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师应具备设计力、呈现力和阅读力

2018-06-16陶振华

关键词:阅读核心素养设计

陶振华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使学生适应当前基于核心素养新情景的命题环境,如何凸显能力立意到学科素养立意转变的3.0改革目标,这都将需要中学历史老师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总之,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打造三力,即设计力、呈现力和阅读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设计;呈现;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7-2

2017年8月,苏州教师发展中心为提升中学历史骨干教师核心能力的实践研究,建立了全省唯一的苏州乡村(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培育站,在暑期的集中培训中,我有幸听取了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作的世界历史“西欧一体化”教学设计讲座,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对这个讲座颇有感悟。

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设计力

“西欧一体化”是一节内容较为传统的历史课,将为什么一体化、怎样一体化、一体化的作用分别展示出来,是不同老师课堂教学组织的共性。如果还有个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比如,教师在教授西欧一体化原因时,往往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相关内容以及出示几段材料,分析二战前后欧洲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西欧一体化是由于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②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③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④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

这样做,似乎无可厚非,然李老师拉开长镜、加装广角,通过短短的3分钟,让学生看到了这样一幅幅精彩的连续画面。一位美丽的公主欧罗巴快乐地骑在牛背上,一晃,罗马帝国成为了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大国,可随着蛮族大迁徙,统一梦碎,罗马帝国往日荣耀在不断的内乱与叛乱中逐渐衰退,查理曼帝国逐渐崛起,然后《凡尔登条约》决定三分帝国,接着画面转向英法百年战争时的西欧、三十年战争前后的西欧、拿破仑战争以后的西欧、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李老师把西欧一体化的背景置于西欧历史进程的大时空框架当中,重建现场,敏锐捕捉到西欧统合、割据的关键点,纠结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让学生悟透西欧一体化的原因,时空观念的渗透水到渠成,呈现别样的精彩,令人耳目一新。李老师通过“西欧一体化”一课生动诠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史料阅读,不是狂风暴雨式的情感灌输,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利用一段史料、一则故事、一幅漫画等,无痕对接教材,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犹如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呈现力

众所周知,同一份教学设计、同一个教学课件、乃至同一批学生,由不同的教师去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师课堂不可复制吧。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史料太长、太难,学生读不出、读不通、读不透,犹如鱼刺卡喉,成为课堂的肠梗塞;故事很长、笑点不少,但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明确,喧宾夺主、浪费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堰塞湖。教师在课堂上是需要一点激情与才情的,只有具备高超的呈现力,才能让核心素养的培养随即引入、大道无痕。

比如,西欧一体化进程要涉及戴高乐的个人作用,李惠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用一个故事切入,以起到点睛作用。讲故事时,他声情并茂地叙述:“戴高乐,高傲的高卢雄鸡,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祖国,但当纳粹铁蹄踏入巴黎,法国沦陷时,他不得不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颅,临时加入了维西政府,忍受那屈辱的岁月。他很快抓住机会,只身逃到英国,号召不甘被纳粹欺凌的法国民众起来抵抗。四年后,当他来到凯旋门时,欢迎的人们挤满了星形广场和爱丽舍田园大街,他抬着高傲的头颅,不时举起手臂向含泪欢呼的巴黎人民致意。几年后,面对美国,他再次抬起高傲的头颅,发出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呐喊”。古人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高超的语言艺术、那娴熟的语言技巧、那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给在座的学员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深深震撼,我们的每一个毛孔为之疯狂。我想,当时上课的学生又该是怎样的感受呢,做李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李老师还谈到了一个细节,教学设计完成后,给了徒弟一份,并去听了课,把他气的半死。缘于李老师自己讲戴高乐花了1分半钟,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凝重,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小桥流水,犹如一部美妙的交响曲,起伏跌宕,既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历史叙事与教材知识浑然天成,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而他的徒弟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讲了整整十分钟,却忽略了课堂的实用性和扎实性,结果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因此,一堂好课,不仅在于好的教学设计,更在于教师要用语言的表现力、神态的感染力、情景的震撼力、选择的聚焦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呈现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达成力,走好课堂教學的最后1公里,于无形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的阅读力

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人,而课堂上最宝贵的资源无疑是教师本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呈现力和达成力,背后就是我们教师本身的阅读力、思想力、创造力、设计力。一堂好课,需要亮点多多,需要教师的不断打磨,但我想首先要做的应是不断锤炼教师自身,打铁还需自生硬。如果历史教师具备大气磅礴的宏观建构和雕琢“名门正派”历史细节的专业功底,核心素养的预设或引导必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如何才能发展?这个话题似乎很大,方法很多,几位大师的成功经验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捷径。

郭富斌老师说,教学的过程是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阅读到达哪里,教学就到达哪里。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尽管郭老师现在已经名满天下,但读书、动笔的习惯,郭老师仍坚持。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两个黑色厚本,其中一个作摘录,另一个则记录着每日读书的项目,每一页的满载,足见其阅读之广博。对比自己,书架上寥寥无几的历史书籍除了堆积了一层又一层的灰尘,还留下了什么呢。我想,这就是与大师们的差距原点吧。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李惠军老师正是由于博览群书、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故他可以学习法国年鉴学派,从大时空中寻找历史基因的“染色体”;也可以做到“材料中有教材的折射,教材中有材料的投影”;更可以志于道(学生素养)而游于艺(教师的学养、教养),灵魂驱动下形散神聚。如果腹中空空,教师永远无法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要没有其他选择,就得蹲下身子过日子。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力,有时候往往超出自己的想象,但关键是态度。付出行动,才会有结果。当夜深人静之际,我们不妨远离喧嚣的世界片刻,远离屏幕闪烁的手机片刻,一间屋、一杯茶、一本书,让文化浸润我们干枯的躯体,让心灵尽情地舒展和徜徉。

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大师们成功的第一选项。历史教师该如何进行阅读呢?中学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集文学、史学、地理学等于一体的。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模型时,要注意从历史的视野上来考察某一领域中的问题,把握其中的历史变化和历史意义,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只注重讲清一般的知识。所以,作为历史教师,须体现出人文学科应有的品质和气质,须讲出历史课的特色,即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基于史料实证的,置于特定时空条件中对史料进行解释,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在历史认识中体验家国情怀。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所以,我们读书,不妨先读这三类书,“第一,读些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作底色”。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机会往往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躬行。正如培训站导师沈为慧老师说的,只有当我们泛观博取地阅读,殚精竭虑地思考,坚持不懈地写作,我们才能走得更快!

猜你喜欢

阅读核心素养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