义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利用语言间的转换机制,将体现本民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信息,经由原语的语言环境成功移注到译语的语言环境的交际活动。那么,民族文化翻译能力是针对民族特色文化翻译元素所提出的一种综合性语言交际技能,是以蒙古族特色文化为翻译内容,包括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传统技艺、民间文学等方面,是译者在民族文化翻译题材中翻译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译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利用民族文化内在知识系统、翻译策略机制和心理思维活动将一种语言环境中的民族文化信息传播到另一种语言环境的翻译技能。
三、民族文化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与解析
不同的翻译能力界定产生不同的翻译能力构成要素模型。根据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翻译能力既具有翻译能力的普遍特征,但由于翻译内容与译者身份的原因,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理论模型是以交际转换能力为核心,包含双语语言能力、文化协调能力、心理认知能力和策略解析能力四个子能力。其中双语语言能力与文化协调能力是民族文化翻译的基础,心理认知能力是民族文化译者的心理内部发展机制,策略解析能力是民族文化翻译的技术保障,交际转换能力是各子能力的路径转化中心。
图1 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理论模型 图2 民族文化翻译子能力构成要素
(一)双语语言能力
双语语言能力是指译者具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基础知识,以及运用双语进行交际的技能。Bergen(2009:235)指出译者的语言能力对翻译能力能产生的重要作用,“译员培训经常包括双重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提高母语和工作语言的语言技能,因此,任何翻译能力的发展模式应该将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技能考虑到其中。”我们知道从母语译成外语的翻译活动中,要经历原文准确理解到译文地道表达的过程,这与译者的双语语言水平密切相关,我们将双语语言能力分为语言基础知识与语用交际规则两部分。
语言基础知识参考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交际语言能力的阐释,覆盖词汇、语法、语义、句法、语篇、修辞、文体等方面的知识。
语用交际规则是语言在目的语交际情景中高效使用的相关知识系统,是译者社会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表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确定了“社会语言能力指对语言使用中社会文化条件的把握;对社会规约的敏感性,影响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语言交际”;“语用能力指运用语言资源及互动交流中的语境和语篇产生功能”(2008:13)。
双语语言能力在翻译能力构成体系中占据根基地位,语言能力的持久训练是发展译者翻译能力的先决条件。还需注意的是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兼通蒙汉双语,英语是作为第三语言,因此我们将双语语言能力设定了不同的培养阶段,初级阶段旨在培养译者的蒙英双语语言能力,高级阶段则培养译者的蒙汉英三语语言能力。
(二)文化协调能力
杨仕章(2013)提出的文化能力是基于译语文化而对原作中文化万象的认知与准确把握能力。文化协调能力是译者鉴别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信息,采用多种方法解决文化传输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技能,分为文化知识系统与统协调合技能两个方面。
文化知识系统是以蒙古族文化、西方文化和百科知识为主的陈述性结构化知识体系,涉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地理、科普知识和时事知识等。
统协调合技能指译者对不同文化具有敏锐判断力并能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问题做出及时调整。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规范,民族文化翻译活动以蒙古族文化题材翻译为主,译者面临着蒙英两种文化,或蒙汉英三种文化的交织,对于文化特色因素的翻译取决于译者能否充分理解原文内容,综合考虑译语文化规范、读者阅读需求、译本的可接受性等方面,将原文民族文化信息准确传递到译语文化环境,使译文发挥其交际功能与文化传播功能,掌握三语文化的协调技能会更加重要且复杂。
(三)心理认知能力
Bachman(1990)在阐释语言交际能力时指出心理生理机制是语言交际时的一种神经和心理过程。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心理认知能力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文本的语言文化特征调节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人的基本认知活动包括记忆、联想、思维、情感、意识、注意、分类、演绎、归纳、分析等,积极的心理活动因素会提高译者翻译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译者完成翻译任务;而消极的心理活动因素会使译者在面对文化冲突时产生负面压力,导致译本质量降低。心理认知能力具体包含翻译思维、全球化意识、翻译动机等。
翻译思维是译者的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定势。译者以双语文本为知觉对象,运用双语及百科知识,借助抽象思维等思维策略,完成双语文本的语义和风格转换(余东,2013)。这是译者的高阶心理认知活动,对培养译者的民族文化翻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学习者通过翻译训练,多思考、多探究隐含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全球化意识是译者在多元文化系统中以全球化视野来审视民族文化翻译活动,以文化和谐发展为目的,强调在以交际为目的的民族文化翻译过程中摆正本民族文化姿态,以文化自觉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时摒弃极端的民族文化中心主义。
翻译动机是译者对翻译活动的内在认知过程,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翻译动机包括文本选择动机、文本阐释动机、文本转换动机和文本编码动机(佟颖,2017)。影响译者翻译动机的因素既有译者自身的因素,如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等;又有社会外部因素,如国家政治环境、文化意识形态、技术支持等。
(四)策略解析能力
民族文化翻译活动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途径,具有鲜明的跨文化交际特点。策略解析能力是译者凭借跨文化交际理论与翻译理论知识能妥当处理翻译文本中的问题,同时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和对不同译本评析的能力,包括跨文化翻译理论知识、跨文化翻译策略选择、翻译工具使用和译本审美评估四个要素。
