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18-06-15宗慧文
宗慧文
(大连港医院 骨科及骨关节康复科,辽宁 大连 116001)
在医院中,骨科属于具有重要业务的一个治疗科室,因其收治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绝大部分为躯体受创的患者,因其损伤位置主要为肌肉、骨骼等组织,所以,治疗上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愈合,进而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预后时间[1]。针对于骨科疾病治疗,最常使用的方法为手术治疗,此法属于入侵式操作,难免会对组织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最终增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2]。除此之外,由于骨科患者过于担心自身疾病预后的转归,加之躯体产生的强烈疼痛症状,致使其极易产生消极心理,从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不良影响[3]。故而,为了进一步提升骨科患者的治疗疗效,本文通过探究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得出如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骨折患者,并将根据患者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组,即研究组(n=50,精细化护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在研究组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9例;年龄在18~85岁,平均年龄为(50.26±1.28)岁;四肢骨折26例,髋关节置换术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14例。在对照组中,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8例;年龄在19~86岁,平均年龄为(50.74±1.35)岁;四肢骨折24例,髋关节置换术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15例。两组在性别、手术类型、年龄等临床资料上差异甚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选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2.1 病情监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患者每一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以此预防其由于体温过低而发生心肌缺血此类并发症。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可根据患者的尿量变化情况进而其血容量进行评估,同时为了能够防止患者的皮肤、神经等部位因长时间受压而再次形成伤害,可在其骨突隆位置置放一个大小适中的海绵垫。此外,实时观测手术切口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热痛、红肿等,立即反馈给医师及时实施对症处理[4]。
1.2.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最好能够充分借助床旁护理机会,采取诱导式提问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变化,同时利用安慰、劝导、鼓励等方式,基于患者角度为其考虑,逐渐引导患者将其自身的负性心理发泄出来,同时借以此时契机探寻其负性心理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与患者每次交流的时长最好限制在20 min内,1天1次,保持3 d,之后再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调整交流时间。对于情绪过于波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法锻炼,叮嘱患者将体位摆放成平卧位,再将左手放在腹部位置,而右手则是放在胸部位置,在使用较大的立即进行吸气,同时尽量将腹部往上抬高,屏气保持2 s,再匀速且缓慢地进行呼气,再将胸部往上抬高,屏气保持3 s,多次进行上述操作。1次锻炼保持15 min,呼吸频率每分钟保持在3~5次,1天2次,开展时间分别在早晚[5]。
1.2.3 疼痛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送至病房后,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的骨折部位,为其摆放适合的体位。将本院特制的薄枕置于患者患侧的肩胛位置,同时使其上肢关节朝外略微伸展。手部掌心向上摆放;若患者的体位为健侧时,可将其健侧上肢以自然的形式进行摆放,并且采用本院特制的枕头放置在患者患侧的胸部部位,肩关节而以向前的方式进行屈展,其幅度必须要超过90°,肘腕关节、指关节可以自然轻松的方式进行伸展,同时手心向下摆放。必要情况下可适量给予患者使用止痛药,但严禁给予其使用吗啡、杜冷丁等此类药物,防止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等病症,并且使用对应措施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的承受能力,从而分散因疼痛而产生的敏感性[6]。同时在患者产生疼痛的初期,可以给予其进行局部冰敷,住院后3 d可进行磁疗、热敷等辅助治疗。
1.2.4 康复锻炼:手术治疗后的7~14 d内,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开展患肢肌主动收缩锻炼,若是患者的骨折位置上下关节可暂时不进行此项锻炼,但其他肢体的关节需实施锻炼,进而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肿胀症状,防止发生骨折二次移位。当患者的骨折时间大于14 d后,可对其骨折肢体的上下关节进行适当的活动,且结合患者的稳定情况适量增加活动的强度以及范围,进而可避免其肌肉发生萎缩或关节出现僵硬现象。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评估内容主要有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等,总分为100分,分数愈高改善情况愈好)、护理满意度(以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护理技巧、护理效果等为评定内容,总分100分,79分以上为非常满意、59~79分为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研究数值开展解析,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以(±s)形式显示,取t实施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则选χ2对其进行检验,若检验值P<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见表1。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s)
表1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62.28±6.52 85.52±9.27对照组 50 61.08±6.31 72.36±10.85 t-0.26 5.74 P->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见表2。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
表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2.3 并发症发生率:见表3。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
表3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发展的护理模式,此法是基于常规护理的护理基础上对每一个护理步骤实施细节化处理,并进一步强化这些细节部分,从而能够时护理全过程的每一个护理步骤能够更加地细致优化,进而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产生足够的信任,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患者能得以更全面的护理服务,进而显著强化护理效果[7-8]。在此次研究中,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由此可知,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术后护理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其可进一步增强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中考虑使用。
[1] 邬丹萍,庄敏.精细化护理在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6-7.
[2] 左昌兰,张晶.创伤骨科病人的护理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55-57.
[3] 郭晓玲,江雪莲,冯晓敏,等.骨科患者围术期5个“第1次”精细化护理实施体会[J].护理学报,2016,23(15):51-53.
[4] 吕永涛,牛裴裴.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7):69+71.
[5] 张秋玲.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2):1879-1880.
[6] 刘心.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患者对其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7):3069-3071.
[7] 严璐.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6):142-144.
[8] 刘青,刘海燕.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50.