跨文化翻译理论知识是指翻译基本理论、翻译标准与原则、翻译策略与技巧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等基础知识。跨文化翻译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翻译活动和跨文化交际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掌握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形成正确的翻译观和跨文化交际观,从而成为译本标准评判有理可依的来源,也是提升译者翻译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前提条件。
跨文化翻译策略选择是基于翻译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策略知识,对翻译文本中的语言文化问题和翻译情景进行准确判断与分析,并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翻译策略从大体上分为归化与异化策略,李长栓(2004:133)列举了较为详尽的汉译英翻译策略,包括使用上义词(下义词/中性词)、 文化替代、音译加解释、词类转换、视角变化等。跨文化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克服语言困难而使用的各种补偿技巧, 如缩减策略和成就策略(Faerch &Kasper,1983:112)。尤其对民族文化特色因素翻译存在的文化障碍,是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策略解决的,译者要充分发挥跨文化交际意识,综合考量跨文化交际策略与翻译策略,才能使原文的民族文化因素得以较好的传达。
翻译工具使用是译者熟练使用纸质资源(双语词典等)与网络资源(语料库、机器翻译软件等)收集、查询和获取信息的技能,旨在提高译者的翻译效率。
译本审美评估是要求译者在译本比对、佳译赏析、译作反思等活动中分析各种优秀译本,总结译本的成功经验,从而获得翻译审美与鉴赏能力;其次要求译者具有翻译自我评估能力,即对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文本中语言知识、相关背景知识和翻译策略工具选择等问题进行监测、评估和处理的能力,实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译本的质量。Campell(1998:121)在研究中也曾指出,译者的自我评估能力越强,则翻译能力越强。
(五)交际转换能力
交际转换能力是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核心能力,是指译者在翻译全过程中同步且统协完成跨文化交际行为与语言转换行为的能力,也是四个子能力的统筹运行中心,因此交际转换能力下设的分支,并不是其组成要素,而是分别以四个子能力为基础或成为其表现形式的实现平台,带有路径指向性特征,具体包括语际转换、文化交际、认知转化、项目训练。
语际转换是以双语语言能力为基础,完成“通过信息选择与编码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张美芳2005),也就是译者完成从原文语言到译文语言的转换。文化交际是文化协调能力的实现形式,是译者使用目的语的语言形式表达源语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实现译本文化交流的功能。认知转化是以心理认知能力为基础,完成从母语思维方式到译语思维方式的自然过渡,培养译者的跨文化翻译思维能力。项目训练是策略解析能力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布置不同交际用途的民族文化翻译项目,使译者亲身体验发现不同语言与文化问题并予以解决的过程,不论是蒙英、汉英的双语翻译还是蒙汉英三语翻译,翻译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训练译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译者的整体翻译能力。
四、结语
本研究从民族文化翻译与其能力的概念出发,构建出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理论模型。该模型详细阐述了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民族语言与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民族文化翻译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性,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翻译能力和融入民族文化翻译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借鉴。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习得不是通过培养独立的子能力实现,沿着不断迂回起伏的发展轨迹,在子能力之间相互关联、重组和融合过程中渐渐形成。因此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它的提高要依靠长久积累与学习耐性,最终将知识与技巧内化为能力。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研究虽然提出了民族文化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但缺少实践对理论模型内部的检验与修正,今后的研究将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实验对理论模型做进一步的监测与评估,探索各子要素之间潜在的关联,检测理论模型是否具有可行性,以期将民族文化翻译能力培养融入到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环节。
[参 考 文 献]
[1]David Bergen, The role of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confli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J]. Across Languages & Cultures, 2009, 10 (2) :231-250.
[2]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49-158.
[3]杨仕章.异化视域中的文化翻译能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1): 100-106.
[4]Bachman, L.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55-63.
[5]余东.论翻译思维[J].外语研究,2013(2) :78-83.
[6]佟颖.翻译动机的社会符号学诠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5):19-25.
[7]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22-132.
[8]Faerch,C.&Kasper.Plans and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communication[M].In C.Faerch and G.Kasper (ed.)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London:Longman,1983:20-55.
[9]Campbell, Stuart. Translation into the Second Language[M].London & NY: Longman,1998:75-81.
[10]张美芳. 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5):37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